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中国环境流研究与实践》报告
作者:余晓洁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9 22:30:2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华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余晓洁)世界自然基金会(WWF)9日在京发布《中国环境流研究与实践》报告,介绍了对我国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环境流的探索性研究和实践经验,并提出一些建议。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淡水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有:用水量大、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河湖水体富营养化、湖面萎缩、生物多样性面临挑战,河流水文特性明显改变等。

  “环境流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术语,更是复杂的管理问题。”WWF(中国)首席运营官彭培德表示。

  针对上述威胁,报告建议,倡导在流域规划中注重环境流的规划与管理,把保护河流健康作为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加强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的适应性管理,推动建立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的协调机制。

  此外,报告对长江上、中、下游的环境流的分析认为,长江环境流需要分区管理,在不同河段设定不同的保护目标,各河段之间通过控制断面流量进行管理。

  “当前我国淡水资源日益紧缺,能源需求不断提高,水利水电项目大批建设。如何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河流是必须考虑和应对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说。

  环境流,指维持淡水生态系统及其对人类提供的服务必须的水流的水量、水质和时空分布。

  据悉,这份报告在WWF(中国)的支持和组织下,由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局和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共同编著完成。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