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感受周围的世界时,时常会产生神秘超验的体会与力量,它以从未有过灵敏触觉使我们感到生命过程呈现为艺术化的变异,其中又充满宗教般神秘的灵动。艺术与宗教之间难以区分的幻象,改变了我们对生活原有的陈旧与重复和轮回,艺术好似完全由心灵强加于现实生活的幻觉,同时,也是我们创造生活的表达,是战胜轮回重复的现实一种力量,是宗教热情的一种呈现,又是超越自我生命忘我的精神追求,它包含了我们进入生活时那种艺术创造和宗教热诚。我们双重的把心灵与肉体复杂的感受带入到生活的具体场景,我们从中获得了感受和体验既是生活又是艺术,艺术又是宗教;它们之间的界限被我们取消了。这样的生活是物质与精神融为一体的,又是无法清晰区分的一种生活状态。
生活是艺术
在这种意义层面上,生活的虚无和重复、细节的细碎或被人遗忘,或缺少温情的生命、或独占物质的欲望、或独守人类精神的和谐,都以体验生命的方式表达了人类想超越出现实的愿望,艺术与宗教在这个时刻达到了统一。我们从平庸的生活中拯救了自我,又在现实生活境遇中战胜了相对和虚无的困惑。生命以这样的姿态进入生活而产生的艺术化的生活感受和选择,已经让我们从原来的境遇中获得了提升。从这样的生活我们培养了宗教的热诚,又拥有了对生活进行创造的希望。
人们正是从生活的平庸处发现了精神关照世界的方式,如此诗意而让生活在从前的基础之上发生了大的变异。我们在这样的生活场景、状态和体验里,完成了艺术化人生的经历和过程,实现了从生命中本质里对艺术发现、寻找和幻想。人的生活就是用艺术化的方式和宗教的热情而造就的。这两种难以区别生活态度和关照灵魂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精神关爱世界的感受,一个人能够从这些方面去理解人生的意义,就是用宗教的态度对待人生又是用艺术的创造来进行生活。
我们现今的社会已经太缺少这样的理想化、艺术化人生。只有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展览馆或舞台等特殊的场所,才可能有艺术的享受,而这就从根本上忽视了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艺术。艺术是人类生活的创造力、是相伴物、是人类心灵慰籍的安抚者。我们自己创造的生活艺术,又以宗教般的热情参与其中;这是一种崭新的艺术人生,只有从宗教般的热情中我们再次发现,生活中的艺术与教堂寺院的艺术虔诚具有同样的效应,我们就再次发现了日常生活艺术化生活的美妙。
艺术是宗教
宗教是生活里我们感到日常世俗生活的虚无、麻木后令人难以承受时,人们才容易返回到宗教的来世或绝对的时空,信奉教义对生命痛苦和不幸的医治和安慰。在世俗社会中我们寻找解脱的力量,恰是艺术达到了与宗教同等一样的理解。宗教是来自人类情感中最虔诚的生活的选择,我们相信今生一切都来自于未来、来自于过去、来自于那个控制你命运给你宿命的神力。而真正的艺术生活就是从世俗中解脱出来,追求宗教一样生活虔诚和无畏。
这种把情感生活和生存意志交给神的传统,在每一个人身心上都有积淀,我们从祖先身上已经继承了这一切。但是,生活的世俗化让心灵的变异往往超出宗教的教义,人性的伟大在于总是不受到教义的规约,而是顺应艺术的冲动追求人性的解放和自由,对现实生活的完美向往。因此,在宗教之中,也同样具有艺术的创造,它以宗教化的精神培养了我们在世俗生活中的态度,又用艺术化的力量塑造了我们的心灵。
艺术对抗宗教的生命选择,来自于生活本身的力量。世俗的艺术化生命与宗教化的虔诚一同构成了对这个世界的重组和幻象。每一代人用艺术的人生突破宗教的规约抵达生命的自由时空,人们已发现真理的力量来对抗宗教的教义,怀疑宗教信仰。相反,当艺术化人生遭遇到现实的迫害时,人们最容易求助于宗教或者干脆躲到寺院和教堂内去,过一种苦行僧的生活。这同样是一种彻底的艺术化人生,不过是在虔诚人生态度里包含了更多宗教情结。
泯灭心中艺术理想化的生活信念,毁灭自己艺术的创造力,这样的生命裂变构成了宗教与艺术生活的相互对抗与挣扎。艺术与宗教只有在原始社会、中世纪才会和谐的相互依存,到了近现代社会却加剧了这种分裂的程度。然而艺术化人生对于宗教的热情依然具有根本的意义和启示。人类总在艺术化的生命中体验到宗教的神圣,神秘力量来自于未来。但又同时强化了我们创造艺术生活的力量,用宗教的神圣性充溢我们生命全部感官和直觉,这样艺术化的生活、宗教化的理想构成了我们寻找生命意义的一个新的启示。
从温情中寻找宗教
宗教般的生活热忱是我们面对无法拒绝物质化生存的危机,道德和价值发生裂变的状态下,回归到纯粹精神意义寻找解脱的勇气和力量。因为,我们把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物质化的生存和谋求社会财富迅速积累的过程中,人的精神和灵魂开始沉沦。人们在更多的无法确定社会危机面前,完全丧失了把握自已的能力,只有从神性的盲目信仰中获得安慰自已的超越力量,来解脱这种茫然无助的生活状态。
历史证明,日益追求奢侈繁华的生活时代,都是一个最缺少宗教精神的时代,追求世俗生活场景繁荣之后,人们从心灵深处遭遇到泥潭一样的陷阱,不能自拔的拯救窒息了我们每一天精神与灵魂的生活。一切物欲化的生活场所消解了灵性生命。宗教化的生活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立场,他追求这个世界上虚无以及不存在的事物,却如此的坚定不移。每时每刻都在用忏悔的精神同自己罪恶的灵魂进行搏斗,去反思自责行为和道德在世俗社会中的堕落。这种面对世界温情和友善的态度,是人性生活的一种提升,是道德生活的一次超越。
人性中有了如此的力量,就会彻底改变人类的精神品质。我们如同圣徒一样、苦行僧一样生活在与物质财富抗争的包围之中。这种用热情和坚定的信念铸就的生活立场和信仰,就是一种注入到生命骨子里的精神气质,不论我们拥有什么样的财富,拥有清贫的生活,都不能玷污我们宗教化的生活理想和态度。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入世,就可能在灵魂深处获得宗教与艺术双重境界的体验。
生活的每一刻都有艺术和宗教
艺术化的人生加上宗教化的信念,它们构成了真实生活的场景。一个神性的灵魂永远在场,一种平常的生活充满了艺术变化的创造和体验。我们在艺术变化和体验的场景中,我们进入到生命唯一性的时空,开始了对日常生命场景中重复和轮回的抵抗,这种抗争关键来自于精神化生命、艺术化生命的诉求;只有宗教化的生活热情,会将我们每一天重复轮回的生活彻底净化,并能够用艺术化的生存方式来改变我们对精神的生命的高扬。
这时,生活的庸常就不再细碎和无聊,而是细腻的情感体验和情节化创造的生命戏剧。改变这里的生存与发展的已经不再是物质财富,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是一个用宗教化的热忱和艺术化的创造,用自由的风格演绎了生存的故事。人们在精神品质上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提升,我们把每一天宗教化的生活信念融贯在艺术化人生的每天的细节之中,我们把世俗化的生活当作宗教化的生命体验来品味。生活的每一时每一刻都在宗教精神的沉静中度过,我们怎么不把这样生活看作是一种艺术,一种宗教呢?
艺术化的人生与宗教化的热情,一同进入到改变世俗生活的进程里。我们双重的从身心到肉体同时获得了一种道德与唯美意义上的融合和解放。这样的生活是精神瓦尔登湖的一种象征。因为,世俗的生活中充满了时尚的油滑,缺少了宗教的敬畏和艺术化的创造。因此,生活中的人非常平面和单一的、非常卑劣和龌龊的、非常渺小和低贱的,我们没有用宗教、艺术的力量穿越生活所有的角落。只有在日常生活的所有场所中,我们都以宗教的热诚去从事生命的每一天时,宗教的精神才能真正贯通在我们的艺术生活中。
追思日常生活的迷惘
我们探索精神的瓦尔登湖生活的含义,就是在日常城市生活的全部精神历程中,寻找纯粹化的艺术生命体验。现代人已经被物欲生活所迷失,心灵的虚无是对历史和未来的否定,只肯定现实及时行乐的生活,而忽视了我们灵魂存在的深度。除去了物质享有的生活之外,人们是否还应该有深刻的精神生命体验呢?梭罗在瓦尔登湖,在日常生活中造成了一种彻底的孤独,彻底的简单,寻找大自然的宁静,过质朴而节省的有意义的物质与精神融合的生活。而在今天都市生活中,物质欲望膨胀,物化形态多样丰富和复杂,充实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可能有条件真正走向自然的瓦尔登湖那纯净的生活。
人类必须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重建这样纯净的圣地,在所有人都不再能寻找到返回清洁的自然环境中去,我们只能在自己伪造的绿色和环境中,过一种浅薄的、表面的、伪自然的生活。这与我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背离的太远,伪自然所造成的浅显的生命的精神体验,只能是流行的时尚和转瞬即逝的快感。因为,我们已经在生活中把自然生态的环境彻底的破坏;同时,也包括我们内心深刻的思想和情感的生活。只有当人类从心灵深处和外部生活,双重性的驱逐了灵魂的生活和自然的宁静时,我们提出创造精神的瓦尔登湖的象征,就是创造人类生活的未来。
走向简单的生活之路
从日常生活的场景,我们从艺术的境界中创造了精神生命的陌生化和乌托邦似的生活,就是面对无法可以医治的物欲膨胀、疯狂的占有、强烈的贪婪,创造一种理想化的生活去克服这些对宗教生命的侵蚀。人们在如此的境遇中如果不借用神性的力量就不能战胜这物欲化的世界。进步与进化表现了人类欲望和野心的疾病越来越重,我们想从历史的解构角度,从自我精神的觉醒和强烈的体验中,寻找通向生活的简单之路,他同时又是人类崇高的道德拯救的心灵历程。
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文化积淀,就是用宗教般的热忱和虔诚,在日常生活的过程和场景里,用超越的方式,用艺术的力量创造了一种有深度的虔诚的宗教化的精神生活,去战胜轮回和重复的时间腐朽和衰败。当人类用如此的精神进入心灵的生活时,我们才觉得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就是在这样的迷惘中选择了艺术化的人生,让每一天都在平庸的生命中冲决这轮回和重复的日子,他就是要在时间的虚无中镌刻下精神的斑痕。让生命每一天都在宗教的观照中获得艺术的人生。
一切物化力量最容易消散,而由精神凝聚起来的文化就是智慧的一种象征。我们不拒绝物质的繁荣,但我们决不以此来炫耀人类的智慧,去破坏人类置身其中的生态环境。人类的智慧是用艺术人生从泥浊的物质化的生命中拯救自我的每一天,能够感受到灵魂的每天心中的太阳都是新鲜的。我为这样的宗教化、艺术人而活着,而创造一种文化精神的高度,一种最适合于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道德生活。
发现有深度的灵魂生活
造成日常生活陌生化的艺术人生选择,在于不断创造真正艺术化生命的体验事件。我们用宗教般的态度去进入生活,我们不追求来世,而是追求现世、世俗生命有深度的灵魂生活。我们不是祈祷,不是用教义信念般的建构一个伪道德生活,而是从根据可能的生活进行选择,让每一天都在经历神圣情感或艺术冲动的洗涤。在透境一般的宗教虔诚的生活里,我们处处感到灵魂与我们相伴相随,灵魂带领我们穿越这厚重的物质生活场所,从中我们获得了生命的欢快。
人类在物欲中挣扎了太久,我们已经丧失了祖先和初民在人类早期社会传承下来的智慧。从森林走出来面向空地时,对火、对蓝天、对神秘事物的好奇。我们用理性算计了一切,唯独我们没有看清自己迷失在这线性因果连续与现代的物质迷宫之中。自然被我们过渡的开采已经彻底的破败了,已经难以支撑人类共同体生命的存在。因此,我们仅有的物质财富,成为人类战争和经济发展的争夺的原因。生活布满了尔虞我诈,充满了道德信念宗教的堕落,自然被我们彻底的毁灭了。
这种时刻我们人的精神宗教生活,把梭罗似的瓦尔登湖生活引入到我们今天的生活之中,也就是将一百多年前梭罗发现的根据可能而简单生活的真理,贯穿在我们这个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由此,从生命的本体上获得了一种人类真正意义上的拯救,对灵魂生命的一次关照和洞见,我们确定一种新型的艺术宗教生活,在精神的象征瓦尔登湖中寻找简单、根据可能而进行的生活的意义。就是我们追求明天生命的价值和未来的理想化生活。
神意抵达的超越
艺术的宗教超脱现实,使世俗生活的瞬间成为永恒的连续;而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超脱的是来世的永恒。这两种宗教化的生活都是以现实世俗为超越起点的开始。人们创造了不同的宗教仪式来获得神性的体验和在场,去召唤神意抵达,去创造一种人生的挣脱、自由和永生。人的生命有限性是由时间来证明的,艺术化的人生把宗教化的人生体验贯彻到日常生活的所有场景,他追求艺术生命在瞬间中出神和通神的那种宗教神秘,又是对纯粹的未来宗教一种抵抗。正是艺术生活本身在创造一种理解宗教信仰,我们从中可以感到宗教生命的现实意义。
艺术化人生是梭罗似的瓦尔登湖的宿命,他用一种深度体验的可能进入到世俗生活,又以绝然的生活态度超越现实生活,给生活的平庸带来精神生活深度的体验。他从根本上否定现实物化生活的,从中获得了极度的艺术化人生、宗教般的生命体验,给我们带来的震惊和从未有过的力量,我们完全以纯粹精神化的愿望和艺术化的生活态度,又再一次的返回到人类文明初期时的情景,让我们真正从瓦尔登湖的生活中看到,一个人在简单的生活选择中彻底改变精神生活的品质。
被改变的人类精神文化体验,成为一种宗教似的生活力量。改变了我们每一天面对平庸生活的无聊的心态,提升了我们从这样的生活角度发现创造一种生活的质量。灵魂和精神世界奥秘的敏感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这样的艺术人生和宗教化的生活,完全不同于寺院和教堂的清规戒律,而真正从人性的觉醒和退化中;它使我们从中看到,世俗的生命必须要从艺术化的人生开始拯救;因为,人类的物欲世界膨胀开始于对日常生命进行压抑,人们怎么可能在沉默中不去进行宗教的思考呢?
艺术瞬间的永恒
有人说艺术家的生活是一种疯狂的生活,它破坏或体验去创造实现行为艺术的人生,这不是宗教艺术化生活的所有。艺术生活追求陌生、追求刺激、追求深度的体验、追求飞翔、追求忘我……这些极度的艺术体验并不是宗教化艺术生活的常态。常态艺术人生关照的生命,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潜行时心灵空虚面对世界的那种枯荒和绝望,追寻心灵世界的容易衰败的原因。持守那份清静无为的人生淡漠,又同时保持对生命的一种彻底的观照。
过分的物质生活贪欲,造就的心灵意识对肉体生命的麻木,而忽略了对精神灵魂进行观照,直到生命与肉体的彻底的堕落。人们在真实生活的场景中,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如此的虚无和绝望。时间发出的邀请总是黑暗的,我们无法拒绝经由时间入口处去体验生命的短瞬即逝。只有艺术化的人生把我们日常生活宗教化的改变,我们每天都好像发现深刻的意义以及神圣性而进入生活,去以沉沦的本性挣扎和斗争。此时,瞬间创造的艺术生活体验,就是人们对已经陈旧的生活场所或场景,采取全新的视角去诠释。
艺术人生就是从瞬间的创造与发现种抵达永恒;这是从瞬间的意义上体悟到宗教生命的超然和伟大。人的心灵世界对物欲世界沉沦的挣脱方式,尽管可以是靠沉思冥想,禁欲和修道、祭献和涅磐;然而,艺术的人生创造和发现同样是一种路径,把生活每一刻都用艺术的方式去创造和体验,从中克服时间的黑暗,从瞬间中看到永恒之光穿越了我们。我们在生活的场所中体验到瞬间之机对神秘事物的把握和理解。
宗教化的生态生活
艺术创造生活的无限可能,它首要的前提就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它在敬畏自然的过程中培养了温情与神圣,它要以宗教化的热情投入到每一个生活的场景中去,用人类创造的多样艺术的灵境来丰盈情感和智慧的生活,它追求纯粹精神化体验,忽视过于物质化的生活,在音乐、雕塑、绘画、影视、建筑和文学艺术中重新获得灵魂的深度创造的生活经验。宗教生活追求世俗物质生活的节制,对财富的蔑视,对人性的宽容,这一切都是对生态化社会非常有利的行为选择,它用宗教的虔诚去消解人们过于强烈的物质需求。
人类是创造文化的族类,可以用较少的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我们可以用宗教艺术的人生去建构生活的理想,就能够很好生活和延续种族的繁殖。艺术生活的发现就是用人类一切文化创造的可能,去进入灵魂和精神世界的更深处。去开拓人类大脑这一资源,在人类原始社会,人们最早的文化也是占卜、神话和宗教的传说以及诗歌的创造,人们用心灵的东西丰富来装饰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我们从中获得快乐、自由、安详的生活所有。
正是这样的创造改变了我们每一天生命的精神品质。尽管我们是经由物质化创造让人类更加舒适的社会化环境,可最终人类的精神文明是由心灵和艺术生命创造力带来的,而不是纯粹的物质化生活。这是人类偏离了文化艺术创造主流生活的异化结果,自然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是毁灭人类自身。宗教化生活态度就是最生态化的一种行为选择,其中艺术人生又是破坏环境最小,利用自然资源最少的一生活方式。
生态化的艺术生命
文化给我们传达的理念是僵死的教条,而我们的心由艺术、感受私下培养起来的感情却是生活的演绎和活力。为这样的生活我们学会了放弃物质的一切私欲和幻想。真正的人生是精神世界获得最彻底的解禁。文学、音乐、艺术一切诗意的力量成为生命的本原。这就为生命带来了决断的力量和智慧的才华,我们从所有放弃中最终选择了人类文化中最具有创造力的活力。最少应用自然资源的一种纯精神化的生活方式,我们把自己置身到艺术的创造和感受的激流中,用生命中最本色的体验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在一切生活的场景里,生命的孤决和寻找同类的方式,一切开端都来自于心灵里那种艺术的生命感受,一个特殊的灵动把自我的本能触动。音乐、文学、艺术、色彩、自然、山水……一切具有想象力和幻觉的因素,都在一个特定的时空与我们相遇。所有文化与物质契合在心灵瞬间的力量,在寻找一种奇异的自我生命感受,抵达了我们与其他人截然不同的生活开端和起始。我们不再去破坏自然的环境,去消耗更多资源,去占有不属于我们人类的财富。
我们是那么与众不同,与周围的世界不相融合,可是我们创造了一个世界上不曾有过的精神王国,在有限的生命和精神深度里,我们听到神对我的命令和拣选。我们用自己的情感方式去拯救已经堕落的生命情感。艺术品就像可充电的电池,每一次所充的能量都会消耗殆尽,但又可以重新获得。艺术品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载满历史。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成为人类艺术的所有,我们就是这样在自然的怀怉中如同婴儿一样单纯的活着,享受着大自然最完美的壮阔。
艺术使每天的太阳都新鲜
我们自己本身就是宗教的创立者和掌握者,而内心里演变的风情,储藏的智慧,还有周围时代的氛围,是整个人类文化变迁的历史,都在我灵思的生命意识中成为广泛的思想和情感资源。因为,时间的流逝中我们体验到匆忙消失的保存与绽放的文化之间,人在时间中孤决和寂寞的困境。每一天都感到心中的太阳是新鲜的,艺术的生命改变了我们所有的现实感受,那是艺术宗教生活的在场,它呼唤了性中最容易衰弱的生命,在艺术中获得了永恒的青春,是显现于用艺术人生战胜未知生命和命运的一种抗争。
艺术宗教是从活着的在场中看到神圣的生命降临在我们身心上,我们从宗教的艺术生活中体验到战胜时间的腐败与腐朽的力量。艺术宗教让生命时刻崭新、新鲜,在持存中有绽放和保存,是我们的生命之根在时间中扎得很深,体验到瞬间永恒的完美和唯一。
艺术宗教的生命是创造一个超越有限时空,个人生命的唯美边界一直扩延,又让生命的体验强度始终保持在这里,并与本源发生联系,融贯我们生命艺术中所有幻想和创造的时刻。艺术宗教的人生是对日常生活中艺术体现感情的一种学习,一种对日常生活宗教化情感的保留和持存。艺术在文字和音乐达到的深度里,显现在世俗生活无可企及的地步,我们在这样的宗教生活中看到了真正的艺术宗教与其它宗教的不同。
我们没有永世轮回的天堂超越,我们的天堂就是艺术的瞬间创造的沉迷和体验,我们对日常生命的一种升华,我们在宗教的仪式中体验到,现实生活艺术宗教的强烈震惊,用艺术生活态度去重新看待生活本身,又用宗教的精神去艺术的创造日常生活的情景。这样的生命是能够召唤艺术与宗教永恒瞬间的在场,我们真正意义上进入到宗教的人生,艺术的人生。
艺术创造宗教的虔诚
艺术能够成为宗教,这是生活的态度。是信仰在世俗生活中的一种自由和创造的表达。虔诚的生活信念,不被这苦难的生活本身明灭,而是在冲撞突围和攻击中抵达显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气质。我们不能用来世的宗教热情消磨自己的意志,麻痹自己的思想。我们是要在自己存活的每一天当中,用纯粹的艺术人生实现今生今世的宗教生活。
艺术与宗教是从宗教角度看人生?还是从人生艺术的角度去度量宗教?我们对宗教给予太多的神秘描述,因此,就在人生的直接体验中,拒绝用艺术化的实践去接近永恒和神性。人可能在自己极致的生命体验中抵达艺术化、宗教化的生活高度。人们不能用世间庸俗化的宗教观来判定:艺术对传统意义宗教的反抗。真正的宗教生活,是用艺术化的力量、触觉去在现世的生活场景中,创造宁静、平和与大气,获得天地间自然的精华之气。
我们用这个复杂与丰富带来的希望之光,穿越时间的黑暗,抵达了生命的自由永恒。瞬间的真实从我们虔诚的生命中获得力量,绽放了和保存了,在时间中至上的信念、纯美情感和信仰的神圣中,我们看到生命以这样的方式参预了世俗生活的创造。这就艺术所创造的宗教虔诚。
艺术宗教的林中空地
艺术化人生能否抵达宗教化的境界,这是一个用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去创造、或决断自我生活的本质问题。宗教生活的要求人们对世俗生活的约束来自于未来,轮回或绝对的真理。箴言用神圣的力量表达我们对具体生活的场景超越智慧,我们在这个现实时空中寻求解脱的力量来自于宗教。
这种传统的宗教观,已多年来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用宗教的意识来否定艺术化人生;艺术化的宗教生活注定现实的创造和自由的张扬,人在瞬间中创造了一种宗教的力量,我们将艺术的创造作为生命进入永恒的历史链条、场景而体验。艺术化的人生中体验出来的宗教意识,是完全不同以往的宗教生活理念的。它用张扬的力量去实现对生活本身压抑的彻底否定,正如宗教用教义来否定现实欲望世界的生成一样。
艺术注定实现在现实的瞬间,同时,也是对事件永恒的敞开与揭示。人们对自我生命的林间空地上的神性的发现,从而使灵魂自身的力量在实现宗教化的过程中,同样在自身中发现了自由和伟大的力量。这就是一种从内在的心灵王国追求纯粹意义上宗教化生活,他用自己的身心自由中获得的理解力,去进入历史宗教的所有时空。
把一切宗教智慧纳入到艺术化宗教生活,我们才可以从现实的境遇中创造心灵的宗教、艺术的宗教、社会的宗教、未来的宗教。宗教社会是人类对未来与现实乌托邦的一种向往;而艺术的宗教社会是每一个人心灵自由的理想抵达永恒的瞬间。我们用艺术的生活体验了宗教的深刻,用宗教的力量去塑造了内心生命的永恒和不朽。宗教的艺术又是人类现实的一种自由和创造,我们为这样的生活而与自然和谐与共,为这样的生命境界而进行宗教化的艺术生命。在艺术这块林中空地上,我们一定会用永恒的瞬间来填充,让那团火焰在蔚蓝的星空下燃烧。
生活的诗意与创造
寻求生活中的真理,思考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从日常和平庸生活场景里超脱出来,艺术宗教化的生活是一种创造和打破一切传统的行为,从这些时间中流失的衰败中,我们用诗意的创造保存和持留生命和历史的张力,将一种融贯未来有生命力的神秘力量,持久地带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场景,让生活的所有空间突然间从灰暗中明亮起来,人类可以用智慧、诗意的烛火关照这黑暗的河流。
所有我们读书、写作、忏悔和反省的生活,都未从这样的洞见、关照、近观和深入进、投射到这一历史的瞬间中来,看到生命力在神性之光照耀下步入到真正的光明之中。赋予日常生活宗教般的情感——虔诚,给予日常生活场景艺术——创造,这两种源于生命本源的力量,是一种诗意与智慧力量的融合。人的热情对命运的把握曾经产生了英雄,而人的艺术创造行为,却顿开了我们在时间中的未来之光。一个人就是在这样的双重境遇中,创造生命与生活的场景和未来,宗教般的情感与诗意的创造,构成了我们追寻和超越生命意义的本质力量。
人类社会在强权和专制中,越容易忘记这属于生命本源的两种力量。用肮脏和卑劣遮蔽了我们心灵和情感在通向自由的生活道路上的多种可能,我们被某种人为的、现成似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力量所迷惑,根本上远离了人性的本原。看不见什么属于真理的来源,什么属于宗教与艺术创造的生活。在这种历史丧失了人类最真诚与真实的源泉之后,人必须会寻找现代性的无根漂泊方式寄生于社会,我们要千方百计的创造物质财富证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而忽视了人类心灵的迷失和堕落。
一个民族当彻底的物欲化,失去了宗教般的热情和诗意的敞开与洞明时,这个民族就被外在的力量所控制,他无法让自己摆脱这种陷落,这样的命运。因为,心灵的诗意和宗教的敬畏让我们彻底的放弃了。我们放弃了过有灵性的生活,过有艺术创造的生活,过宗教化的生活。相反,我们用科技理性的成熟来证明,一切都是人为造成的透明和独享,我们与诗意的灵性,与神圣的宗教离的太远太远……
生命在这里发生变异
这样的生活本身已经没有深刻的灵魂约束,没有神性的参与和宗教情感的参与;这样的科技物质化构造的社会平台,只能有时尚浅薄的流风,不会有精神生命的诗意;只有日新月异的变迁,没有人类个性的持存和绽放;只有浅薄的物质消费,没有精神边界的融贯和深刻的体验。
一切都是以震惊的方式,或者迅速的消费理念来掌控。迅速的消解意义,新的浪潮又再一次不断的席卷而来。我们根本无暇顾及周围世界快速的变迁,能够停顿下脚步思考下生活。一切生活场景中的流失都是消费化的苍白,没有持存和保留中的敞开和洞明。我们远离自己生命的本性,创造了一种没有宗教和诗意的生活进程,每一个人都在不确定得面对无限的边界和机遇,丧失了人类本性中对善良和完美的追求的确定性。
艺术化的宗教生活就是恢复我们传统和古老的精神品质,我们对与周围世纪的透明化秩序的重新审视。人类是不能簪越自然界给我们最初设定的界限,这就是人类在冲动的物质欲望占有中,获得的一种自己无法能够摆脱的历史惯性。只有返回到原始情境中人类诗意生活的开端处,再次发现我们走错的路。是因人性的退化,以及选择了缺少诗意、艺术化的宗教生活所至。
不做感官的奴隶进行艺术的创造
我们这个种族,缺少反省和忏悔的意识与行为,正是我们生活中没有宗教的热情,没有诗意化的洞明,没有艺术的创造。一个偏重于政治热情的狂热和乌托邦社会理想的种族,一个偏爱物质社会、科技理性、现代化选择的社会,自然不会返回到人类文明的源头思考问题。他们狂热地卷入到变革、变迁、进化、发展等各种占有欲望的满足中,成为物质世界的奴隶,感官的奴隶,这些在生命中肤浅的东西支配了我们的生命选择。
要从这样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冲决出来,进入到反省和忏悔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的失误中,从中看到必须从物质化控制下彻底解放出来,不再做欲望和物质财富的奴隶、感官的奴隶,我们才能够有民族精神的忏悔和反省的彻底性。精神生命不是以多少物质占有为前提,而是以人性中那些诗意和智慧的力量,如何排斥和拒绝他们的侵蚀。
艺术化的生活不是让平常的生活变得奢侈。我们置身在物质化商品堆积的空间安顿自己疲惫的身躯,而心灵极度虚空的烦躁好像火焰,燎烤的不能让人安神。艺术创造的生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是要把平静的生活打碎重组,而是从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思绪、片段以及内心里的宁静中捕获那份诗意的栖居。我们的身体、情感、心灵和敏觉都在这样的感受中享受一种自由,好像清凉的风从我们平静的水面上吹拂而过。
意识萌动与生活场景的波动都在意象的叙事中进入到佳境;或许,物质化生活的欲念和粗俗的奢侈,让我们已经完全丧失了对生活重复轮回的知性和敏觉,我们时常用外部的改变和装饰,让自己麻木或为之震惊。但是,从来的艺术生活都是普遍和平庸中达到艺术化的境界,人类用丰盈的心灵去创造繁复的内在与外在的和谐,平缓和舒畅的心里溢满了生命的快乐,一些淡漠的情绪正是对时间里冷漠和无情的拂照,生活中的艺术就是从这样的情景与艺术体验在场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体验。
我们运用思想文化资源,是我们内心世界以及文化渊源,并非一切物质化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幸福和快乐。人的内心世界中若有艺术的力量,在呆板的和僵化的重复以及轮回的日子,照样可以活出个滋味来。人是饱蘸着文化的胸墨,而点染世间所有的情怀,世间一切无情之物会有人的温情,而更具有人文的光彩。
走向生态化的选择:艺术与宗教的生活
生活的宗教是艺术,就是我们坚守热忱的生活理想和对未来追求的信念,而进入生活的一切场景,赋予一切我们生命的环绕物都以神圣的在场而发出透明的光泽。现世生活是为来世生活打开一个缺口,所有修行和坚守的力量,都在我们期望的乌托邦中形成。任何世俗生命的善良、完美和志向都是对宗教化的人生一种洗礼,一次献身的探索,在具体而变化的生活场景中,什么是艺术化的人生不变的东西呢?
那就是一切善行和道德,完美的精神生活和行为,选择以宗教化的意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反复不断出现的在场,召唤我们对神性生命的敬畏。宗教化的人生与艺术化的生活,实际上就是在世俗的场景中,用宗教的信念,以及艺术化的创造,去实现现实生活和未来的梦境。宗教人生的态度是从不怀疑未来的存在,而艺术人生从来不恪守不变的场景和心灵流变的风景,这两种力量创造了一种真正的精神生存。
这种生态化的生存选择,就是用宗教化的真挚和艺术化的人生,走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建造的一座桥梁上,通向心灵快乐永恒的瞬间。在宗教的虔诚中我们严肃地对待人生,在艺术的创造中从中发现世俗与永恒之间的连接。把每一天都当作上帝赐予我们的永恒未来与现实生活来过的人,不正是双重幸福的活过了自己的岁月。宗教是信念,我们对与日常生命的这种感受,已经完全化解在对生命意义的价值追求中。人正是这样的以宗教的态度、艺术人生中获得了终极意义的理解。任何人的生命都不能够没有宗教与艺术,它成为我们寻找未来、现实、历史永恒的连接。这样的生命才是创造历史未来的宗教艺术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