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生态环境是否有良好的感觉,这是人类第一视觉生态批评直接传达,生态环境的整体影响首先反映在人们的生态视觉敏锐感受之上。视觉生态的敏感是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危机状态下,在第一时间和亲历的环境现场中,视觉生态对周围生态系统做出的直觉判断。它尽管可以是生态环境表层反映,但这却是人类生态意识最原初的表现形式。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或破坏,人口迅猛的增长对自然资源消耗,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的变暖,海平面上升导致城市和地区毁灭,这些或近或远的生态环境危机,只有它作为人类视觉呈现在我们面前时,环保和绿色主义的危机意识才能显而易见。通常生态环境危机被掩蔽在繁荣的经济发展过程之中,逐渐使人丧失了对生态环境敏锐的体验性,当人类远离纯粹自然生态时,人类更多的是在人造环境空间中感受,而视觉被强烈的媒体冲击和刺激下,人类生态系统又再一次增加了媒介创造的影视幻觉非生态情景,这正是人类陷入到与生态环境日益隔阂状态下,我们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提出视觉生态批判的现实意义。
视觉是人类与周围世界最直接或稳定或直观联系方式,对于远古时代的人来说,视觉是感觉的第一器官,人类文化初创时期很多文化心理体验是与视觉相联系的,从中国古代周易来看,大多是从最基本的自然景物观察来审视的人类行为的,在参天、地之象过程中,去从中发现与人际相关的物象,如《乾》卦中天象就是指: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坤》卦中地之象是指:厚德而载物。《屯》卦所指的初生之象是艰难。《蒙》卦之象是指幼童须启蒙。这些来于自然之象的去理解人际活动的直觉感受,都是与视觉相关联的,可以说远古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的关切是与视觉相联系的,那些属于自然感官的直觉的物象可以经由心灵世界去理解,自然运行的规律性成为人类行为的一种参照,因此,在乾卦中有潜龙的象征,在坤卦中有牝马的形象,在屯卦中有雷雨的象征,在蒙卦中有幼童的象征。这些人与自然相对应的人事和物象的思维理念,成就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创造时期的繁荣,也同时表达了中华民族运用视觉去透视世界的智慧力量最初形成的特征。在早期人类文化开端时期,视觉在人类文化创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说明人类在初期,自觉地应用视觉生态意识并将其引入天地人神的理解世界的框架之中,
人类远离纯粹自然生态世界,人类更多的生活于人工创造的生态环境之中。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绝不是可以让人类单独从自然生态环境中分离出来;相反,人类科学技术愈来愈发达,却愈要在自然生态中获得和谐的支撑。架构在科学技术之上的人类社会基础,更加依赖生态环境的系统稳定生成。然而,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却愈来愈脱离生态环境,并在实际生活和发展中显现出其脆弱性,这是人类天然的视觉生态意识弱化,也是我们对环境污染中所造成的危机缺少视觉批判的能力所引起,更是我们对于科学技术所报有的乐观主义生活态度和立场所决定的,在人类生活所及的各式各样时空里,人类更多的是与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环境空间进行互动,与人类创造的人类中心文化观念进行互动,与人类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进行互动,人类对于生态视觉的弱化、丧失视觉生态直觉、缺少视觉生态意识批判的勇气,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了对生态视觉完善主义的追求。在此,我们强调视觉生态就是从环境整体出发——恢复视觉生态原初的功能,这对于全球生态意识批判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敏锐的视觉生态直觉
人类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创造了不同的适合于地理或气候、生态资源与民族文化传统相一致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它也培养了人类视觉生态直觉判断。环境是生态的集中的表现,而对于人类的眼睛来说,它又是最能够吸引人注意的真实现实,通常人们在第一时间内对自然环境做出的直觉反映,就是人类本能的对环境直感表达,这其中包含太多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的积累和生命遗传的选择。人类在几千的文明生活史中,一直是泽水而居,逢山而聚,遇林则隐,从密林中走出来,在大地上创造了城市和乡村样式的生活,这一切应该首先归功于人类视觉生态的选择,归功于人类天然属于选择适宜环境而居住的族类。从这样的历史发展中,人类视觉生态直觉就开始形成,总是在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中选择创造一种文明和文化的生活。敏感的视觉生态在人类生态选择中——始终都是具有直觉的实用性,我国远古时期盛行风水意识就是直觉生态的表现,而当代社会却由于太多的非生态视觉,遮掩了人们对于真实世界或生态环境直觉认识。离开了纯粹自然愈来愈远,人类天然的视觉生态直觉就迟钝,而人类创造的非生态环境愈来愈多,人类可能就会基本上丧失了视觉生态直觉,目前我人提出视觉生态直觉,就是对人类生态日益危机的社会,从警戒的角度去去用天然恢复的视觉生态,用生态直觉去透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膨胀、贫困加剧、战争危机等人类的社会或生态环境危机。
(2)完美的视觉生态情感
人类对大自然完善的追求是由视觉生态培养起来,对于荒野的热爱,对于动物的怜悯和同情,对于植物生命的关受,对于天体运行的伟大探索,对于天体星球的认识,都是依靠人类视觉或想象力带来的发现,在大自然中人类培养了对生态环境完美追求情感。当代社会导致人类远离自然,可是,人类总要经过旅行去寻找大自然的内在灵性和外在俊美;因为,人类内心情感中有自然培养起来的唯美的意识,这种情感是来自于人类视觉生态意识的萌动,来自于从大自然的震惊和崇敬中发现超越人类之上的力量;它既有人类宗教情感的完美追寻,也有人类艺术情感的完美追求,还有人类科学技术对世界理性方式的完美追求。正是自然壮美的山峰、雪岭、江河、海洋……才使人类有了如此的伟大的情感表现,视觉生态在这里起来了表现感情完美的力量,也具有了最敏感的意识萌动,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丧失了太多视觉生态情感,就是在实践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不再用视觉生态情感表达对环境的感受,而是将视觉局限于影视、绘画、建筑、雕塑、舞蹈、服装、摄影、文学等艺术形式上,而真正的视觉生态功能应该是对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态在视觉上进行情感呈现。视觉生态情感更加直觉的表现为对环境的判断,在人类更多应用科学技术作为判断力时,人类视觉情感的唯美追求,也就不再可能进入到生态环保的监视系统,由此,人类的视觉生态情感也就失去了健康心态和功能。
(3)环保的视觉生态意识
在环境围绕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中,视觉对于生态体验的直觉反映在对日常的环保关注上。过去时代生态问题没有向今天这样的严重,人们从视觉生态的敏感上还未曾达到如此的境地,环保意识还停留在行为活动的操作之外。但是,视觉生态的直觉和意识却是存在的,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美具有直觉的艺术感受,它尽管还停留在传统社会的环境观念之中,对于自然的情感怀有亲切和谐的视觉生态关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到了近代或现代社会大工业发展阶段,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已经普遍化的今天,人类环保视觉生态意识开始觉醒,从生态视觉上判断环境污染或环境保护的意识或体验愈来愈强烈,这是人类对环境生态进行认识的一个新阶段开端,原先在环境美的意识中生成的视觉生态——在环境危机状态下发生了新的转变,这是一个视觉生态意义上的一次革命性的变革,人类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要应用视觉生态直觉去表达我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这才能保证环境生态与人类所有相关的存在保持高度的警戒性,往往是政府、企业或公共事业投资缺乏长远的生态整体性,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受不可弥补的损失,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不可恢复的破灭,人类重新选择视觉生态的直觉,就是将人类审美意识中关注环境的唯美艺术倾向转入生态环境整体和谐的关注,从我们生活的日常实际出发去直流应用视觉生态警戒,去发现人类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4)理想的视觉生态批判
环境的完美意识透过人类生活境地表达出来,理想主义生态视觉就是持有这样的理念进入生活所有的环境,它成为我们用视觉生态去维护环境的第一批判的武器,用敏感的视觉去发现环境中的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于由视觉刺激引起的对环境污染或生态系统被破坏现实关注,这无疑是一种视觉参与到环境保护运动中来的开端,理想化的生态环境总是要与人类的理想追求相关联,但是在自然界除了人类生命之外,一切生态系统都有着自己的生存权力,人类对于这些物种或生命都具有道德责任和义务,视觉生态是对除人类之外自然系统的一种普遍关怀,运用整体视觉意识或敏感的生态经验与伦理和道德,去在整体自然和谐中追寻和谐的天、地、人、神的境界,生态视觉批判的理想目标,不是人类中心主义者的,而是生态多元主义者的情怀,人类代替自然整体说话,而首先却是对视觉生态的培养,敏感的发现环绕我们生态环境中的人类行为所造成的灾难和破坏,又能够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运用人类的视觉生态的敏锐去发现它不完美的问题,这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理想生活现实,也是一种生态世界和谐的共存,还是人类生态伦理和道德、生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次广泛的革命,人类用视觉敏锐去重新建立生态和谐开端,视觉生态批判中所包含着建构非人类中心主义者的生态理想在内。
视觉生态作为一种实践性更强的操作规范,它浸透在人类日常生活之中,也同时发生在对自然环境的直觉感受之中;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生态关怀,是经由视觉生态来完成的。人类对于周围世界所负有的责任,不仅在于用理性的创造,也在于运用感受性的敏锐去发现自然生态的非和谐状态。视觉无声的代替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困惑,观察体验的直觉方式对于周围环境世界的整体做出了一种其它物种难以胜任的工作。只有人类视觉的敏锐才可能对其它生命或非生命的物质进行关怀,这种由自然生态或人类生理特征或精神道德伦理生成的环境意识,是人类对于自然整体进行关照的开端,也是人类对地球世界应该负有的责任和义务。看来人类视觉生态批判意识的觉醒和呼唤——就是对于整体自然系统进行工作的开始,视觉所表达的生态发现问题或感觉,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回应,它不再仅仅是对人类自身的问题的关注,视觉生态也给我们开辟了一条新的世纪生态之路,我们可以超越人类利益之上,应用视觉生态的敏感、直觉、意识、理想等可操作性的生态实践,为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共,天、地、神、人共聚的境界,人类做出了自己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