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文集首页
作者简介
作品目录
生态文明
个人空间
雁过留声
新闻视点
环保文库
环境生态论坛
□ 作 品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 热点文章 □
 

视觉生态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05/7/28 22:33:42 被阅览数: 918 次 来源: 诗哲魂文集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视觉生态是指我们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在生态环境的现场感受中,在第一时间里亲历的体验时,对环境做出的总体印象或直觉的感受;它从视觉上对外界环境采取行为和心理直觉的调整或判断。人类视觉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做出的直觉反映,用视觉的方式对环境污染或资源生态进行敏锐的判断。这是人类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每一个人从视觉上做出敏锐的判断生态意识表现。

  在日益发达的影视媒体介入我们生活的今天,常常是观看的环境或体验的环境并置。有时,影视媒体还创造人工景观虚拟自然,生态环境在人工创造第二环境直接表现为视觉的冲击,造成远离自然亲和的距离。只有视觉的再现或观察体验把生态危机或自然景象带入到人们面前,我们才能形成视觉生态正确的判断。我们在城市或乡村生活中、在自然环境中,总是用亲身的感受或体验对周围生态做出心灵、意识的直觉表达。人们通过摄影、电视、电影、网络、报刊、杂志、书籍、卫星监视等手段对生态环境进行观察,视觉的运动首先表现在对环境的直接面对,对环境的透视,对生命在这个现场中的切实体验到生态意识敏锐的培养。

  人类的视觉首先表现为眼睛对生态环境的直接感触,同时也包含人类用各式各样技术或媒体对生态进行的表达,视觉介入生态环境就是用人类的意识去发现——自然与人的和谐,自然与人类之间非平衡状态,视觉是最敏锐的生态器官,也是大自然生态环境中最具有观察力的判断方式,在生态中心主义提倡的整体生态面前,视觉生态是为整体生态负责的一个敏锐器官,替代自然言说的人类生态整体观告诫我们,人类视觉是生态自然的敏感器官,它能够迅速的发现生态环境中那些破坏力来自于人类创造的行为,那些是由于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的危机,视觉经由观察而进入到生态系统过程——对整个生态环境进行监视。

  视觉生态这是一个用直觉表达对环境意识敏感的认知,在一个文化社会环境中,生态视觉更多的表现为媒体介入状态,它强制的用视觉手段创造一种生活的状态,表达人们在非自然的文化景观中体验感受,人类视觉生态意识成为社会文化批判第一要素,很多时候人类文化生态是在视觉上形成的。视觉生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首先关注的问题,尤其在视觉生态受到污染的状态下,我们周围的生态系统受到普遍的破坏的情景下,视觉生态意识中关于生境的敏感就是——人类视觉受到冲击而身躯又受限制于具体环境而不能够自拔。

  科学技术创造的视觉生态环境,是对现代社会进行的大规模的改变,它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架构了一个让人类社会建构其上的人居环境系统,生态资源和自然空间被占有,同时自然生态系统遭受到更大规模的侵害,它们在视觉上也引起了人们对整体生态环境的关注。

  建筑创造的视觉生态就是人类居住环境的总体印象,以及人类生存其间的心灵或身体的不同感受,城市或乡村居住环境的改变,都在视觉上引起了强烈的变异,人居环境的视觉生态形式,每时每刻的影响我们人类居住的情感和意愿,纯粹自然的不复存在,荒野世界的消失,人类视觉生态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灭绝。

  艺术创造的生态视觉是纯粹精神形态或物质形式化的生境。它对于我们人类生存环境一直处在从视觉意义上建构精神诗意居住的艺术境界,艺术对生命的直接感受表达为视觉形态创造无穷变化的发展样式,宗教创造的人类精神生态,也是从视觉意义上进行的,教堂、教义、仪式、对宗教境界的追求,它们在生态意义上也是从视觉上创造了一种文化样式。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是根据自然变化和农耕播种收获时节,通过视觉感受来判断岁时、季节和自然时序并制定农时历法,那时开始只有春秋二季,植物春生秋杀,农作物春种秋收,后来,又经过发现木星变化的位置与岁时周期有着对应关系,木星在天穹上十二年运行一周,这一周的星程分十二等分,称为星次,木星每年行走一个星次,由此木星被称为岁星。“连月为时,纪时为岁”,岁与年就被指定为一个特定的时间长度,岁是年度周期,时是年度的季节段落,岁与时的配合,构成中国古代社会时间标志体系。可见,在远古时期人类视觉生态观念就已经对自然产生很大的影响。

  文学生态批评现在对环境污染和生态资源不可再生性十分关注,这也是建立在视觉直接感受上的,当资本主义生产造成自然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和乡村所依赖自然环境污染和破坏是严重的,首先进入我们视觉的就是在现代科学技术之上架构起来的人类生存第二自然空间,污浊的空气没有洁净的水,垃圾遍布,人口密集,交通堵塞,日益贫困,维持人类生存的生态资源在毁灭和减少,而人类不断地寻找纯粹的大自然已经很少了,真正的荒野开始从人类的视觉生态意识或眼前消失了。正是这样一些现象形态引起了生态文学批评者的注意,他们开始对自然遭受到破坏的现实,首先在视觉上产生了生态意识的觉醒,当他们用文学写作的方式去批判这个视觉生态受到污染的环境时,文学就成为他们表达视觉生态污染最好的形式。

  我们每天几乎看到的都是人工造成的自然空间,绿色世界对于人类的视觉已经是一种缺失,人们只能用人工的方法去建造伪造的山水和绿地。映入我们眼睑的都有是经过人类加工或改变的自然景观。生态视觉在这个意义上已经是对纯粹自然的远离,而生态意识的产生更多的是来自于人为的视觉生态创造的非自然环境。这就是人类科学技术创造的一种人为的视觉生态景观,加之,媒体在视觉上的发展和拓宽——正在重构人类视觉景观,人类从纯粹的大自然中退却出来,选择了创造一种视觉生态意义的文化生活,可是,媒体对于视觉生态创造的奇迹完全是彻底改变自然环境的,它创造一种幻觉自然景观让人们彻底忘记真正的自然在哪里?!这就是我们强调视觉生态批判的重要性,我们要恢复被人类幻觉创造所迷惑非视觉生态意识的敏锐性,再一次返回远离我们现实生活的纯粹自然中去,让真正的视觉生态意识从我们身心上复活起来。

 


上两篇同类文章:
  • 视觉生态批判意识的呼唤与觉醒
  • 绿色政治生态的思想与革命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 联系我们 | 绿韵博客 | 环境生态论坛
    制作:绿韩子 环境生态网 粤ICP备09031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