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军(湖南环保社团联合会理事长)
大学期间积极参加环保活动,毕业后决定投身公益。2012年联合会获得“让候鸟飞·公益基金”颁发的“飞羽卫士”称号。
结缘 “青山变秃了,河水发黑了,特别可惜。”
“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了,成功与失败、幸福与苦难都已降为非常次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这条路本身。”3月16日上午8点,何建军转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最重要的是这条路本身”。从事环保工作多年的何建军很喜欢这句话。与环保结缘,用他自己的说法,是“偶然中带有必然”。 8年前,何建军刚刚开启大学生活,面对未来,憧憬中夹杂着茫然。大一军训期间学校社团招新,他路过一个环保协会的宣传台时,被工作人员拦住了。“那个时候我还不懂什么是环保,以为就是搞卫生、捡垃圾。协会的学姐太热情,鼓动我报了个名。”
何建军所说的“必然”,则与他的童年有关。
何建军出生在资江源头邵阳农村,家门口有一条清澈的河流流过。童年的每个夏天,何建军都和小伙伴们在河里玩耍,“直到家长拿着棍子赶过来”。
何建军后来才知道,这条河的上游是湖南省第二大锑矿产地。轰隆隆的机器响起,一条小河的命运从此发生改变。“青山变秃了,河水发黑了”,看到家园遭到破坏,何建军感觉“有一种悲哀,特别可惜”。
时光飞逝,转眼毕业在即,到了找工作的时候。身为公务员的爷爷和父亲都希望后辈能“子承父业”,但此时已是一名“资深”环保志愿者的何建军有自己的想法,他决定投身公益。 不出何建军所料,他的决定遭到家人反对,“一个多小时里接了8个电话”,等爷爷打完最后一个电话依然“无济于事”后,家人只好默认他的选择。
坚持 “让他们创业去吧,我就走环保这条路了。”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很多时候则缺乏温度。
大学期间最初加入环保协会,何建军怀有拯救地球的雄心壮志。一年后,他发现除了“枯燥”的环保知识、被活动展架压得生疼的肩膀之外,别无其他,热情降低,整个人开始动摇了。
大一暑假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何建军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沙办公室组织的一次西洞庭湖调研活动,他决定继续留在环保社团。“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念诗,尤其是《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非常壮阔的场面。但西洞庭湖给人的冲击很大,水面萎缩,水质下降,环境问题很严重。”
调研活动在何建军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他认为这条路是可以走下去的。大学一毕业,他就加入了民间环保组织,虽然工资不高,有时甚至需要为维持生活而去兼职做另一份工作,但何建军依旧为梦想坚持。
考验很快来临。2008年毕业之际,长沙正迎来一轮创业热潮。因为长在农村,何建军和很多农门学子一样也有过创业的梦想。就在他投身环保的同时,和他有同样梦想的朋友一个个都成了“某某总”。一位朋友告诉他:“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先创业后做环保可能会更好。” “看到同学们创业致富我也纠结过,但反过来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想50岁时再做公益,30年之后中国的环境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我们这批80后不做环保,可能就错过做环保的最佳时机。让他们创业去吧,我就走环保这条路了。”
收获 “做环保不是让我们成为传奇,而是希望吸引更多人加入,保护我们共同的环境。”
湖南环保社团联合会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湘雅路的办公室干净、整洁,推开门,一块金属制品吸引着来访者的目光。这是写有"飞羽卫士’称号”字样的荣誉证书,鉴于湖南护鸟营为中国候鸟保护做出的卓越贡献,“让候鸟飞·公益基金”将其颁发给护鸟营的发起者、何建军领衔的环保社团联合会。
何建军和同事们的付出得到了肯定,让他当初的决定再一次显示出意义来。
“多吃两样东西:吃苦和吃亏;培养两个习惯:看好书、勤思考;做好两个一致:兴趣和事业一致、爱情和婚姻一致。”何建军这样总结自己环保经历的所思所得。
何建军幸运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但环境问题涉及面广,环保活动也很可能陷入千篇一律、公众疲劳的“圈套”。如何走出这一困局?何建军的办法是创新。
“年轻人思维活跃,做事情就要另辟蹊径,你的方法、形式新颖了,才可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何建军以联合会的项目产品公益扑克为例说道。
这副公益扑克名为“万鸟越湖南”,是联合会为宣传候鸟保护制作的。每张扑克上是一种珍贵候鸟,濒临灭绝的物种还专门用红色字体标出。“如果您了解关于候鸟被捕杀的线索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用行动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每张扑克上,何建军和志愿者们都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做环保的目的不是让我们成为传奇,而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保护我们共同的环境。”环保不是几个人的“单打独斗”,何建军希望这个行业能有更多年轻的面孔出现。
文/记者 卢小伟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