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文集首页
作者简介
作品目录
生态文明
个人空间
雁过留声
新闻视点
环保文库
环境生态论坛
□ 作 品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 热点文章 □
 

叙述的衰老之四:叙事理论的未来
发布时间: 2005/7/28 20:38:34 被阅览数: 570 次 来源: 诗哲魂文集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叙事理论萌发与人类智性思维的历史之中,它的镜象、树状根茎和块茎的播撒是我们进入叙事理论建构最好途径。

   (1)叙事镜像技术的透明

  在叙事之中我们经由象征的文字书写,运用符号的指意以及绘画式、照相式、建筑式、影像化、网络化追求一种绝对透明性。在人类认知系统里反映着思维渐进发展过程,在不同时代和科技发展条件下,镜像叙事是叙事追求的唯一目的。它用清晰与线性并连和立体把握人与世界中多重组合与关系。镜像世界的工具由文字语言——绘画摄影——影像网络梯度构成。叙事的时空密度距离以及叙事技术日益完善。使人和事物的透明加强。但追求清晰度形象性始终是镜像叙事的特点。

  在不同的叙事中,每一种叙事都达到专门化,成为人类叙事固定叙事。由于不同叙事技术都来自于文字叙事追求透明性,它是镜像叙事的基本要求。镜像的根由就是追求文字语言中的倒影,从文字语言里寻找语言与事物的直接性。它由逻辑语法修辞技术做支持。音乐秩序是以数学和声学旋律做支持,在器乐的和谐演奏达到情绪的表达,并由记谱法演奏法和相应的剧场效果,使音乐获得程式化的表达。绘画的叙事追求框架式的再现,刹那间的自然和人物被凝固在画框里,表达着人类各种情感、意象和象征。对人与自然摹本技术透过线条、色彩、构图、变形、透视等技术作为支持。影像技术是由剪辑、排演、编导、摄像、对话等技术作为叙事的技术。用眼睛观看的方式完成了对人与物的拍摄,组接了蒙太奇式的叙事方式。建筑叙事是由设计施工装饰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树立在大地之上的建筑形象以及通过排水照明绿化等环境系列作为技术支持,同时还显现文化艺术人文的各种理念和关怀。

  人与世界的隔膜才需要表达的透明,一切叙事形式的存在首先是为加强透明性而设置的。文字的透明使我们在语言和水里载负起历史的记忆以及言谈中的透彻和清晰,确定我们与世界与人镜面时的相遇。当符号的记述功能在印刷术中神奇的变得可以保存,在书写的艺术中形成飞动的审美时,语言文字的透明在思维的进程中给联想、想象和记忆带来了变化。人类历史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由文字的透明性来完成传播和发展的。它是一切其它叙事手段技术发展的透明基础。

  人创造文字的镜像透明来自于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同时它也为自己创造强加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从语言文字的表达和书写中,人能否清晰的掌握叙事在时空上发生的变化呢?必须用精神世界符号性来完善人类语言的交流传播功能,完成对时空中事变感受的记忆和直觉,并且在文字语言中保持历史的细腻真实和镜中之像的效果,这是人类叙事追求的目的。

  因此,透明的叙事自然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有了在文字符号透明之上各种技术性发展与创造的产生,绘画、音乐、建筑、影视、网络等叙事媒体技术的进步,始终沿着透明性的思路发展至今。当人类第一次从文章符号中创造出保留自己记忆的透明时,人就已经学会了另一种符号式的思维方式,把自己的历史文化文明记载。同时,也在进化的过程中发展其它叙事的方式。人是历史的产物,文化的创造者。而叙事的透明性就是在诸多功能的基本存在方式上,人用自己的声音、耳朵、眼睛和手的书写等,选择了对人类有着直接文化创造意义的文字语言叙事。这古老的方式仍然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与其它各种叙事配合,构成了人类追求叙事透明的镜像真实。

   (2) 叙事树状的根茎

  根茎式的叙事追溯一直追求到源头,它用树状的隐喻表达叙事的历史性。人类叙事的原生状态是在人类思维的大树之根茎上发展起来的,原始的神话,文字的发明,到现代绘画摄影建筑影视网络的叙事,无不反映着树状叙事来自于叙事的根茎。它们都是人们反映与幻想的思维之树、之根茎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它们展现了人类叙事过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
  文字语言始终是树状叙事的根茎,扎根在人类思维的原始形态深处,在此基础上才有了不同的叙事模式——音乐叙事、绘画叙事、建筑、影像、网络叙事。文字语言的根茎被其它各种树状叙事而丰盈,达到完美的程度。

  多元叙事功能的区别,完成了整个人类叙事的分化,它是从功能上不断进行完善的。文字绘画是一个平面形态上的叙事存在。文字绘画都是古老的叙事形态,在原始社会人们占卜的字符、岩画兽形、彩陶花纹,记录了当时人类对自然的惊叹神秘和感知,包容了人类早期叙事的一些基本内容,它直观形象记录了神秘的意志,并且融合了人类最早文化生成的密码,成为宗教祭祀和教育以及传统习俗地符号,构成人类早期生活的叙事表达,在那些天真神秘的表达叙事过程中我们从中看到人类生命最早形态的萌发与特征,它们是原始文化历史之镜。

  建筑是立体的叙事,它综合了人类各种观念和技术和文化的存在,人们通过地域上的人类居住建筑区别不同时代民族文化的特征。古希腊、罗马时期建筑中运用的石刻和廊柱,公共空间的开放,环形剧场和角斗场建筑,城堡和沿海地防御工施。都再现了当时人们技术观念和文化的结晶,并包含有人在实际生活上中真实的内容。还有那些宗教建筑墓园、园林以及大的城市的规划等,叙述了那些离我们久远的过去人类居住生活的构造与理想,这就是大地之上的叙述,是不朽的故事,每一种古旧的建筑都有一个非常悠久的故事和传说。建筑给人一个立体的文化氛围,叙述过去时代的风采与真实,它是大地的记忆,生命的依托,文化的观念和诗意的居住。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和叙述,它以流动的音响和情绪化的叙述节奏、旋律、和声、交响完成人类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描述。这种在演奏和歌唱中完成的音乐叙事,形成了宫廷、教堂、民间音乐的不同风格,以及后来的歌剧及交响乐民间狂欢节等戏剧故事和情绪的表达。音乐是另一种世界的世界性语言,叙述是人类情感与自然多变的情绪和生命的体验。越自由的音乐风格越能够表达生命的情绪与自由。音乐的叙事是生命的不可缺失的存在,它依附于人们的其它叙事,并与诗歌、舞蹈、宗教等有天然的联系,音乐叙事是人类情感世界的综合。

  影像与网络的叙事是集声像一体化组成方式的叙事,它用摄像与拍摄的剪辑方式完成人类真实活动的成像记录。生动形象运用声光电传播等形式和综合手段,使人类叙事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它并且能够用特技完成无法在现实中发生的场景,人类灾难和未来的幻想,同时它还有非常快速的传输系统,在跨越国界与民族地域之间,不同政治之间进行交流,是最先进一种文化传播的叙事形式,几乎可以与生活同步发生的叙事新闻就在这种影像和网络中存在。并获得各种影像和网络的技术支持。

  人类叙事的根茎来源于人渴望交流的行为。是叙事的原始方式创造了人类文化文明的大树。然而其根茎深深扎根于人类早期生活的必然之中。现当代社会的一切发展起来的叙事技巧和手段,形式和功能,都是人类叙事树木上的枝条和绿叶。社会化发展强化了人类叙事的不同功能,当我们从其它叙事的繁复中再一次返回到人类叙述的根茎源头时,我们意识到:交流、认同、经由语言叙事方式扩大人类的交往和时空的感受,在地域上实现人对相关事物的整体把握。人们在日渐复杂的劳动和生存环境中,不断的拥有宽阔的视域和记录历史的记忆以及保存文化传承的多种手段。在叙事根茎上,人类叙事意识就随着创造性的叙事形式、手段、技术的发现而逐渐成长起来。

  叙事的方式和不断的创新技术,成为人类文化传播的基本手段。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识链,宗教信仰意识和审美的情趣以及社会制度经济活动变迁的广泛实践中,人的思维根性始终围绕着人类已经创造发明的文化,返回原始根茎上不断寻找叙事的丰富性。它力图从客观与主观世界双重阻隔中获得一种根本的理解与技术上的交流和互动。满足人们日渐复杂化的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人类社会复杂记忆的需要,人类叙事在根茎上成长起来的繁多的叙事手段和形式,将会更快的发生变化。在对文字语言为叙事基础而又超越其上的创造发明中,人类的多元叙事将更加多样和无穷的变化,或相互的依赖和补充与更好的叙事形式的技术相结合等。然而,透过这繁多的叙事形态,我们仍然要追寻人类在最初时期发展叙事的根由——是突破人与自然,人与人多重不能透明的阻隔而进入到可视的、可体验的、准确的表达之中。使人的感官思想与地域的差异和生命复杂的要求相吻合。叙事最终满足人类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达到准确和透明。并由此而发展出文化地奇异和繁多的样式。这是人类文明、文化经过叙事技术和方式达到最完美的目的。

   (3)叙事块茎的播撒

  每一种叙事的独立形态都有自己的块茎状态相联接。在密集的方式下进行播撒和扩散,在这块茎的领地上,在时空的范围之内,此一种叙事的形式就在特定的技术的方式里形成自己的领地,构成了多元叙事中的区别。互补的叙事的块茎上进行横向的联合——逐步形成人类叙事之中的互相照应、渗透、补充、和谐,并在相应的基础上构成了连接和共在性。

  块茎是某一种叙事的板块,人类用拼接的方式组合了它,这种块茎的叙事组合,在多元和非中心化的宏大叙事解体的后现代时代,块茎叙事的方式成为当代叙事的基本状态。它固守在综合叙事地域网络块茎领地,不断的对宏大叙事进行冲击,对微观叙事进行完善,适应了当前时代叙事多元化和多样性。

  每一种叙事的诞生和完善,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每一种叙事都弥补了其它叙事中的不足,叙事的互补和相互依赖,给了人类生存共同的世界——叙事世界的存在包裹着我们。
  当叙事方式在泾渭分明中区划了某种界线时,叙事块茎的板结就已经完成。每一种叙事在自己表达的领域中分别给自己划定了一个区域范围,形成特有的叙事风格,完成不同的叙事功能。如此看来各种叙事相互区分是叙事块茎形成必然阶段。只有文字语言叙事基础上有广泛的基础性,建构在其上的音乐、绘画、影视、建筑和网络的叙事块茎相继产生在不同历史阶段。它们都是在人类不同叙事需求和技术发明中,逐步建立了叙事播撒的时空来确定叙事块茎的范围。

  每一种叙事形式都是一个叙事块茎独立单元存在,每一种叙事的块茎产生又都来自于叙事对透明和叙事根茎的基础之上。当人类社会复杂的形态呼唤着不同叙事块茎在不同时代出现,又在同一个时代互补和相互依存时,叙事块茎的播撒就成为传播的共同联合体。当代社会就是一个既有报刊杂志的文字叙事,又有影视、音乐、绘画、建筑、网络相互依存的多元的叙事块茎。整个社会很难区分某种叙事的影响是单一和绝对的。块茎叙事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发展到互相依赖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叙事块茎的板结和互补交叉的播撒。

  叙事多元的块茎存在,将多元叙事溶为一体。同时也使得不论古老和现代叙事技术和形式都本能的服务与人类日渐复杂化、情感化、官能化和功能化的叙事真实。叙事块茎的出现是叙事后现代化风格的一种典型表达。它用并置的方式、游戏的、反讽的方式,无中心、非逻辑的方式,表达了一个时代社会叙事革命的变迁。一个意识形态化和集中话语统一的社会宏大叙事正在被多元文化叙事解构。这是人类社会在叙事历史、技术、形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后,人类对多重、多元叙事块茎生成的大地一次选择性的耕耘。人类将在新叙事中对着另一次难以透明,具有根茎和块茎播撒艰难的历程,对于叙事的未来人类刚刚站立在新的地平线上。

  人的精神生命情感方式还有记忆思维理解世界的真实,必须依靠这些诸多不同的叙事来完成。叙事在扩展人类思想精神的生存的空间,并且是我们感受世界的方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将连续生命体验和非连续的生命体验纳入到不同的叙事体系之中,赋予不同叙事功能来承担。这些不同叙事功能的发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构成了不同叙事发生的历史研究对象。
  
  人类在叙事的过程中区别自我与世界,理解生存于其间的世界,也培养了人的多种情感智慧精神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整个生命的叙事在不同功能的叙事形态里,人类在经由漫长地叙事历程之后——将各类不同叙事专业化技术化。在这个综合与分化的世界上人类更倾向于多元的叙事。我们几乎可以清晰的看到人类经由文字、绘画、音乐、建筑、影像、网络发展的叙事历程。为什么人类会发展出如此之多的叙事形式呢?

  人的精神形态是一个不断内爆的、更生的、成长的、膨胀的真实世界,它必须要求生命创造出更多满足人类精神交流和沟通的形式,去理解我们自身与世界的多重关系——在世界的物质化空间里,人的精神生命日益精致化,它将叙事中的独立形态更加技术化专门化,并且将生命现实感与虚幻感不断统一在叙事的媒介体中,网络叙事恰是这种自由独立互动的精神叙事时空中创造出来的,它已经成为人的未来叙事综合形式,满足人们丰富的精神需求,从而也让叙事达到一种高的境界,多元叙事的形态开始成熟起来。

 


上两篇同类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 联系我们 | 绿韵博客 | 环境生态论坛
制作:绿韩子 环境生态网 粤ICP备09031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