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NGO蕴涵巨大就业机会
作者:吴强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南方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25 18:47:3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正因为必要的财政扶持的不足,我们看到,非营利机构过分“营利化”倾向,不仅自身严重扭曲,甚至排挤了作为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道德基础的社会利他主义,而且也大大限制了自身发展以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2005年8月,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沈晓明教授对此撰文评论道,这一颇为奇怪的体制已经造成医生待遇偏低、素质偏低、护士待遇更低且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公立医院普遍高收费、私立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医疗保险覆盖极不完全,支撑医疗体系的利他主义社会资源也流失殆尽。上世纪90年代颇有影响的希望工程在进入21世纪后,也因过浓的事业单位特色加上负面新闻缠身,社会公信力在逐渐流失。反而是“多背1公斤”、“灯塔计划”、“希望之光”这些由网上论坛自发形成的准“非政府组织”建立了教育发展的更广泛的草根基础,对公民社会的建设也更有实质性意义。

  扩展开去,借“由社而社”(由公共事业机构到非政府组织)改造广大公共事业机构,从而扩大社会就业的思路,甚至可以应用到促进政府职能向社会服务方向转变,进一步挖掘就业潜力。比如早在几年前,各地方政府开始试行居委会和街道管理干部向应届大学生就业敞开门槛,就是很好的先例。与此类似,目前我国消防武警制仍以短期义务兵役制为主体,如果改革为世界各国通行的职业体制,即职业消防队伍为主、志愿消防为辅,将其纳入现役警察体系,就好比一夜之间增加数十万个新的稳定就业机会,并且在改善警察形象、提升警界士气、增强公共服务等积极的方向,都会有立竿见影之效。

  由此看来,我们不难发现,非政府组织本身蕴涵着巨大的就业潜力,其中关键又在于改造现有公共事业机构,使之成为真正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此间,不乏大批有理想、有才能的干部、职员、学生和普通劳动者愿意加入,传统公益性事业机构也已经打下了规模惊人的基础,欠只欠东风——也就是社会取向改革的新思路,以及一部关于非营利组织的促进法。

  (节选自《理想主义推动社会改良》一文,作者吴强,原载《市民》杂志2006年4月刊)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