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鸟人"沈尤的产业 十年长出"环保翅膀" |
作者:秦川 文章来源:华西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9/28 23:04:2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2002 年 沈尤是一名办公室白领,从网上发现了观鸟活动后,开始认识、观察鸟类,但当时成都的观鸟爱好者寥寥无几 2004年 沈尤与志同道合的观鸟爱好者共同成立了成都观鸟会,不久他辞去工作,做起了全职观鸟人 2012年 随着成都城市环境变化,鸟类数量增多,观鸟爱好者超千人,沈尤希望用产业的方式带动人们对环保的重视 人物印象好鸟者沈尤 2012年9月12日一大早,沈尤走进了浣花溪公园,不打太极也不喝茶,他背着手,缓缓踱步,时而看看树上,时而看看地上,目之所及都有鸟儿的身影。“我现在已经很少用望远镜观鸟了,大多数时候用肉眼看看,耳朵听听即可。”沈尤说,从前观鸟他常去公园,带着望远镜和资料书,而现在,走在河道旁,成都能看到的大多数鸟类他都能用肉眼分辨出类别。 沈尤的理想是在成都培养并发展100万名观鸟爱好者。“这些人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很大的推动”,他说。华西都市报记者朱丹刘霏霏 摄影杨涛十年·讲述 说起观鸟,就不能不提沈尤,在成都,甚至全国他都是颇有名气的“鸟人”。他曾做到了公司的管理层,却最终走出了高楼,走进绿地,做起了全职观鸟人。 看了十年鸟,他几乎走遍了四川的观鸟地,他对这个活动有了更多的感受和想法,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观鸟活动,使成都成为观鸟产业中心,用产业的方式带动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爱鸟白领走遍成都公园 2002年,27岁的沈尤已经是一家通讯公司的副经理了。一天,他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网站上看到有个“观鸟专区”,这让他回想起三、四年前在若尔盖观鸟时的快乐,于是准备在网上找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当时论坛上来自成都的观鸟爱好者很少,包括沈尤在内才寥寥数人。他和其中两人从线上走到线下,组织起了观鸟活动,带着望远镜,几乎走遍了成都周边能观鸟的地方。 起初是在市内的浣花溪公园、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成都植物园等地,沈尤拿着查鸟类的工具书,一个一个地看着。一 开始观鸟虽很辛苦,但收获颇丰,他所认识的鸟,从最普通的麻雀、乌鸦,扩展了到少见的金胸歌鸲、白眉鸫等。 把成都能观鸟的地方都走了个遍后,他们走出成都,到广汉鸭子河、崇州白塔湖、彭山仙女山和眉山市青神县等地观鸟。 观鸟成都有了红胸黑雁 1996年,北京的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开创了有组织观鸟的先河。2004年11月1日,沈尤与一批志同道合的观鸟爱好者共同成立了成都观鸟会,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发展了80多名会员。沈尤也辞职做起了全职观鸟人,随着大量活动的开展,现在成都的观鸟爱好者已超千人,影响力也逐步扩大,城市生态环保意识得到普遍提高。 十年来,成都一直在治理河流,让沈尤印象深刻的是沙河的整治,沙河整治后,保留了很大一部分原生河道,高大的树林和低矮的灌木,让不同的鸟类可根据各自需求选择栖息地。2010年9月,成都开始打造绿道,遍布河岸、林间、田野的骑行幽径,特别是环城生态区的建设,为更多的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和机会。 去年1月,四川广汉鸭子河首次监测到红胸黑雁,这种鸟从极地迁徙而来,这让曾在成都看到过海鸟白嘴潜鸟的沈尤很兴奋,“这意味着现在成都的环境符合更多鸟类的需求,因此在数量和种类上都在增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