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间环保组织为品牌企业供应链环境管理情况排名 |
|
作者:陈媛媛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31 10:27:09 | 【字体:小 大】 |
◆本报记者陈媛媛
“苹果公司成为首个突破80分大关的品牌,并连续3年在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排名中位列第一,其在华供应链环境管理实为全球标杆。阿迪达斯、戴尔、Levi’s、马莎百货、Target、松下、Gap、三星、沃尔玛分列第二到第十名。”
在近日举办的2016年绿色供应链论坛上,由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发布的CITI指数报告显示。部分国外品牌在华供应链环境管理全球领先,并在多个分项上有突出表现。
“能够进入Top 30,意味着品牌切实开展绿色采购,在华供应链环境表现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值得同业品牌、投资者、政府和消费者关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
■进步
开始考核供应商环境合规情况
近年来,在环保社会组织的推动下,有相当一批品牌企业已经将环境合规作为其供应商管理及践行社会责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充分利用政府公开的环境信息,对供应商环境合规情况进行有效管理。除了在数据库中检索供应商环境表现,这些品牌更积极与利益方定期沟通,跟踪供应商整改情况。
CITI指数评价的9个行业也分别产生了各自的榜首品牌。它们分别是:IT行业——苹果,纺织行业——阿迪达斯,食品饮料行业——可口可乐,日化行业——花王,汽车行业——奔驰,纸业——王子控股,皮革行业——阿迪达斯,酒业——青岛啤酒,综合类——日立。
苹果、阿迪达斯和松下继续领跑美国、欧洲和日韩区域品牌。在大中华区的品牌中,华为跃居第一,在198个品牌中位列第12,是中国大陆本土品牌在CITI指数评价中获得的最高名次。
在本期评价中,民间环保组织看到,中外品牌在推动绿色供应链方面取得了3项主要进展:一是在品牌推动下做出公开回应的供应商数量增长,二是更多品牌应用公开数据推动供应商环境合规,三是一批中国品牌首次以行业联盟的形式探索绿色供应链创新模式。
随着更多品牌切实开展绿色采购,2015年10月~2016年9月,做出公开回应的供应商达到734家,是蔚蓝地图数据库自2006年9月发布以来供应商公开回应最多的时段。
而2016年6月5日,中城联盟、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和全联房地产商会,联合朗诗、万科共同发起“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行动”。这不仅是中国品牌首次以行业合力推动供应链环境管理,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负责官员评价为“全球首例”。
■不足
部分品牌企业缺乏切实行动
本期评价中,民间环保组织发现,品牌在华绿色供应链建设中存在3项主要不足,即批高调承诺的品牌缺乏切实行动;多数行业仅有个别品牌行动,推进力度明显不足,缺乏实质性进展;废水处理责任方亟待履行义务。
在评价期间,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绿色江南、淮河卫士等环保组织,共同对一批供应商存在环境违规记录、但不做回应的品牌开展了污染调研。在各界共同关注下,亚瑟士和迪士尼公司通过与环保组织的沟通,识别了供应链存在的环境问题,推动了供应商的积极转变。
尚未行动的宝洁、维多利亚的秘密、丰田汽车、麦当劳、CK、起亚汽车、欧莱雅、新秀丽、海尔、比亚迪、小米、现代牧业、雪花啤酒等一系列消费者“钟爱”的品牌行动起来,从识别供应商环境风险开始,建立起品牌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将环境承诺转化为实质行动。
本期报告还就当前绿色供应链的一些难点问题,分别对政府、品牌、供应商和消费者提出了解决方案建议。
报告建议,发展改革、工信、建设、统计等多个部门,借鉴环保部门建立的信息公开体系,以此为起点完善政策基础设施,协助建立环境守法基础上的公平竞争环境,让市场动力有效引导绿色供应链建设。
作为品牌提升供应链透明度的解决方案,报告披露,IPE正在开发一款环境地图,将品牌LOGO与供应商的在线和监管数据关联起来。报告认为,这不但会方便公众了解品牌产品在生产环节的环境表现,同时也可以协助品牌更加透明和及时地应对供应链环境风险。
为更好地服务绿色消费,IPE在其“蔚蓝地图”App 3.0增加“绿色选择”栏目,实时动态更新,展示品牌如何推动供应商改善环境表现,便于消费者了解并通过微博、微信分享。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