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绿韵博客  环境生态论坛  留言 今天是:
网站首页资讯文章供求生活NGO考试旅游下载图库
载入中…
相关文章
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刘…
最新推荐最新热门
专题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NGO >> NGO研究 >> NGO发展 >> 正文
高级搜索
新生·进化·求变
——记青年环保组织“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
作者:汤旖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15 11:15:23 | 【字体: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汤旖

    

  一群有志从事环保事业的热血青年,一场激情澎湃的青年论坛活动,一个QQ网络小组,“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就这样孕育而生。

  1  搭建青年群体参与平台,广泛整合各方有生力量


  成立“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的想法,源于一次青年论坛。


  “以‘80、90’一代为主体的绿色新力量已经崛起,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青年公益平台,履行时代赋予的绿色使命。”理事长赵亮思考着,并将它付诸行动。


  2010年8月末,来自全国高校优秀社团的负责人齐聚盛夏的北京,参加全国高校社团会长年会暨新青年领袖论坛。青年才俊们有机会齐聚一堂,“绿色低碳”、“环保公益”等词汇作为高频词,不时出现在他们的谈话间。


  论坛结束后,赵亮就开始着手他的绿色构想,并很快得到了其他人的积极回应。


  2010年10月28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这个富有激情和青春活力的绿色青年环保组织,通过QQ群举行了成立大会。赵亮笑着说:“从成立之初,我们就秉承着环保绿色低碳的理念,所以成立大会也是通过QQ群进行的。”会议确立了协会第一届执行理事会组织机构和秘书处,媒体和公益机构的代表也应邀参加,并担任协会的顾问委员会成员。


  “其实现在愿意参与环保工作的青年人很多,但是他们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欠缺专业的环保知识,他们有迫切的学习愿望,可缺少便捷专业的渠道。二是信息闭塞,他们不知道从何种途径能获得环保活动的信息。”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秘书长董剑指出。


  协会搭建了一个青年群体参与低碳公益的跨区域性互动合作平台,并把与青年相关的各方面资源有效整合起来。“这就是我们的特色”,董剑告诉记者。


  2  实践活动感悟生态失衡,青年峰会明确发展方向


  2011年4月,遵循“关注环保、热爱大自然、真诚、踏实、全面”的原则,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通过招募、审核、网络面试等环节,选拔了全国14个省市、27所高校的31名志愿者,在“五·一”假期远赴吉林省通榆县西部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开展了首届“低碳中国绿领行动”训练营活动。

  训练营虽然只有3天时间,但却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活动,如科尔沁沙地徒步行动、对话民间环保治沙英雄万平、示范区义务劳动、团队拓展训练等。“我们重视实践性的环保活动,希望通过组织青年到生态遭受破坏的实地考察,让大家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董剑说。


  在看似无垠的漫漫黄沙中,有一列长长的队伍在前行,走在最前面的老人身穿旧式的棉布衬衣,蓝色布裤子,脚蹬黑色布鞋。他是万平——中国民间治沙英雄。2000年,47岁的他放弃了工程师和教授的优厚待遇,跑到吉林西部自费治沙。他硬是凭借一股子倔劲在被称为“条件最艰苦、环境最恶劣、经济最落后”的流动沙丘地区,赤手空拳地建立了一个方圆85公顷的生态示范区。

  万平以环保导师的身份带领约120名志愿者徒步12公里,对科尔沁沙地进行考察。

  万平说,很多年轻队员在来之前,以为治沙就是植树,来到这里之后才知道治沙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劝导当地农民改变滥垦的耕作方式,使土地不再被人为掠夺性耕种。在帮助农民发展可持续农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收入。


  营员们在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交流会上表示,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环保知识,了解了治理荒漠的根本之道是寻求社会系统的生态平衡,也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生态问题、助力保护和谐自然的社会实践能力。


  2011年5月1日,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作为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的公益行动基地正式挂牌。没有鲜花,没有礼炮,没有红地毯。有的是鲜艳的国旗,湛蓝的天空,微笑的志愿者,还有震憾心灵的掌声。


  基地成为中国首个以培养绿色人才、传播绿色文化为使命的综合社会公益平台,它的建立为更多青年参与推动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和社会系统建设提供了舞台。赵亮介绍说,训练营将会作为常规活动持续开展下去。


  3  公益协会转变为NGO组织,未来的路还很长

  成长中的协会发展离不开思想上的升华和组织层面上的进步,如何将从事公益事业的协会发展为一个成熟的NGO组织,是这个团队目前最核心的议题。

  就在今年7月,由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承办的“气候变化与青年NGO可持续分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来自国内外NGO组织、企业界、社会团体代表以及各地高校青年代表15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作为“第3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的分论坛之一,这次论坛探讨了NGO的现状和问题,以及NGO未来发展的方向。会上,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秘书长董剑作为新生的环保组织代表,提出了青年NGO组织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明确指出协会面临变革与发展的历史机遇。

  他说,走服务型、社会化青年NGO之路是协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目前,资金以及注册问题成为协会转化为NGO组织的难点所在。


  与会者也针对青年NGO组织发展的困境和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成长中的环保组织需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能一味抱怨外部环境。NGO组织亟待加强自身定位和服务品牌创新,专注自己领域的发展,加强自身内部建设,特别是人才队伍的培养,提高社会服务水平。青年环保人应该多深入基层,多关注民生发展,在社会的熔炉里历练成长,肩负起促进青年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时代使命。


  4  核心成员10年不变,这是他们的约定


  目前,中国的青年环保协会和NGO组织可谓多如牛毛,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在专业领域内独树一帜的,其实凤毛麟角。青年环保组织共同的特点是有热情有干劲,但另一面则是青年人的冲动盲目,以及缺乏专业指导。


  组织同质化、缺乏明确的定位和特色更是让许多青年组织如昙花一现。即使是历尽重重考验的成熟NGO组织仍然需要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如何确保自身不被“大浪淘沙”而淘汰呢?


  “学生社团和协会之所以很难获得成功和发展,学生领导的流动性太强是一个重要原因。上届领导层好的观念和做法还没有彻底实施,形成习惯和制度,马上就要被下一届的新理念、新做法所替代。这样的状况导致每一届的工作都是从头开始。”董剑说。


  所以,在协会成立之初,理事长赵亮就与核心成员们商定好,协会至少做到10年,在10年之内他们要把这个以青年为主体的环保服务平台搭建起来。希望10年之后,这个项目能够实现自主独立运营。


  10年之后不管它是转型为社会企业,还是继续以NGO组织的形式存在,他们这批元老级人物都必须“退休”离开。但是为避免频繁地更换领导层,不利于组织的发展,他们约定在10年的任期内,协会的核心领导团队不能变动,并且坚持将每月、每季度、每年、5年和10年的工作规划及任务做详细的记录,让协会优秀的工作方式、方法和规章制度得以传承。


  而资金问题目前仍然是困扰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发展的一大因素。他们也在策划一些非盈利的项目,希望以此维持组织的正常运作。未来,协会还将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青年公益创业、脆弱生态区居民环境教育等领域。


  资本市场是残酷的,未来究竟会怎样谁也无法预测。成为一个有态度、有独立人格与社会追求的环保NGO组织,是这群青年共同的期待。我们相信,青年组织一定会迅速崛起,成为与政府、企业一样推动社会与环境和谐进程的重要力量。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