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文集首页
作者简介
作品目录
生态文明
个人空间
雁过留声
新闻视点
环保文库
环境生态论坛
□ 作 品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 热点文章 □
 

永远的象征:瓦尔登湖
发布时间: 2005/7/26 17:48:35 被阅览数: 2635 次 来源: 诗哲魂文集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在滾滾红尘中谁能够像梭罗那样静守住这片纯净的生活?在现代社会疾驰奔行的变迁里,谁又能在皆为利来洪流中而挺住站立在那里?在通讯网络神游中,谁又能够持守着清贫的志向,不为生存行走在喧闹的街景闹肆之中?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无法逃避的世界上,在乡土之间不再可能有宁静的梦境,机械操作的哄呜震荡了山区和乡村,农民和市民都在这个历史的变革中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动荡,这个不确定的现代社会使人们普遍都进入到一个无法用清醒的意识来把握自已地步。

  正如道路以笔直利刃刺破了百姓沉睡的家园,环形的立交组成的城市的迷宫,我们大家都迷失在这张地图之中。倒处是这个现代都市喧耀财富而建造的高楼大厦,伪造的人工绿地,城市一片迷朦的街景,让多少人们迷惘在这个无法确定自已命运世界上。农民背景离乡进入城市,城市工人下岗失业。当我们的生活受到如此动荡时,正是在这样的境遇我遭遇了梭罗的瓦尔登湖,当我们重新阅读瓦尔登湖体悟它内在思想深刻时,周围世界的情景让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入的思考。

  我经常告诫自已的良知,这个一百多年前的美国人,用生命的体验在康科特的瓦尔登湖生活了两年,在自我艰苦的劳动中培养了自已那份纯粹化的精神情感,他所以能够以如此简朴生活态度,用最低廉物质生活标准维持自已最有活力思想生活。他成为人类最早生态化生活的典范,成为人类第一个以自然精神培养起来的生态生活的实践者。生存于那个日益商业化的时代,他用自已从阅读与思考、亲历与感悟、体验与承受所获得的智慧,为人类开起了一个生态化生活的自由之路。面对现代社会对大自然加速破坏的现实时,我意识到中华民族正在遭遇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洗劫。在全球化殖民主义的新浪潮下,中国社会经受着一次真正的劫难。

不合时宜的生活与思想者

  梭罗的思想和行为可能是不合时宜的,在我们这个传统的社会面临如此情景时,我们在梭罗的体验与思想中起码看到了一种可能;他所进行的生活是对物质化生活的抵抗,是对纯粹精神生活的亲历,是对自我生命的一种实验,是在商业化时代,一个人反对资本化的战争。它标志一个民族在思想上的清醒。当整个种族都为某种疯狂的变革而丧失了理性时,这个民族精神总有人在思考与现代变革并不一致的思想。思想在这样意义上才是反思,才是理智,才是自由,才是在意志上挑战现代危机。

  在选择上退回到我们民族先前的文化之中去思考,去经历我们曾有过的辉煌,去思索我们曾在那个岁月中经受过的磨难,我们究竟在那些地方走错了路,?这样的思想者从来都生活在过去,生活在传统,生活在历史,生活在单纯,生活在透明,生活在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幻想之中。总有这样的思想者来进入到普通人抵达不了的空间,去进行开拓性的思想和生活的实验。我们称他们为思想与行为的先行者。梭罗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用自已的行为实践,亲历了一种对当时美国的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无法接受的生活。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变革中,正在遭遇梭罗同样的一种生活的挑战,在这个现代进程把每一个人都卷入进来的今天,我们不仅对自已原有的生活放弃。同时,也包括对新的生活的不适应,对传统生活的远离。这样双重遭遇的精神危机,正在使每一个人必须面对如此现实时造成一种困境,在我们之中究竟有多少人能够适应这种时代的变迁呢?这个变迁是否就是我们所希望的?这种生活是否就是我们所能够选择的?

  我想当年梭罗在瓦尔登湖时,就是已经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了无数次思考,他所选择的生活就是自已深思熟虑的生活,以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告诫人们,我们的祖先原来就是这样的生活,他们走出从林,在林中空地上建立自由的生活时,他们根本就沒有那么多功利和贪婪,他们有的是对智慧人生的一种单纯、一种透明,一种自由,在大自然之间他们尽情的享受人类温情的生活,那是一种沒有半点污染和纯粹的生活,是宗教和艺术的生活。

  他们用很少的时间去劳动获取生活资料,在平静地生活进程中他们沉浸在对自身的理解与神秘的天地之间解读中。这样的生活就是那些失落的文人曾在政治失意之后曾想往的生活。这种诗意的生活为什么要到了人类社会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之后才可能发生呢?为什么就不能够在我们正在进行的生活发生呢?正是生活的多次选择偏离了我们生命本身的最初愿望,社会生活的进程扭曲了我们关于生命的理解,他能够使我们深思目前这样的生活它的合理性究竟在何处?梭罗不合时宜的思想就上这样进入到我的深入思考之中。

  我并不是要彻底的拒绝现代发展进程,而是在这种动荡和不安中体验到社会正沿着另一种机制向前运行,它再一次偏离了人类社会所选择的方向。进化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要追求的目标,快速的发展本身也不是我们追求的目地。在这个问题前,我们每一个都可以提出自已的看法。是我们在生活,而不是他人在生活。任何偏离我们人类最初文化选择的,都是对我们人类最初世界的背离。重新审视我们文明所走过的路程,我们有理由怀疑每一次社会变革中潜伏下来的社会危机。

  人类文明就是从这样地方开始,去不断地审视我们曾经历过的失误、教训、经验、成功,对于大多数人我们不能够轻信那些所谓精英给我们指出的道路。而是要不断的警惕这些人个人的野心和私利,他们借用人民普遍善良的愿望去谋去个人私利。去实现自我的所谓理想与政治信仰。他们的政治主张究竟离人民有多远?有时,政治被所谓祟高的理想作为掩蔽而实现他们个人野心。在我们所经历的时代人们更应该警惕这样所谓社会精英。

  我们重读梭罗的瓦尔登湖,就是从这样朴素愿望出发,去检验当前社会变迁与变革中究竟有多少符合我们未来与长远的利益。不能够被某种听起来很响亮的口号所迷惑,被某些所谓政治精英所欺骗。他们在这样的时代最能够利用民心,来实现自已的个人野心和所谓的政治报复。

  在这个明星闪耀的社会,在这个垃圾媒体创造所谓政治自由的时代,在这个民主政治空前热闹的时代;我们尤其要有怀疑精神,当世界以如此亮丽的风景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可能最要警惕的就是要从这些看似进化与发展的背后,觉察到这个世界的凶险和罪恶。因为在每一个社会变革之后都可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的历史中曾经历的一切,就是在西风东渐的境遇下,一次次遭遇到民族危亡的考验,一次次遭遇到不平等、不民主、不富强、不自由、不幸福的等等境遇。我们在这近几百年之间丧失了太多太多的机会与选择。那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总在遭遇到不测的时候,总要经历这样一种不明不确的思想考验,总要遭遇到一些所谓政治精英的欺骗。真正的思想家很难在我们这样国度里冲决出去。

  当我们现代性里程中再一次遭遇梭罗的时候,我们同样会经历如此的精神麻木时期。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很少用自已的大脑思考问题。根本不能从我们经历的过去中提出问题,或者说很少从世界与全人类的眼光来看问题。我们放弃了自已民族最有传统的思想武器,却在紧紧跟随西方思想的后尘去忘记或忽略民族文化与传统思想。

  梭罗给了我们普通人一种清醒地生活方式和生存思想。所有物质化的生活本身就是不值得我们去从欲望和人类野心去度量的。我们的民族在最具有文化高峰的创造时代,也曾有过奢侈的生活物欲的张扬,也曾有过迷醉于物质化的、感官化的社会生活方式。但历史证明这样的生活是帝王将象的生活,而绝不是普通人的生活。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为腐朽的人生,它是中国社会生活中最肮脏的思想文化特征。帝王将象思维方式和思想腐朽的气息在中国人阴暗的心里作怪,它们时常会跑出来在不同的时代来浸染我们的肌体。

  然而,在我们远久的文人生活中,也曾有过另一种人生的追求。这就是古代文化人在政治上失落之后,悄然进入与世无争的世外桃园生活,隐居在荒山野岭,过一种完全自由的生活。与诗书琴画为伍,安度自已潦倒的一生。这种生活还不是梭罗意义上生活方式,这种因政治失意而建构的生活是一种逃避,是一种文化人一种清贫无奈的生活,是一种醉心于世俗生活的梦境,它很难成为普通中国人真正的理想化的生活。

  梭罗所给我们提出的这种生活是沒有任何政治的背景,他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最质朴的生活,它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人的那种低俗生活情趣的志向,他创造了一种真正走向荒野人生智慧与力量。这种生活是每一个老百姓都可以接受的生活,是不需要政治逃避的生活选择,是一种纯粹化、与精神化的生活方式,是可以用最少的物质资料维持下去的生活,是人在大自然之中平和宁静、谦和的生活,是不必要很多个财产的生活,是不需要太多牵掛的生活,是在心灵世界中追求最完美生命的一种生活。

梭罗精神与中国文化田园诗意生活的相遇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这样生活文化的资源,那些诗人、画家、失落的政客,那些田园中耕读的儒家知识分子,那些在寺院隐居的出家者,那些在平淡中追求极高境界的修行者,那些在逃避红尘生活退隐到生活底层的人们,一份平静,一份安宁,一份自由,一份慰藉,一份希望,一个意志,一个持久的怀想;都可能是人们生活中难以企止的境界,我们就是在这样心境和状态下进入属于自已的生活。

  梭罗瓦尔登湖所探索的生活,他给全人类的价值是明显的。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文明,他在抵抗物质化、商品化、资本化、现代性,企图用进化和发展来代替人类日常生活中,表现了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所应有那种纯粹的精神气质。那种不为物质财富所动的品德、情操和生活的意志。轻云之志不坠入到肮脏泥泞的那种祟高。这种生活的智慧,是完全不同于我们中国人传统文化身心上所沉淀和表达的那种情志。他来自于对资本主义生活本身的反思,来自于人性中那种纯粹的善良与认真,来自于对生命神秘力量和意义的另一种理解。

  这种精神对于我们今天选择了现代性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需要那种极端奢侈和富裕的生活吗?我们需要为少部分人的利益而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吗?我们能够用自已贪婪的生活欲望来掠夺下一代人的财富吗?我们能够毫无人性的去屠杀动物吗?我们能够不再意自然也是一个有着与我们同样生命力存在吗?我们可以随意改变自然物种的基因吗?我们能够随意科隆自我与其它物种的生命吗?我们能够随意的改变自然的秩序吗?我们能够随便的突破人类与自然的界限吗?

  这些不断提出来的问题,就是要让梭罗所提倡的那种生活在我们今天看来仍然有着真理的光辉。让他所进行的生活在我们这个现代性的社会生活进程里,突显出它对未来的意义和价值。如果我们的思想不是这样的麻木,那么我们就应该从这种生活出,去继续探索梭罗生活的道路,去继续我们人类未来的实验生活,去开拓我们不需要很多财富为标志的另样的生活。我们同时也可以给未来的人们留下更多生态资源,让后来的人真正从大自然中获得生命享受,不再以个人财富多少为标志的自由生活。从人类文明的怪圈中走出来,不再以掠夺他人的财富和资源为荣耀,而是以谁过多消费了自然资源为耻辱,以简单化、朴素化生活为人类生存为理想。只有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是人类在真正意义上应该过的那种完美的生活。

根据可能选择物质生活

  我们今天社会究竟有多少人选择这样简单、明快的生活呢?简单质朴的生活,根据可能的生活,这是梭罗瓦尔登湖生活中直接体现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大自然给我们人类设制的界限早已经被我们科学技术所打破。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物质财富,对生命中不应该消费自然资源大量的浪费,追求奢侈生活的倾向在我们的生活日益严重。生活被置入到用繁华所掩蔽的心灵的贫乏,生命是被物质所围困的不透明。人们在灵魂上已经丧失了与自亲和的能力,原始时代那种单纯和明快、温情和自然、神秘和敬畏、宗教和艺术人生彻底从我们的奢侈生活中消失了,人类对自然索取,逼迫自然死亡,对自然失去关爱,更加功利主义的采取强迫自然和掠夺自然手段,至使自然迅速地死亡的事件越来越多。

  大自然母亲的乳汁每一天都以空气、水、食品和阳光等来喂养我们,在大自然的温情怀怉中,人类根据可能生活已经有几十万年的进化历史,在有文明史有记载的几万年中。人类从森林走出来,人类进行狩猎生活,人们过着一种创造宗教、巫术和艺术的神秘生活。这种生活曾持久地经历了几千年,达到了人类真正创造有文字记载的文化开始,根据可能选择物质生活的原理从来都沒有改变过。

  梭罗在瓦尔登湖的日子,精确计算自已每一天消费的物品,每一天他那健康的心态从大自然的恩赐中获得食品、空气、阳光、水,生命是在完全依靠大自然。聆听大自然万籁之音,夜晚在大自然安静的星空下,清晨在大自然黎明的署光中引来新的一天。重要的是我们每一天从大自然索取如此之多的资源,如此的厚重;从而同时也获得了心灵的纯净,获得了自然对生命抚慰和安顿。大自然是圣灵,是怀怉,是精魂。它所提供的一切物质资料都是如此的无私。梭罗就是在这样的瓦尔登湖的环境中度过了自已的每一天,这样的生活就宗教艺术般的日子,人与大自然亲和力完全沒有任何障碍的存在。

  大自然的荒野、土地、森林、原野、湖水、江河、大海,这一切都在自身的运行中,它像神一样看护我们,守卫有我们身边。它们给了我们力量、智慧与清纯的感情。人因为自然的胸怀而宽广,因自然的无私而透明,因大自然的美丽而有了祟高的心灵。这个物质世界不仅给了我们很多物质财富和资源,但它更重要的是同时也给人类更高的智慧与文化创造的辉煌未来。前者的物质性从我们人类生命的进化史中可以发现,人类根据大自然的变化有节制、有节律的调整我们自身的适应率,不断获得大自然可能的帮助和关爱。但是,更重要的是后者,大自然赐予或者说生成了人类文化、人类智慧、人类精神、人类灵魂,这些大自然从来没有过的力量。这后者的意义在于,大自然同样给了我们一种根据可能选择的生活,赋予人类真正的精神创造的自由以及相应的力量去建构人类文明的辉煌大厦。这样的大自然才属于我们生命中相遇的或者难以感恩的大自然。我们的一切都是他恩赐于我们的,连同我们自身的生命也是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剥夺大自然更多的资源和财富呢?!

  我们必须不断限制人类的贪婪以及科技力量盲目发展的力量,这种超过了大自然容忍的界限,不能够根据可能选择物质化的生活,是人类进化发展中的智力与情感畸形发展的结果。人类的智慧力量还不足以到了对大自然完全抗衡的阶段,或者说永远都不会有这样一天。大自然是不可战胜的和轻易的毁灭与失败的。尽管人类可以创造毁灭大自然的力量,但,大自然最终要惩罚的是人类的贪婪和无耻,那些超越自然自我之上的力量,那些没有根据可能而进行物质化选择的生活,最终将把人类引领向不归之路。人类在大自然中获得了一种超越生命的智慧力量,也同时被这种智慧力量的邪恶所引诱而陷入到盲目的境地,最终与大自然一同毁灭。所以,根据可能选择相应的物质化生活,是人类文明和精神自由的一条铁的定律,任何人是不能随意改变的。

过有深度的纯粹化的精神生活

  人类在大自然的进化史中,一直处于创造文化文明的物种地位。他显现出来的智慧力量的走向,是过一种纯粹化的精神生活的生命。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文化文明,都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的创造和体现。尽管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依据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与可能,创造了不同类型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明。这种过着有深度精神生活的力量源泉,成为梭罗瓦尔登湖的一种生活的象征和选择。用最简单或最少的物质需求,过最丰富和完美的精神生活。

  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生活的过程中,读书、写作、观察和测量大自然,不轻易惊动和触及大自然所有的宁静,享受这清新的空气、阳光和洁净的水,在自己小木屋前的石桌上,凝视蓝天和白云,看着瓦尔登湖梦境般的湖面以及影印在这里的天上人间的幻影;在有雨的季节,他凝望窗外的湖水和雨珠,沉静的森林好似熟睡的少妇,她在孕育大自然最美的果实,她创造了最美的风景,她给梭罗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精神享受,梭罗在这样的氛围中心灵被彻底净化了,精神生活达到了彻底的平静和放松。这如同神性抵达的场景和场所,就是每一天梭罗生活的艺术和宗教,他为这样的生活而高兴得像一个孩子。他的生活与精神证明,在瓦尔登湖宁静的大气中,人可以根据最简单的食物来过最有深度的精神生活。

  他每一天都以朝圣般的激情,沉浸般的力量以及行动的果敢进入到瓦尔登湖的森林里,在感受人与大自然的那份亲和和完美,这属于自然的宗教,属于艺术化的人生。对于一个真正的伟大生命的探索者,那才是上苍赐予它的一种机遇,一种拣选,一次神秘的体验,是大自然的一次悄然地倾听和叙述。千百万年大自然这颗蔚蓝的星球不断创造和演变,只有到了人类出现的时候,大自然才真正意义上获得了生机。因为,人的精神生命来自于物质世界简单与明快,人可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一种极富智慧的生存方式,完成大自然交予我们人类的使命,这是自然世界的一种升华。人类精神生活的标志就是很少的依靠物质生活的资料和资源,他依赖我们人类的大脑和躯体,依靠人类的精神与自由,依靠人性的完美与创造,为大自然增添从未有过的完美。

  人类是大自然的杰出作品,又是大自然的孩子和护卫者,大自然有时是十分脆弱的,尽管他经历了亿万年的风风雨雨的演变,但只有到了人类社会的出现,人类有了精神生活的创造,人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情感,创造一种大自然从未有过的艺术和宗教的人生,那才是自然的一种永恒的生命力。这种依靠少量的物质,根据可能选择的生活方式,就是依靠自身的创造力,而不是完全依靠大自然的资源,人类生活的精神源泉来自于简单的物质化,却更多地依赖于人类大脑这个可再生的无限资源。大自然毕竟给人类提供了大脑这样完美的物质,却用最少最小的自然资源,去创造最完美最伟大的文化和精神。人类社会的历史出现不是对自然的掠夺,对人类的屠杀,而是要从人类自我精神生命资源和创造力中寻找永恒的未来。

  因此,有深度的人类精神生活,就是宗教艺术化的生活,他不再去过多的侵占和掠夺大自然的资源。他要把人类文明的未来建立来纯粹化的精神生命中,对奢侈的物质生活采取一种拒绝的态度。对人类精神自由和大脑的无限潜力,采取一种创造性的无限生成的愿望。人类在社会中与自然不能彻底的对立,自然生成的大脑这一物质化的财富,就是要使人类在最生态化的生存选择中,去尽力的发挥大脑这个无限可再生的资源。这个利用自然的资源较少的生命创作能量,去创造一种不同凡响的人类精神生活,或许可以说我们深入到精神生命的过程中,去创造一种深度的精神自由。他绝不是向外对自然的征服,而是向内对心灵和灵魂的探寻。这种依附于精神生命的物质,大脑创造的精神自由,绝对不是要向自然无限制的索取财富和资源,而是向头脑自身无限的可能进行探索,过深度的有意义的精神生活,就是人类未来利用最少的物质资源,消耗生命资料的一种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停止或抑制对大自然的侵害、毁灭、迫害以及对人类自身的死亡。

朝圣灵魂的生活之路

  梭罗在与自已灵魂相随相伴的日子里,他曾经历的生活每一天都好像朝圣灵魂的道路。现代社会很多生存本身都已经废弃了对灵魂生命的关注,在繁忙的物质财富积累与创造的过程中,我们很少有时间凝视,这个与我们相随相伴的另一个自我神秘的生命。在原始社会与中世纪社会,人们可能在依靠很少物质生活的消费中,经由宗教与艺术的生活方式而选择了一种巫术、仪式来观照自我,灵魂在那种境遇中有着特有的真实性。

  一个人在明确自身生命中隐藏另一个自我的时候开始,就是对灵魂审视生活的进行。现代性社会快迅和变化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已经消解了人对灵魂的凝视、反省、忏悔,自我的物质欲望被无限的放大。纯粹化的占有和需求确定了人们的观念,精神在这样的文化侵蚀下已经患了癌症。这是一种对自然财富的贪婪,对自我灵魂生命的放弃,让我们背负太多的罪恶感。我们在人类的创造之路上,为这个世界增加了很多伤害和毁灭自然的物质,我们把自已精神的贪欲,变成为或放大为一种文化和殖民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与建设了那么多,人的能力不能控制,盲目科技力量影响自然环境破坏地球生态资源。这样一个理性化生活是在沒在宗教敬畏的情感和灵魂观照的日子中产生的。我们使周围的世界日益复杂,在城市和乡村有许多创造的物质已经远离了我们灵魂的生命所求,他们以极大的破坏力潜藏在自然和社会之中,灵魂对这种邪恶的创造力几乎无能为力。

  有灵魂相伴生活充满敬意和温情,它对自然不是机械化、电子化的冷漠和无情,不是理性逻辑的架构与梳理。城市和乡村倒处都弥漫着田园般的诗意,梭罗瓦尔登湖的生活就是拒绝金钱权势秘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他追求有灵每一天,追寻灵魂在大自然与荒野中纯净与干净。人是应该透明的活在大自然的怀怉中,而灵魂就是那个在温情的面孔下,那个亲和的感情里,那个田园诗化的风情里,那个不能破坏和损害大自然环境的个人行为中,我们持久地面对自然神秘的敬畏之心,对自我力量的怀疑和反思。对人类智慧最终极的思索。人的灵魂需要诗意化的安居,而不是科技化力量的征服。

  人的灵魂是经过思考而进行的清醒的智慧选择,而不是急功近利的算计大自然的精明。有灵魂的日子,不会有沉重,而是清逸,有灵魂的日子,人们沉于思考,而不是盲目冲动,有灵魂的日子,是懂得人的智慧终有极限,人在自己的范围内进行一种文化生活的创造。灵魂是世间真实神性的自我象征,从自我心灵深处我们能够发现一个寄存于其中的伟大情感与智慧,我们人类社会正是由于这样的灵魂之路,而一次次逃脱了自然的劫难。

  人们从梭罗的灵魂而进入到瓦尔登湖来看,他所以能够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就能够以自己亲历的生活证明,人类文明正在经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掠夺和摧残。这自然是从他面对灵魂的生命,进入到纯净的大自然荒野之后才进一步发现的。在河流上漂泊,在荒野中散步,在瓦尔登湖旁进行观察,在冬天的寒冷中,看到冰清玉洁的瓦尔登湖的镜面般的美丽,升华了灵魂中人对自然的情感,感受到只有在自然的纯净。简单的物质生活中,人类灵魂才不可能迷失。人类的伟大心才能够显现出生命的活力。

  当有灵魂的生命与有灵魂的大自然一起进行友好的交流相互拥有时,人的灵魂与自然的灵魂此刻就融为一体,天地神人这种巧妙的结构。正是后来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写到的,生命对大地诗意的栖居追问的存在哲学,又是梭罗在瓦尔登湖精神生活真实追求灵魂的日子,形成了一个相互映照的人间奇境。他们的各自生活场景中都有一个小木屋,海德格尔黑森林的小木屋创造了一种关照灵魂和未来的追思,梭罗的瓦尔登湖的小木屋,体验了纯洁的心灵在自然界的完美。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场景,所经历的与大自然融合的生活,融贯了天地之灵气,融合了灵魂与灵魂的和谐对完美世界的追求。

随着梭罗的精神走向荒野和自然的生活

  在追求内心世界不断成长中,梭罗作为一个不合时宜的生活与思想者,却为美国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时代,开拓了一个返回自然、返回内心世界的生活之路;这是梭罗给予美国人精神信念和生活的一个未来选择。在周围世界普遍信奉金钱财富,向自然掠夺,又在内心世界挣扎的过程中。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陷入到一种奴隶般的生活状态。梭罗正是从这样的精神和生活困境中,完成了个人对这个世界的反抗。

  他以自己简朴的物质生活与充实的内心世界证明:人是可以这样快乐和智慧的生活。他回到了古希腊以及东方的印度,中国的老子和儒家的典籍中,寻找这种生存的智慧。对于当时的美国社会,无疑是在精神上寻找一个出路。一个新的移民社会,自然与欧洲大陆文化有着非常多的联系,可思想上已经从这种扩张与殖民化的阴影中挣脱出来,寻找人类文化的新的精神。

  梭罗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他所进行的荒野生活,以及返回自然的怀抱所倡导的思想与生活,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精神思想的资源。这是完全不同于欧洲大陆的一种具有自己独创性的思想与生活的实践,梭罗生活在美国未来的理想化生活中,生活在欧洲大陆之外的深刻思想之中。梭罗带领自己的灵魂并创造了这种生活的实践,超越了整个西方文明生存的智慧。他是人类生态社会的一个前兆。一个前卫思想与极端化的行为,投入到另一种自然的生活,进入荒野,进入孤独的精神生命,是这个世界不曾有过的历险。

  从我们这个时代眼光来看,他的超越性就是在今天的现在社会选择面前,仍然不失为一种反对传统,创造新的精神和灵魂的生活。或许,中国社会的儒生和道家,曾经追求过一种完全自然化的田园诗意的生活,从根本上有着暗通相合之处,那种农业社会的耕读隐居的生活,吟诗作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的生活境界,但这些在精神实质上没有超越梭罗,不是梭罗的精神,而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理想境界。梭罗似的反抗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他要求人类社会普遍进行这样的生活,放弃对自然过多的开采和利用。东方人的智慧中那些天人合一的智慧生活仅局限于一个王孙贵族以及落魄文人的雅静,并不是指向所有人的生活。跟随梭罗就是从这样狭隘的生活情趣经验中走出来,走向整个人类诗意化生活,让荒野和自然按照自己的方式存在。

  我们不再去惊动大自然,大自然所有寂静的世界中,荒野、崇山峻岭、江河、大海、草原,那些曾经有人类足迹踏过的自然,人们不能在去随意的开发利用。让他们成为自然的历史吧,成为人类观看和依靠的力量吧,成为人类生命精神神秘力量的来源吧。人类应该懂得那些至今还在沉睡的大自然,他们有着我们曾不想到过的梦境,人类任何鲁莽的行为都会惊醒他的美梦。人类对自然和荒野的敬畏,对自然与荒野的温情,就是要让自然沉睡和安静。这个神性的力量在教育人类对他的尊重,对他的信仰,对他的完美负有保护的职责。人类从这样的敬畏和温情中,培养对待自然的伦理和道德,人是不能够对自然再一次犯下罪行的。自然的荒野之神沉睡在我们的罪恶欲念和科技力量盲目中,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实。因此,重要的是梭罗开端了一个对自然依存与抚慰、无限之爱的历史,这种因人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情感生成出来的,对自然荒野具有道德意志的生活与理想,采是梭罗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对自然的崇高理想和信念,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追随而去的生活之路。

透明的瓦尔登湖是大地的眼睛

  用温情的目光再一次凝视瓦尔登湖时,内心里的透明是无比纯净的。正如我的一位研究生态文学的朋友,他曾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先后几次去过梭罗生活过的瓦尔登湖。每一次都被瓦尔登湖这人类透明的眼睛所迷醉,每一次面对自然的沉默时,纯净的透明时,他就感受到有着秋色的忧郁和夏日浪漫的瓦尔登湖美丽,他都会在心中升腾起对梭罗的崇敬和热爱。瓦尔登湖已经成为美国精神生命的象征。

  就是我这位从哈佛访问回来的朋友回国之后,他每一次在回味以及我们相遇的倾谈中,只要提到瓦尔登湖,他那明亮的眼睛永远都是潮润的。他在人到中年的学术研究中毅然的选择了生态文学。那是基于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类生存危机的思考。我就是在他的影响下,反复阅读瓦尔登湖,久而久之,我也将梭罗的瓦尔登湖作为精神自由的生命象征。我多么渴望去瓦尔登湖领略这大地的眼睛,这透明和纯净。当我写作精神的瓦尔登湖过程中,手头有多本汉译的瓦尔登湖,在反复研读中我不断的理解其深意;同时,也在写着另一部生态研究的专著。几年来,就是在这样的阅读梭罗的瓦尔登湖书籍中,度过了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他是人类未来的一种精神生活象征,梭罗开创了走向荒野与自然的生活,这才是人类有希望的生活。

  在我近几个月全力写作精神瓦尔登湖的过程中,我已经把梭罗当作心中圣徒和偶像。他的思想与亲历的生活,已经完全渗透了我所有的写作与思考。面对人类社会全球化的浪潮,这个世界再也很少有像瓦尔登湖这样纯净的大地眼睛。人们不能从狭窄的城市时空中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只有使大脑的物质创造出能够再生的文化资源。我就是把对生命复杂的体验和思考,融进了瓦尔登湖的象征。我就是想在这个人文主义衰落的时代,金钱至上、资源枯竭、环境被破坏以及地球被毁灭的危机中,寻找一条真正的人类发展之路。

  我探索着人类可以用大脑这一物质世界的丰富和复杂,创造一个人类精神的瓦尔登湖。将人类的灵魂、心灵变为自然界的瓦尔登湖那纯净和透明的眼睛。这不正是梭罗在一百五十年前曾启示我们的一种思想吗?于是我在写作精神瓦尔登湖的作品中全面地从人类所有可能精神的生活开始,寻找与发现人类大脑的瓦尔登湖。这些文章所涉及的领域,就是我想象中的江河、大海、峻岭和雪原。在蔚蓝的星球上我们人类是思想者,是始创者又是自然的保护者,还是自然的智慧者。自然以及神奇的进化能力创造了人类的大脑,人世间真善美的行为,道德与完美都发生在这里。如此,人类文明和文化所象征的精神瓦尔登湖,也同样是大地上的眼睛,我们借助反省、忏悔以及纯净的力量,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和关爱大自然。

  人类的精神生活是文化文明不能完结的创造进程,它汇聚了人世间一切有意义与价值的思想和行为。这个智慧的瓦尔登湖不是一潭死水,它好似一条宽阔的河流,流涌入人类生命的始终,奔腾不息。他是一个无限可以再生的资源,是人类最适应自然的生存的一种方式。创造文化和精神、创造艺术和宗教,都是以象征的方式,展现了精神的瓦尔登湖纯美和透明。

  人类的精神世界和人类科技创造力量,只有在生态化的社会选择中,才能够达到一个极高的生存境界。人类必须要用更多的时间来创造生态的文化和文明,去经历我对自然所犯下的罪行的赎罪和忏悔,去重新进行建构人类的生态文化文明的精神力量。这是一个开拓人类未来生态文化文明的新世纪。我写作精神瓦尔登湖,就是将自我的理解与经验表达出来。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自然的环境和生态的系统对人类生存的危机。或许,精神的瓦尔登湖就是提倡一种根据可能而最少消耗自然资源的道路,同时,在精神世界上追求更加完美的未来。人类是大自然的骄子,可人类也是大自然的良知,是大自然的纯净透明的眼睛。人类应该在心灵世界上,永远有如同瓦尔登湖一样的纯净的精神世界,才能够与自然一同迈入永恒。

 


上两篇同类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 联系我们 | 绿韵博客 | 环境生态论坛
制作:绿韩子 环境生态网 粤ICP备09031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