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最敏感的表达了自然与人的情感和完美性的追求。当世界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发现整个人类生活陷入到环境危机四伏的困境时,他们最早的从文学的表达意愿中陈述了,对自然生命和整个人类生存的关怀,而生态文学就是从这个独特的角度去透视,我们周围世界受到人类欲望生活支配,被破坏的环境正在使人类陷入毁灭的境地。
一、世界生态主义文学与批评之路
世界全球化将生态环境置入到一个人类的整体关注的时代。生态文学成为这个时代新的写作关注点,它同时也是人类关心生态文化精神及未来哲学思想的体现。人类对自然的描写和关注,从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写作历程中长期就隐伏在不同民族文学的发展史里。今天,在时代文学精神生命的衰落时期。生态文学以它特有的方式再次连接了这个文学史中断的脉络。重新解决在现代意识充满危机的今天——人是否可以回到原始自然生态的美丽和迷醉,来解救和脱开新世纪的人类精神文明的迷惘和病痛呢?生态文学的出现给危机四伏的文化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未来世界的因素开始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中出现。文学开始了另一次艰难的写作时刻。在自然伦理的发现和依从中我们似乎看到光亮。看到了一个未来精神文化朦胧的面容。
(1) 由人的文学走向生态的文学
文学是人学。人在精神生命的自我理解中,创作了文学叙述形式,表达了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生活变化中的复杂情绪思想情感;同时也创造了人对历史、宗教、科学、艺术理解的另一种人文境遇。人的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主流。一直在不同民族文化中演绎和变化。人始终是文学艺术的对象。然而,生态文学却从另一个文学视点切入到人的文学中来。自然的生命现象形态成为人的灵魂精神直面的对象。人经由自然生态的描述再次发现自然人性化的文学景观尽然有如此迷人之处。荒原、湖泊、溪流、大漠和峡谷、雪域、原始森林……自然景观里未被人迹践踏的地域,在人的眼中成为新的上帝,新的世界。人用童年的目光长久的注视着这处女地。热泪盈眶,安静沉思,体验万物的纯净,生命万物的和谐,自然力量的雄伟。人的心灵自由在这些伟岸、宁静、和谐、纯净深沉的无有人迹的世界上,在这片风景中看到人的渺小,心灵的卑微,科技力量的残暴,还有道德伦理和人性的退化。
人的文学与生态文学的边界在何种边缘上交叉呢?当生态作为人的文学描写对象时,人更多的把有关人的理想信念和复杂的心里矛盾以及情感的深沉,直接投入到被人性化的自然之中。人从原始的时代就在自然的怀抱之中,经过几十万年或上亿年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文明史的进化,人又一次回到自然生态之中。围绕人的存在,人类精神生活的创造力始终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进入到文学: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自然生态的健康性进入到不同形态的文学。人一直成为文学的表现对象。在文学发展史上相伴相随。人对自然的情感和文学的描述一直没有中断。任何一个民族文学发展史上都可能有一条清晰的生态脉络的文学史存在,只不过它是在全球不同民族意识中自然的演变。只有到了十九世纪大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人类用科技的盲目残暴毁灭了环保的生态世界。人类理性思维的反思力量,促使了从文学的角度去重新看待自然生态的世界,并从人性视域去感觉自然的痛苦和灾难。从这个时候起,自然生态再次出现在文学家的笔端。爱默生、梭罗等人开创了自然生态文学的先河。恰是美国生态文学家面临着一个未曾被破坏的美洲新大陆时,自然生态思想伴随着初次来到美洲新大陆的殖民主义开发者的脚步声,从殖民主义的思想家中产生了第一批自觉的生态文学家。
生态的文学由人的描写进入到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从中再次发现人的写作过程。自然的人性化,用人的目光、性格、精神气质或风格去写纯粹的自然。这使人的文学与生态文学由此发生了转变——人从社会矛盾与自我描写进入到生态自然环境的重新发现。相对于人的短暂生命,自然是一个永远不衰老的对象。它显现出时间的恒久。对于人的发现和观察,对于人心灵的变异和快捷,人的顽劣和摧残,人的暴力和野蛮,人的战争和屠杀,在自然面前都已经成为人的游戏。自然无私无畏的面对人的卑劣和险恶时,同样用微笑和关爱来呵护人。当然自然也有残暴的时候,地震、海啸、洪水、火山爆发等灾难性事件,使人脆弱的生命葬身于无助。但是,生态文学的理想和写作的真诚,是从自然天性纯净和宽容中看到自然是一个新的上帝。人必须重新回到自然的怀抱才可能有新的生机。
由人的文学到生态的文学——人的边界开始发生位移。人从自身的生命功利中超越出来,看到自然生态的生命与人是同等重要。它用自然的人性审美意识道德伦理意识,去引导教化人类对自然宇宙重新尊重和肯定。因此,对于人的文学到生态文学的进化是人类精神史上的一次革命。人把自我力量与自然生态力量进行对比。人对自然生态犯下的罪恶进行反思,人对自然生态的重新理想化,人对原始激情中对生态自然的重新激发,造成了一个人类对保护自然生态的文化氛围。人的家园是自然生态环境。而人的精神家园也应从自然生态中寻找。人的文学与自然生态文学的边界是一个交叉相关的界限。它是两种不同的文学观。人的对象、自然环境的对象都从人的不同描写叙述角度出发,就有了相对不同文学风格和品味的作品。生态史是独立于人的视域之外的,只有生态中附着人的情感伦理的思考才属于生态文学史。再者因为我们人本身属于生态的一个物种。在对自然生态的理解中人类用文学写作的精神和文化创造的方式,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创造了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
(2)生态文学与批评写作的历程
生命原本就是来于自然之中,原始的激情通过岩石上的画和陶纹以及石雕首饰和工具得到表现。人经过自然物的改变去体现人的创造力,去见证人在自然界中的完美和力量。这种天然的文学情趣和审美来自于自然对人的普遍教化。人类从自然的各种动植物和天体运行现象中发现了自我和人类的神秘。巫术、宗教、艺术和早期的哲学思想科学技术及工艺,都呈现出人在自然生态中受到的教化心态。经由自然的肌肤和神秘的启示而感受到自然对人的关爱和呵护。史前文化的人类生活行为情感是模仿自然而生的。自然生态在几十万年人类进化过程中是老师、是父母、是天然的教室。人类从这里有了自然的情感和伦理,然后才有了人的社会道德和伦理以及人的文化、文学、艺术和宗教等。
人脱离自然存在的历史,使人的智力极大的发展。将自然置于控制和摧残的历史状态,自然在人的眼睛中不再是从前祖先的崇拜者,而是可以任意宰割的对象。人类在现代工业文明中,自然的沉寂被彻底的打破了。人们开始了对自然疯狂侵害,世界上几乎已经找不到一块没有人迹踏过的地方。自然无声的泪水和悲痛变为海洋的赤潮,天空的臭氧层黑洞,气候的变暖,珍惜动物濒临灭绝,太空中的垃圾拥挤等等。人在自然的怀抱中成为罪犯和不守自然法则的物种。他随意改变自然物种的生长进程,克隆生物,改变遗传基因。整个社会的存在是建立在对自然的侵害征服和野蛮之上的。人类的心灵从这时起,就陷入在焦虑、矛盾、纷乱还有险恶的境地。人类开始反思人的行为和选择是否正确?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伦理是否应该?人本主义思潮开始受到普遍的质疑。人被悬置在虚无的废墟之上,成为在深渊上生活的人类。每一日都可能用自己创造核武器、生化武器彻底的灭绝人类的存在。
陷入到思考与危机之中的现代世界文学在寻找一条新的表达之路,新的文学精神使人再次回到原始生态的源头,发现了自然的伟力。生态世界是一个独立于人之外的世界。它没有人类创造的文化道德和制度照样独立存在,每一种生态集群都在按照上帝的意愿相互依赖而存在。相比之下,人类的社会已经没有生态的伦理,完全在无序和争斗破坏与侵害中生存。人本是生态的动物却日益成为反生态的动物。他用自己创作的文化和精神,用人的伦理和道德科学及技术企图称霸世界以及自然的生态世界。人性的退化是人普遍异化的结果。人被自己创造的反生态的文化所毁灭。一些思想家清晰的看到人必须回到原始的自然生态中去,重新寻找回原始人当年在自然生态中的激情和力量。
当现代文明的焦虑矛盾迷惘和危机给现代人带来更多的灾难和不幸。人开始了重新走向自然生态。生态文学再一次出现在人们枯萎的精神世界中,它成为一条清溪和泉水,它滋润了人类的饥渴。也为人类世界带来了新鲜的空气阳光和生机。人类开始把自己看成自然的物种,逐渐有了自然生态的品性和伦理。尽管动物植物和高山峻岭及天体运行有着自己的道德星辉。人开始敬畏自然之神神秘和伟大。自然伦理开始成为人的伦理,它首先是从尊重自然开始的。人类再一次携带复杂的心灵和情感回到自然之中。生态文学就是这个转变中的环节。它证明了人在危机中自我拯救的力量开始苏醒。
人类只有在全面的觉醒中,看到在所有自然物种中人只是一个臣民。人必须按照自然生态的伦理法则去重新建立自己的社会生活,拥有自己的情感艺术道德宗教。人的敬畏情感来自于对自然的热爱。对于生态物种的尊重,是人类再次回到原始生态的象征崇敬情感。人在摆脱了物质繁华之后的虚无,自然选择生态的文学。它是人性再一次重新的发现,是世界再一次可能明亮的开始。这一条历史的心路走的非常艰难,人类为此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从世界未来的目光看,自然生态文学是下一个世纪的文学。前卫的思想和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态文学与批评中普遍追求的理想,是人回归到自然生态历史中去的一次艰难的选择。生态自然环境意味着人必须完全改变现有生活方式的物质形态。改变一切现有的制度道德和精神文化形态。人的生活完全自然生态化是未来世纪的新理念。一个文明和高度发达的社会应该有自然生态一样的伦理文明和谐的活力。对资源不浪费少消耗,过简单的生活,徜徉于山水之间的人类生活。人的心灵空间将更加透明丰盈。洁净的空气与审美的情趣,丰富而迷人的情感与生态环境的选择同时相拥这个不朽的大自然。
(3)生态伦理文化的未来选择
自然的伦理在物种和天体运行中显现。它给人类创造精神文明提供一种参照。人类曾因为创造自己的反自然文化精神而背离了生态的伦理和道德。当人们再次回到自然生态道德时,经由文学发现之路再一次在我们眼前伸展。人的道德和伦理与自然的道德和伦理形成了文学写作中的矛盾和冲突,也有了对照和比较。当科技运用技术在控制工业污染,不在对自然环境侵害时,当开发项目选择耗能少时,当再生性资源得到合理运用时,当全球化的环境责任伦理得到世界认同时。自然生态文学开始进入到写作思考的黄金时代。一个人文主义思潮为特征的新的生态文学与批评有了转机。人类思考的维度开始变得开阔起来,通过重返自然写作的思维进程,使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文学写作视域。
人类在自然伦理面前已经失去了写作的能力,必须重新回到自然生态伦理状态体验其他生命的境遇,才可能进入到反思的写作之中。这就是生态文学写作与批评的伦理基本点起始。人不再是自然的主宰和上帝。人只是自然生态中一个普通的物种。它与相邻的生命构成了和谐的关系史。然而,人类激进和盲动的思想方式和虚幻和虚无的信仰存在,导致人类错误的选择了一条背离自然生态文化史方向的道路。人类用精巧的文化和精神,无与伦比的科技力量以及野心勃勃的狂妄,使自己创造出人类的文化精神日渐对自然生态文化形成不断的侵害。并且在全球化的范围内形成反生态的文化浪潮正在愈演愈烈。新世纪的未来文化精神面对如此的狂潮已经无力去抵抗。理性主义给这个世界注入的疯狂完全控制了人们的观念思想文化和精神。毁灭的末日引起世人的担忧和恐惧。从自然文化的生态意义上,我们似乎看到人类种族最后灭绝的辉煌已经到来。这便是与人类理性文化背道而驰全球文化景观。人脱离开自然生态而死的坟墓早在几个世纪之前已经挖掘好。今天,不过是你将自己陈腐的肉身在末世的秋雨中埋藏。
当然,在这个世界中仍有一些思想家和生态文学家及国际组织——欧洲绿党、绿色和平组织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对自然生态恶化的时代不断提倡环保主义,和平主义和绿色生命等思想行为。去改变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的衰变。同时,从中发现人与自然生态新的伦理道德,也发现自然生态伦理的新的道德历史。在自然生态史中,我们人类发现了自然生态伦理一直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种群的发展。它们在天地之间相互克守着平等、尊重、争斗和共在。在生生灭灭的历史进程中,它们永生的循环在自然生态伦理之中。梭罗提出的荒野理论,奥尔多。利奥波德土地伦理、生态良心等不正是人类背离生态自然之后,人类思想者又一次反思式的回归吗?又一次对人偏离自然生态循环历史的一次纠正吗?人应该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面对自然生态的伦理去重新检视人类文化精神的方向。
自然生态伦理对人的伦理道德如镜子般的映照。成为新世纪生态文学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当整个人类文化方向重新回到自然生态平等位置时。人应当属于自然的普通物种之一。人类应该选择自然生伦理那样生活。同时人类还应该对建构在自然生态之上的文化进行反思,才可能有真正的生态文学与批评的写作,才可能有新的人类文化开始与创新。当改变现有生活方式从改变人类已有的生态自然观念开始时,整个人类文化生命选择就有了一种新的文化模式。人类必须从新的思维感觉和伦理中,去培养新的审美情趣,去进行生态思想的创造,整个人类文化的构成将由此产生新的面目。
生态伦理的直接实践者,使人类自身生活发生改变。人类必须从完全错误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必须减少个人肉体享受的可能,像动植物一样在既定的范围内生活。运用自然生态给我们提供的可能条件,在自然之中建构一种新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文化。我们与自然生态为一体,不是去剥夺属于其它生命的拥有。在人的界限之内,完全用自然的方式去实现自然生态世界的和谐、平衡以及伦理道德的理想。人类必须在自然和道义的种种限制中生活。因此,对于今天人的生命——重要的是去把自身传统危害自然生态恶习彻底的根除。包括我们已经被认可和确定成功的文化和文明。这才是未来人类在自然伦理选择中最难以改变的地方。人开始在新的生态自然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新的文化、新的文学艺术和新的科学和宗教就诞生在这里。
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或非平衡,种群和群落之间复杂与渗透,混浊与有序和无序之间的交替,都反应了新的世纪人们对自然生态文明的多元理性思考。从达尔文进化论之后生态学发生了历史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派别。但对于人类自然生态系统持各种见解都是在解决人对自然环境和宇宙时空的保护问题。人类作为有机的生命力量,在自然生态中形成了影响破坏和改变等无法回避的力量。在拒绝科技激进主义思想中,在提倡不合作的运动中,人们始终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思想和理论来说明人作为自然生态中的有生力量,应该如何去实现人类生活梦想。并将自由的创造与自由的生活理念与自由的审美情趣,建立在大自然平衡与非平衡,混浊和无序,有序个体与种群群落之间生态发展进化史中。人必须改变自由的生活生产方式去在自然生态中选择理想和谐的生活存在。自然生态文学与批评的写作和思潮恰是这种理想生活的道路上,精神世界中最迷人的风景和路径。人类从纯粹物质生活的享受转向自然生态健康情感生活的开始。人类依然是自然之子,他关爱自然生态,关爱地球“盖亚”生命,关爱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完美与健康。人类具有了与自然同样的伦理道德,有了宇宙道德星辉的永恒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