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文集首页
作者简介
作品目录
生态文明
个人空间
雁过留声
新闻视点
环保文库
环境生态论坛
□ 作 品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 热点文章 □
 

危机的环境之一:生态整体主义和全球化
发布时间: 2005/7/28 20:57:06 被阅览数: 611 次 来源: 诗哲魂文集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自然灾难的危机如何逼进我们?进入21世纪以来,当自然灾难的危机愈演愈烈时,对整个地球造成的重撞和带来的社会危险也愈来愈严重。从亚洲SARS病毒、欧洲疯牛病、全球化的艾滋病……从全球气温变暖、赤潮、海啸、森林毁灭、环境污染……世界性的灾难已经远非是一个地区性或国家的问题。这些事实告诫我们人类:世界的安全已经不是一个局部问题,而是具有全球化的整体危机。它并且还将会持续不断地波击和影响不同文明地区和国家,全世界必须团结起来才能抵御这世界性的全球化灾难。

  问题是:这些灾难正在逼进我们的人类时,整个人类文明世界却很少具有抵御这种大规模全球化危机的应急预警系统,缺少整个协调全球灾难发生的救护与防范机制,这才是人类文明的集体悲哀。当人类在灾难面前只有用生命的死亡代价来换取一点儿同情的泪水,或可怜的慈善募捐时,整个人类文明就再一次证明: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救助和防范机制是多么的脆弱,多么的令人担忧,更让人们觉得活在这个地球上可怜和悲哀。

  (一)生态整体主义和全球化

  自然灾难的危机是一个整体,它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社会的危机也是一个整体。就是这样一个相互依存的人与自然系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问题,它说明一定是人类社会行为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系统进行的破坏和改变,才会不断地出现自然灾难愈来愈逼进的态势。世界环境一体化正在用灾难的方式告诫人们,全球化危机的背后——是一个遭遇人类破坏的自然生态开始警戒人类,或者说整个文明进程的一体化告诉我们——建立世界预警和防范体系已经成为越超各种政治和文化之上的议题,更是人类面对自然生态系统失衡紧急预案。

  人类在整个自然环境面前再也不能够随心所欲的占有和掠夺财富和资源,这个被人类社会化大生产破坏的环境系统,开始向人类整体发出信号。被剥夺和开发、侵占和浪费的自然资源已经彻底改变了自然环境系统,才会发生如此的灾难,这注定将成为人类在21世纪应该首先接受的生态事实。生态整体主义:是一个全球化的思想理念。超越人类多元文化背景的生态思想,——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走向未来的新的思想和思潮,它一直潜行在从18、19、20世纪以来各式各样思想运动之中,目前已经形成社会主流的思潮和意识形态。

  生态思想是超越阶级、民族、国家之上的一种未来性的思想。它的兴起是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后发展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世界在重建和恢复经济的过程中,经历了60年代末的学潮运动的洗礼,又在东西方冷战的对峙中,以及经历了东欧社会主义巨变的悲剧命运中,西方一些国家先后出现了以生态主义为政党的绿色和平组织,伴随激进的环保运动为特征的生态主义风潮。它在21世纪全球化热潮之中,更显得突出和引人注目,日益成为一门显学以及可操作性的政治学实践。它再一次成为当代世界西方文化思想史的一个新的亮点,或者说一个前卫生活方式的未来的思想形态。它标志着生态思想成为一个新世界文化的转折点。

  尽管生态思想史有过漫长的历史阶段,它们曾经先后出现在不同的西方国家的思想史中,生态主义先行者代表着人类对于自身的深度思考,也表达了对自然深刻的理解。他们是这样一些生态主义的先行者——美国哲人梭罗的瓦尔登湖的精神,英国牧师吉尔布特。怀特赛尔波恩的田园主义,以及大地论理之父奥利波德,关怀生命的史怀泽、美国著名女科学家蕾切尔。卡森……这些不同时代的生态思想者,在西方文化和进步发展面前,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生态整体性和非生态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对于当代世界走向世界主义的全球生态时代起来的推动的作用。

  一个具体的生命,对于自己所置身的或面临的生态环境以及资源枯谢的现状,时常内心里淡漠对环境的意识,对其它生命物种的蔑视,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放弃。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享有物质财富带来的利益或舒适的享受,人们对于自然环境遭受的破坏视而不见,尤其对于发达、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处在进步与发展的状态下,急切追求获取物质财富的功利心态,自然不会对生态意义中的自我和社会有更多的批判性警惕,尤其再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形成的对自然生态的控制和征服,在环境退化和资源枯萎的前提下,人们是不会放弃已有的物质财富的成就,而选择生态化的生存方式和道路。这就是人类全球化进程中,生态处在愈来愈危机四伏的状态下,而发达、发展中国家对于进步与发展的观念,与已经取得的科技成就相结合,掩饰了对环境和生态带来的危机正视,或不敢面对生态危机四伏的现状,显现出从未有过的麻木和迟钝。

  个人最容易麻木和迟钝的对待自己置身的环境与自然,这是非生态主义者最常见的一种追求物质利益对环境和自然不闻不问,彻底放弃和忘却环境和自然的存在。当我们置身在生态环境和资源危机四伏的困境时,怎么去量化我们周围的环境如水、空气的质量?怎么去关心动物、植物和其它生态系统的和谐,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政治,而是全球化的政治,地球愈来愈全球化,生态环境和资源愈来愈相互依赖,不能分离,整个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任何一个地区、民族国家环境的恶化都会影响人类的整体和生命的安全。

  人类或地球所有物种家园将面临毁灭,正是生态思想者和环保运动使人们看清了,世界环境是一个整体,每一个人都必须在自己所置身的生态环境中保护地球的平衡,而不是为了个别人或地区或民族国家利益牺牲全球的环境和生态系统。这种超越出地区或民族国家的生态思想,就是一种未来的思想,对于思想的实践者——我们每一个人都对生态的危机四伏和未来具有责任和义务,同时,我们还需要思考——怎么解决人与自然长期和谐与共的相处方式,改变人类对外部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掠夺,回到人与自然的真正生态意义中来。

  人类大规模的开发自然,改变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加剧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当前许多自然灾难还不能够确定是人类造成的原因,但这并不能够抹去人们从自然生态整体的角度思考世界危机问题。近三百年来,人类科学技术对整个自然环境的改变和干预和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是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可另一方面却是对自然的伤害。人类的智慧不足以看到这深层中存在的危险,过于功利化的对待自然的技术立场,让人类从根本上上失去了理解自然生态的深层智慧可能性。自然灾难频繁发生只是向人们警示了什么呢?作为整体的自然环境已经向全世界发出了声音,人类应该具有这种敏感去理解我们世界中所发生的一切。从失衡的自然微妙的表达中——我们去发现人类对自然生态所进行的过分的干预,正在成为人类未来灾难的根源。

  人类创造的技术成果并不能够解决生态环境平衡,而恢复生态环境的可能性在于改变人类的文明和文化。当技术更深的介入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去,它并没有改变自然内在生态和谐自然基础,而相反却增加了太多人为的技术力量,去控制自然失衡。短期看可以不会发生什么问题。可是,从长远看——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是地球的基础,而人类分崩离析的文化却是相互矛盾和相互毁灭的。人类的科学技术也是相互替代的或短命的。对于自然整体就不会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共同体相适应。况且科学技术所形成的控制力,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却从骨子里没有改变它对自然侵犯的立场,或者是没有改变它对自然生态的尊重。用技术去顺应自然是根本上不可能实现的一种安全愿望,而只有改变人类现有的文化和技术理念,才可能让自然生态环境恢复失衡。从技术化的阴影中走出来,从人类理性思维的暴力方式解放出来,对自然采取生态化的伦理和道德,选择新的人类文化去重构一个新的文明世界。

  多元文明和文化的纷争,不能够依靠战争的屠杀和种族的灭绝来解决,而是应该依靠相互理解、宽容、和解、平等、对话,达到共同繁荣和进步。目前的世界已经进入到一个普遍对话的政治历史过程,但对于弱小国家和民族还存在世界强权政治暴力的灭绝,还存在着贫穷和富有的区别,还存在着技术强势的压迫,这是当今世界最不安全的国际环境。加之,这些弱国的生态资源又是强国的窥视的财富,当那些强国已经将整个世界的自然生态资源占为己有时,它们还想更多的剥夺这些贫穷国家的文明和文化,他们不容忍其它文明的存在,它们要让世界文明一体化,这是世界政治灾难的根源。强权并不能够灭亡其它种族的文化,也不能够强行让一种文化和文明成为一种单一的生态。人类文明和文化如同自然一样需求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才能平衡,对话就是寻找政治生态的和谐,让任何弱小的民族与文明都可能在世界上存在下去,这是世界生态政治的必然选择。

 


上两篇同类文章:
  • 危机的环境之二:栖居在城市的树上
  • 危机的环境之三:全球化生态预警机制建立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 联系我们 | 绿韵博客 | 环境生态论坛
    制作:绿韩子 环境生态网 粤ICP备09031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