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原是航海的日志,它描述着人们在海上经历的各式各样情况,记录了人们在航海中所有变化过程。而引入中国互联网社会之后就成为普通个人日记,或者是仅作为个人隐私的日记传播开来,并被不适当的在网络扩张开来,这是中国互联网遭遇到网络核心技术面临的困惑选择。传统互联网看到网志博客个人隐私性而拒绝它的技术延展性。尊重个性与自由的人们,却希望这种完全尊重个性自由的网络技术。在网志博客技术应用中会给人们带来更多互联网的体验。这就是面临着两种技术选择背后,中国互联网对于博客技术相争不下的根本原因。这一背景之后潜在力量就是传统与现代社会的较量,也是互联网第一代技术与第二代技术的较量。核心的问题是:互联网核心技术是尊重个性化、自由化或是开放式管理,还是沿袭传统控制管理模式?
博客私人写作中可能暴露了过多的隐私,将博客写作作为张扬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武器。那么,除了面对个人心灵世界的内在冲突之外,它还面对着与社会交流认同的困扰。你写作的博客,并不是不让人阅读的,而是要被许多无名的人们阅读与评论的。就如同在大海的航行中——人们经历暴风骤雨,也会遭遇风和日丽。波澜与平静构成了我们航海的主要内容,而那些远山和海岸,不同样是我们心灵里相遇的风景吗?作为心灵和日记或航海的日志,它们重要的区别是:航海日志它关注的是外部世界的变化,而心灵日记却是内心世界的复杂化体验过程。当我们将两种混合的网志博客应用到中国互联网时,必将引来不同的反映。实际上,核心的关键:还是未来的互联网技术对于个性与自由采取什么样的思想?采取什么样的控制与管理技术?不能够因为第二代网络核心技术与传统理念相去甚远,就用传统控制与管理的模式抑制新型技术的使用,这可能就是中国互联网目前遭遇到的情感、制度和管理、技术模式之间的争端全部复杂的原因。
从本来意义上区分日记与日志,就是区别:博客是网络航海的日志也是个人日记,它混合着两种形式与内容综合性。在互联网发展的未来中,我们几乎难以确定和划分它们之间的区别。每一个人在网络社会中航行的日志和日记,都是关呼着内外心灵或周围世界的。在互联网时代技术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可能彻底将它们区分开来,这就决定了人们关于博客技术,将会成为下一代互联网核心的技术。这个未来技术形态表现出来的个性自由,完全与人们追求内在与外在统一相关。所以,任何隐私的个人书写博客,或者是大众化的博客,或对社会各式各样问题关注的博客,都是互联网未来的新宠儿。当人们以各式各样的博客,记录网络社会航行所遭遇的一切时,它就如此混合着两种难以辨识区别性。这可能就是中国互联网引入博客加入进来的特殊发展变化,这种变异正是发生在中国互联网走向第二代变革的时期,也是值得人们注意的问题。当人们熟悉了已有的传播模式和技术,就难以接受新的传播技术,况且这种对于个人隐私更多浸透和开放的自由,在互联网还未能形成健康的社会环境下,博客技术尊重个性自由难道说就可以被抑制或扼杀吗?
中国博客是一个既是日记又是网络航海日志综合变体。从一亿网民中只有1500万博客网志来看,博客还发展的不够快速。虽说,现在平均每一分钟就会诞生一个博客。但是,人们对于博客的研究与认识还不够。主流媒体对于博客是自媒体的认知还存在距离。只要少数人意识到它对于未来传播的革命性变化。这里关键的问题是:因为,强大的保守势力还在努力维持着旧媒介的活力,还不愿意退出历史舞台,或者说无法面对博客开拓的网络新时代。他们用旧的观念和制度约束新的互联网新技术对旧的媒体冲破,或者说应用新的互联网技术与旧体制的合谋,来抑制一下代互联网核心技术的发展。这是可怕的政治与经济的落后性所导致的。让创新的网络被旧的传统势力阻击,而陷入到一个不能够快速前进进入互联网快车道的困境。外在世界变化与内心灵的变化和矛盾,都是经过互联网日记与日志表现出来的,人们对于未来坚守的个性与自由网络需求,是利用新的互联网技术?还是应用互联网的技术抑制它的新生呢?其核心问题就是我们用什么样思想观念来控制管理互联网未来,去选择新的技术应用。
这是互联网面临着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以个性化为时代特征的网志或博客技术,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未来互联网的基本方式,同时,互联网还以完全开放的态势鼓励一切创新的成果快速的应用,这一切都是得于互联网星空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性、互动性或个性发展的空间。网志博客的书写不过是代表着未来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它的核心是对个性原创的尊重,对于思想自由尊重,对于互联网开放空间的技术创新尊重。相反,传统互联网的管理控制模式,却是传统社会的放大与强化,它还是集权式的控制与管理模式,抑制的互联网创造与开放的特点,以精英的个人控制方式或强有力的集权化,来塑造未来的互联网。所以,网志博客并不是一个简单事情,而是后边隐藏或浸透着更加沉重历史传统包袱,它们在约束和控制互联网沿着另一个轨道运行。这个以集权控制为核心技术的力量,是反对博客网志个性化的发展的。因此,这里所谓争论的原因是:对一下代互联网核心技术是采取集权控制?还是采取多对多、端对端,完全开放的尊重个性自由的技术?这区别了两代互联网的核心实质。反映在博客网的门户之争上,就是未来与现实的一次生死较量。是旧制度下、传统传播媒体与互联网新技术、原创力量和新媒介的斗争。
用什么核心技术实际上就是两代互联网较量根本原因,以个性为基础的博客网络技术,代表着未来新型网站的2,0版本。以控制集权的方式管理传统的网络是1,0版本。在这个技术交替更新的时代,核心技术的应用代表着一个时代选择的社会走向,它会影响着人们对于未来的经营和判断。更重要的是它会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在一个崇尚自由、追求个性的社会,网络技术自然追求完全个性化生存的方式。目前,互联网技术的2,0与1,0相争,不过是强烈的表现出对于核心技术选择。同时也是传统与现代的一次较量。更加尊重人性和互联网技术必然会取得更多人们的拥护与使用,传统互联网不再能够把握核心控制的技术,按照精英的理念或权威的方式来塑造未来了。这就是我们的未来互联网将面临的局面,是选择未来?还是选择倒退呢?在面对核心技术上,互联网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是制度、观念、体制,是传统社会面临互联网开拓出来的民主自由的精神体验和技术,必须要做出新的抉择,否则,我们会因为失去有利发展机会,而丧失了未来互联网的重塑和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