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绿韵博客  环境生态论坛  留言 今天是:
网站首页资讯文章供求生活NGO考试旅游下载图库
载入中…
相关文章
高红和她的NGO之路
最新推荐最新热门
专题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NGO >> NGO交流 >> NGO人物 >> 正文
高级搜索
廖晓义:环境质量就是国家尊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27 15:23:50 | 【字体:
  简要内容:1995年回国,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创办了非营利性的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建立了面积为2800亩山地的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培训基地。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廖晓义作为中国七位民间环保人士代表之一参加了总统的圆桌会议。

  1993至1995年间,廖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渐对环保感兴趣。1995年5月,她带着尚未杀青的环保电视片《地球的女儿》回国,在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上播放,反响很大,也得到了一些资助。次年,民间环保组织“地球村”问世。1998年,在北京美国驻华使馆里,廖晓义在《志愿放弃美国绿卡登记表》上签了字,理由是:留在中国搞环保。

  1996—2001年中央电视台“环保时刻”专栏独立制片人。她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士,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环境奖” 获得者。2005年廖晓义当选中央电视台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人物,2006年当选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之一,被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聘为环境顾问。

  廖晓义认为节约是最大的环保,而节约就是减少没有必要的消耗。在节约型社会讲话中,温家宝总理曾专门提到过“26度空调节能行动”,这个影响全国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就是廖晓义等人首先发起的。

  廖晓义是我国环保事业的先行者、守望者,她以具体细微的角度,从身边小事实施环保大题,对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她老说自己是个“东拉西扯,上蹿下跳”的人,因为,“做NGO,必须有最草根的经验,又要努力推动政府的工作。”她说,NGO完全可以考虑用合作伙伴的方式,与政府共同推进环保事业。

  廖晓义认为,这几年“地球村”在环保方面做出的贡献,一是致力于公众教育。2006年9月22日,她在国际无车日,在北京倡议“每月少开一天车”,得到不下20万有车族响应。这表明,通过更明智的交通方式,享受更健康和可持续的现代生活,既是时尚,也是生存智慧;二是立足社区,在社区推广垃圾分类,她认为垃圾分类就是改善生活环境。北京承诺举办绿色奥运,其中包括垃圾分类达到50%,这一工作主要由“地球村”负责承担;三是促进草根伙伴的交流。2000年,她和其他草根同行一道协调了民间组织的地球日活动,中国草根环保组织首次走到一起。

  作为哲学硕士,廖晓义始终坚持环保的文化渗透。1998年3月,“地球村”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编写了《公民环保行为规范》和《儿童环保行为规范》。在卷首语里,廖写道:“21世纪,环保行为意味着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环境质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力量。”

  198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

  1993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国际政治专业做访问学者,并自费拍摄《地球的女儿》。

  1995年回国,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创办了非营利性的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建立了面积为2800亩山地的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培训基地。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廖晓义作为中国七位民间环保人士代表之一参加了总统的圆桌会议。

    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办人兼主任。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