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文集首页
作者简介
作品目录
生态文明
个人空间
雁过留声
新闻视点
环保文库
环境生态论坛
□ 作 品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 热点文章 □
 

诗哲魂:个人博客简史(二)
发布时间: 2006/4/20 17:39:39 被阅览数: 1242 次 来源: 诗哲魂文集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我在博客写作中遭遇到的有趣事情

  先说我开始上网的事情。我的一个朋友,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他读过我不少文章,认为我应该在网络上先发表出来,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他的提醒,让我意识到,自己对于网络的陌生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很快,另一个跟我很要好的博士朋友,为我装配了一台电脑,教会我上网。我从此而一发不可收。诗哲魂的网名就这么在网上有了名气,成为我虚拟世界的一种真实存在。

  在读研究生时,我受到厦门大学从哈佛回来的一位教授影响,他是专门研究欧美生态文学的,给了我生态文学方面的许多知识与影响。我们一起经常在爬山、散步中讨论生态方面的问题,他也阅读过我很多的文字,同时,也鼓励我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作品。他有时还经常进行点评,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有时,还会为我带来生态学术前沿方面的问题与意识。这些年如果没有这样的交流和朋友们的鼓励,我是不会在网络上获得如此的声誉。在此,我要感谢他们在困难境遇中对我的鼓励与希望。我为生命中相遇这样一些朋友而感到欣慰,没有朋友们的精神理解与支持,我相信自己不会坚守走到今天的。

  现在,再来谈谈我在网络上交流中相遇的朋友们。一次,我的文字想寻找出版机会,就主动有人为我联系。一位在深圳的网友,当时他正在中宣部帮助工作,看到了我的文章,就迅速与我联系他们出版社,准备出版我的文字,他打来电话说,喜欢我的文字,并且一直在阅读我的博客专栏,是我的一位忠实读者,我被这热情所感动了。网络世界虽然是虚拟的,但人们之间的信念与友情不是虚拟的。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我过去的同事看到了我的博客,他并没有告诉我他是谁,但却不断地评述我的文章。我也意识到,这个人网友可能曾经是我生活中出现过的一个人,他对我了解,从他每一次点评文章中,我发现了他非常了解我的过去,在交流中最终真象大白,原来是我十几年前的同事,网络虚拟世界仍旧会奇迹般相遇故人的。

  还有一位网友,在英国作访问学者,在网上阅读我的文章之后,我们建立了通信,在不断交流中对一些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长期的探索,受益非浅。我们之间先后写了十六封书信,我经过整理,将我写于他的信件全都发表在网上了,受到了网友的好评。虚拟世界的网络交流,同样也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地收获。

  广州一位学计算机的网友,看到我的文章很多,并没有集中起来,就主动为我制作了文集,并为我做了电子书籍。他曾用了很大的工作量完成了我们全部文集编辑整理,将近百万字的文集,就这么在很短的时间中制作完成了。我想对他说一声:谢谢他,他却说:这是他愿意做的事情。无私的奉献精神真是令人可佳、可赞。网络上流行着利他主义精神。

  一位山东济南网友,从网上阅读了我的生态哲思三部网之后,首先在自己的网页上进行宣传,并专门写了介绍性的文章,点评了我的新书内容,汇同他的网友们对我的新专著进行讨论,在短时间内就组织了专题文章,共同推动生态思想的宣传,这让我感动,也让我感到欣慰,网上有那么多的人,无私的奉献自己,而我所能做的,就是更多、更好的写出优秀的作品回报我的网友们。

  实际上,在里我更应该说一下博客中国网站,现在他们已改名为博客网。他们这几年对我写作博客的肯定和认同,给了我极大的鼓励。2004年5月,方兴东博士刚刚开始一个人在博客中国上做着搬运工时,(指上传专家的文章)一个人进行创业时,我就注册了他个人网站的免费博客空间,开始连续发文章了。他关注我,首次将我的博客推荐为——最热门的博客榜首。诗哲魂:《纯粹生态人生与思想》就这样成为博客中国著名博客之一。几年来一直处于榜首的位置,引起了网络和不同媒体的注视。后来,网络资深评论家康国平,写了一篇2004年中国具有印象深刻的20个人博客网站,其中就有我,排名第18位,这篇文章被互联网转载率很高,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力。在此,我感谢他们对我理解和支持。

  博客写作是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

  在喧哗的时代与浮躁的社会中,我们如何安顿心灵世界的疲惫呢?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心里健康的问题。当今社会竞争非常激烈,人们忙碌于各式各样的竞争为其利益奔波,而人们内在的心灵世界同样也会沾染了太多的卑鄙恶习与病毒。人们浸透在人们的精神身躯中,不容易消除。而整个社会驱逐利益的动机却如此的强烈到令人发怵地步,道德沦丧和自律力量的崩溃也是显而易见的。或许,我们所经历的时代与社会,精神道德面临的困境是比任何一个社会都要严重的,我们如何以拯救的方式来修正道德伦理的倒退呢?如果解救世人面临的心灵堕落呢?

  还要一个原因就是城市生活的扩张,已经彻底改变了中国人从前的生存处境,田园式的农业社会被彻底解体了,而人们更多的接受城市颓废精神和腐败的影响。孤独、自闭的人太多了,这已经成为社会精神困惑的主要问题,成为社会性普遍现象之一。人们在孤陋寡闻或孤芳自赏中经历自己的人生,或者是在建筑封闭的状态下,不相互理解和关心中度过自己的一生。现代社会培养了人们更多的仇视心态和不健康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或是颓废,或是冷漠,或是自私,或是残酷,或是狂热,或是缺陷良知等。

  博客的写作会让人们懂得理解关心他人,也学会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它虽然以暴露自我的方式去表达自我精神和生存状态,但是,他也是学会在宣泄是寻找一种解脱。现在,人们需要是用宽容精神对待一些看似病态的心里呈现过程,帮助他们从心灵的困惑中走出来,网络世界给予人们虚拟的感受就是让社会更健康起来,心灵世界更加透明与周围的社会融洽,我们既要个性化的社会生活需求,也要道德伦理趋于一致的社会氛围,博客在互联网上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满足了人们内在矛盾的心态,也悄然的为解决社会心理不健康的现实提供了一个渠道。

  博客写作是利他主义精神的无私奉献

  在网络上发表作品是完全无功利的,这符合互联网知识共享的自由精神,我始终坚守网络知识共享的原则,不计报酬的发表自己的文章与书籍。当然,在此之前,并不是没有其它想法的,也会想到报酬的问题、版权问题。自己辛苦写作并没有获得一分利益,这是何苦呢?后来,看到那么多互联网优秀的写手,都是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才智,不计报酬的坚守着互联网自由之精神与知识共享的原则,我受到了感染。于是,我学习他们利他主义的网络精神,也不在呼报酬和版权问题了。我一心一意的写作,在互联网上坚守这一信念,不求报酬的无功利写作。在此,我享受了利他主义的全部快乐。所有的文章都发在网络上,让上网的人们共享。有时,我想,如果所有出版社都将每年出版的图书放到网络上,可能,网络上的阅读就会更加受到人们欢迎。

  互联网的精神是自由开放的,每一个人都要为它奉献自己撑握的资源和原创的成果,那才真正体现了网络自由精神与知识共享理想。但是,这一切都需要人们去一点、一滴的去做。每一个上网的人们,都首先是知识共享与网络精神自由的追求者,不要只想到在网络上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是应该思考,你能够为网络带来什么新的贡献?增添什么新的知识?让知识产权保护落空的理念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逐渐被取消。而是提倡互联网自由之精神与理念,让知识与需求他们的人们快乐交流。而不是在知识产权保护下陷入到固步自封的状态,导致压抑知识创新损害人们共同的利益地步。

  博客写作,就是坚守这样一种互联网自由互助共享精神,它鼓励人们贡献出原创的思想与创造发明,追求人类知识共享的快乐。这也是我喜欢博客的重要方面。它鼓励一种利他精神,或者说网络共产主义精神,也代表着未来互联网知识共享的精神。每一个书写博客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精神,才能够写好博客。他不计较,不报怨、不妒忌,而是充满爱心的对待网络相遇的每一个人,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助他们。博客培养了利他主义的精神,也培养了人们尊重知识共享的良好的动机。这正是互联网提供给人们的未来精神,总有人去先行的去实践这一理想,所有博客就是这样一批先行者。从这种意义说,博客培养着未来的精神,未来的知识创造者。我们从网络世界中悄然的看到,这一美好前景是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的,这不就是博客精神与互联网自由之理念完美的结合吗?!

  什么样的读者群在阅读我的博客呢?

  我的博客被归类为:文化博客或思想博客。这种定位已经决定了我的博客写作性质。目前,阅读我的博客大多数人都是大中院校的学生,和喜欢文学写作或热爱思想的人们,或者是对专题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们,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校的硕士生、博士生。尤其是关于生态方面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当代社会的显学与热点,很多生态学者与学生都会不断地发邮件来共同探索问题。还有,就是关于互联网和传媒的学者与学生,因为,文章涉及到许多社会不同的层面,时政、新闻、生态、文化、艺术、文学作品,还有哲学、诗歌类的写作,这都是阅读我的博客群更加多样化的原因,而不像有些博客比较单一化。我追求诗哲融合的写作试验,就更加增加了写作的难度,所以,关于分析阅读我的博客读者群分类,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在独立写作博客的过程中,我感受到自己真的好像是在办一份报刊,不断地要想办法去改变话题,能够吸引人们阅读的兴趣,又能够传播深刻的思想,这正是我面临个人媒体写作的困境之一,当我选择了综合性的表达思想和广泛涉及社会不同层面时,我就已经将自己推上了一个高标准操作过程,不能够有丝毫的差错,否则,我就对不起认真阅读我的博客读者。

 


上两篇同类文章:
  • 诗哲魂:个人博客简史(三)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 联系我们 | 绿韵博客 | 环境生态论坛
    制作:绿韩子 环境生态网 粤ICP备09031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