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拜客·广州"发起人:用行动来唤醒街坊的环保意识
作者:刘云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6 15:46:3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9·22 ” 世界无车日, 记者走近了陈嘉俊,和“拜客·广州”团队。

  看到眼前的这位低眉含羞的小伙子,很难和那英武的网名———“一世”联系在一起。问一问年龄,吓一跳,才24 岁,正读研二。

  “一世” 的真名叫陈嘉俊,是“拜客·广州” 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在微博上, 他这样定义自己: 关注广州从事民间环保事业的心理学研究生! 特别的行动者、幽默的思考者、负责的年轻人!

  今年国庆长假首日, 广州市区虽未出现中秋期间“增槎路江南市场连塞三日”的窘况,但是体育西、海心沙等处地铁拥堵、太和收费站、京珠高速出城大塞车的景象,也让围观者大呼:太恐怖!

  在众多的网友评论中,倡议“绿色出行”的次数最多。“拜客·广州”说:“而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有时, 塞车的好处,就是逼着你参与绿色出行。”

  第四个无车日 未完成大拼图

  “9 月22 日” 是广州的第四个无车日。年纪小小的陈嘉俊一直酝酿着一个大大的梦想: 无车日当晚, 与广州近10家NGO(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一起,召集全市市民由全市六个地标性建筑出发,经广州绿道共同骑行至广州新地标———“小蛮腰”,拼凑最大的“9·22”字样。

  9 月6 日起,陈嘉俊和“拜客·广州”先是举办新闻发布会, 然后陆续在网络上推出宣传视频,线下还派发“拜客出行图”。这份手绘的拜客出行地图,是经20多名地图志愿者历时一个多月完成的,它也是广州第一份单车出行地图。

  尽管活动的预热和暖场都进展顺利, 有数百名市民报名响应, 但到了21日下午, “拜客·广州”收到市公安局“叫停”的通知。“叫停”的理由大概有七八个。面对数百名因而未能成行的参加者,“拜客·广州”承诺:每位参加者均送上一份纪念礼品,并且逐一短信通知,随机电话沟通介绍“9·22”活动情况。

  9 月22 日下午,“拜客·广州”依然发起了内部骑行活动,15 名核心成员从人民公园出发,经陈家祠、沙面、长堤骑行至二沙岛,沿途在“拜客出行图”标注的地标性地点合照留念,并且派发“9·22 无车日”宣传资料。而这天活动,获得的唯一奖励, 是联想微公益大赛颁出的大奖———微公益之星。

1  0 月1 日,当记者打开QQ 邮箱时,发现了礼貌的陈嘉俊给媒体的致歉邮件,“虽然,本次‘9·22’系列活动无法举行,但感谢一路陪伴的朋友! 我们遇到阻力,依然会想尽办法;我们碰到困难,依然会笑着面对;我们听到反对,依然会虚心聆听;我们看到轮胎滚滚,依然享受两个轮的节奏;我们看到废气漫天,依然为了下一代而大声疾呼;我们看到GDP 至上,依然践行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骑行环境如何用调查来讲话

  在城市森林中,“肉包铁”的单车族、手无寸铁的徒步族遭遇“铁包肉”的机动车辆,总是显得势单力薄。于是,爱好自行车的陈嘉俊发起了一系列活动,希望引起市民对绿色出行的关注,“随手拍单车出行障碍”和“牛肉干行动”都是其中之一。

  新生one 在微博上说:“大哥,你这样骑车,也太让我们担心咯! 期待广州自行车道的完善! ” 此帖迎来网友数十个回帖。陈嘉俊说,好像这样的“随手拍单车出行障碍”行动,就是充分利用微博信息高速传播的优势,号召市民拍摄广州市内大街小巷存在的机动车乱停乱放、自行车道“黑点”的照片,并发布出来。

  在“拜客·广州”的团队里,记者发现了一种在年轻人身上少有的严谨: 他们的结论不会随便得出, 而是来自于调查结果。有一份源自拜客之手的《2010 年广州自行车出行制约因素及改善建议》报告,那是陈嘉俊和“拜客·广州”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四处调查而写就的。报告里,客观真实地描述了广州自行车出行的现状,如:目前的自行车道,有的建在人行道上,有的建在机动车道边,两种情况使得自行车道经常被行人或机动车占用,不仅造成自行车出行不便, 更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又如:市区中自行车道宽度不一, 宽的有四米多, 而窄的甚至不到一米。还有, 一些路段的自行车道断断续续,并不连贯。

  “亲,你挡住我的去路了! ”———如此时尚的语言,与交警开出的罚单,风格迥异,这是“拜客·广州”给占用了单车道的机动车辆设计的“罚单”。“我们想用贴‘牛肉干’这样温和并好玩的方式,作为弱势群体发声的窗口。”陈嘉俊说。

  力倡绿色出行遏制汽车增速

  国庆节前, 陈嘉俊参加了在厦门举办的一场关于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的高层论坛, 论坛从民间的角度分享如何推动可持续交通、绿色出行的话题。在广州,虽然无车日迄今已经有四个年头, 却无法遏制广州的汽车增长速度。大气污染、噪音、拥堵,深深困扰着城市居民。“自行车道好像是年轻人的专用道。但实际上,它属于一个城市的选择。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就不能慢下来? 为什么我们推行环保就那么困难? 就是在于我们的城市能否选择一种绿色的态度。”陈嘉俊诚恳地说。

  虽然,无车日当天大拼图的设想没有成行,“拜客·广州” 仍用夜骑的方式,来唤醒官方和市民的绿色出行意识,甚至还向广州市委书记发出“一同来骑行”的邀约。国庆节期间,在海心沙创意生活节的活动现场,“拜客·广州”们又在C76 号摆上了摊位,他们正以义卖的方式:倡导绿色出行,改善出行环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