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文集首页
作者简介
作品目录
生态文明
个人空间
雁过留声
新闻视点
环保文库
环境生态论坛
□ 作 品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 热点文章 □
 

我曾经读过的几本书
发布时间: 2007/11/14 20:28:04 被阅览数: 640 次 来源: 诗哲魂文集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寻找松露的人》等9本书

在阅读中度过的日子总是充满知性的快乐,在新书油墨喷香的气味中我感受到一股浓浓地沉思从心底升腾而起。这是一个随着购买书籍而带来的欢乐,又是内心在极快乐和透明阅读的日子里无法诉说的自由和兴奋。我从这些远距我而来的学者或作家身上体验到夏季的炎热,而每一天的阅读又让我感受到清爽的思想之风掠过的心灵之上。

 

首先是感性的阅读——《寻找松露的人》美国当代诗人作家古斯塔夫·索宾近年以来又一力作,译者穆卓芸。具有纳博科夫一样英文写作的精致品性,由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5月发行。这个生活在英国普罗旺斯近四十年的诗人,在叙述一个梦幻与现实交织起来的故事中,显现了他诗人抒情的才华。松露是一种森林的菌,它在苍蝇出没的地方隐匿,只有到了秋天的季节里,才可以收获松露。因为,吃了松露就可以在梦中与自己亲爱的妻子再次相逢。这个在大学里讲授普罗旺斯古典语言的学者,为生前所爱的妻子早逝过度的悲伤,只有到了秋天来临的时节,去森林寻找松露,为那梦中的相逢而期待这个季节的到来。全书都是围绕这样一个迷人的叙述展开,语言的诗意达到一种梦幻般的呈现。那个生前是教授学生的女孩——被这迷恋的叙述,不断被引向追寻普罗旺斯的高地和峡谷以及失去的古老的语言。松露实际代表着他寻找的妻子,他们过去时的回忆和思念的情感……

 

林达的新著《一路走来一路读》也是由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4月出版发行。林达新作一直延续他一贯的笔法,历史与事实夹叙夹议,一路讲述了他们驾车经历的思索和中西文化的对比。在美国过圣诞节时,他们会开车上路游走在美国社会不同的地理环境之间,亲身感受多民族地区性的美国真实的生活面貌,从中体验到一个具有非常短暂历史文化和民主法制的国家,怎么样实现了历史跨越的飞快发展阶段。这是一种在美国的中国人寻找认同或体验的生活方式。在路上,在地理的不同环境之中,在近距离地感受美国社会的真实生活之中,我在阅读他撰写美国第二、三任总统之间的恩怨与政治的和解过程中,体验到美国开国的创造者——那伟大的胸怀和过人的胆识;还有南方战败李将军的感人故事,读起来让我不时掩卷沉思。

 

《欧洲书简》是北京三联书店推出的一部好书,20045月发行出版。作者是雅克·勃莱尔等,郭安定译。在欧盟还没有成立时,法国十几位作家去欧盟各国去调研写出来的文章,读起来给人一种宏阔的视野。敏感的觉得欧洲各国在几种不同样式的文化中创造了独立又有个性的文明。欧罗巴这个大眼睛的民族——来自古希腊、罗马,来自拉丁文化的三支——西班牙、意大利、法兰西;日耳曼、盎格鲁萨克逊、斯拉夫文化。书简多是一些文化人或艺术家的言谈,表达了在欧盟之前人们对于一个整体的欧洲的文化、政治的思考。不同的民族都在自己文化的背景下对未来的欧洲有一个清醒的估价。欧盟是几千年欧洲文化共同体的一个必然选择。在全球化的今天,欧洲选择了一种联合是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当然,也有很多文化思想家表示另一种担忧,欧盟可能出现新独裁专制。全书视点广泛,切入点很多,读起来让我感受到在不同文化中徜徉,又好像经历了一次欧洲文化的远行。

 

《巴黎的忧郁》是北京三联书店20044月出版发行的书籍,译者亚丁。这是一本法国现代主义诗人沙尔·波德莱尔的一本散文集,这是一本《恶之花》之后作家书写的另一力作,曾在法国文坛上获得好评,这本散文诗一样的文本,诗人对肮脏、畸形的现实社会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或疾恶如仇的讽刺和控苦,对传统腐朽的世俗习气进行无情鞭鞑和猛烈抨击,也可以读到诗人对美的向往所作的引人入胜的描绘,是一本具有社会批判意义的好作品。

 

《音乐之流》是由商务印书馆年20043月出版发行的书籍,作者是美国理查德·A·列奥纳多,译者是文朴。语言清新流畅,在叙述从巴赫以来的音乐家中,从他们的生活经历中去发现音乐家内心世界的才华,我从阅读莫扎特、李斯特、贝多芬、舒曼、肖邦等人的音乐作品的分析中,感受到音乐家的天才是始于他们童年时期,这些天才生活在音乐的世界之中,他们创造了世界一流的音乐。不论他们后来经历什么样的坎坷都依然爱着自己毕生追求的音乐。巴赫对古典音乐的奠基作用,莫扎特的天才的泯灭,贝多芬对音乐的开创性,肖邦对钢琴技巧和旋律的创造,这些不同的天才音乐家都用自己的创造,为人类音乐史留下了伟大的精神财富,很值得一读。

 

《尼采传》——一个特立独行者的一生,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著,译者刘娟文笔不错,非常值得用心去读,20044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发行。这个传记是我目前阅读中感到最好的一本尼采传记,它细腻的表达了尼采一生与写作的思想轨迹,也叙述了他在痛苦的生活中寻找真理或不断超越自身的每一次亲历过程。尼采生来就是对欧洲几千基督教文化进行批判的天才,他对德意志的精神生命的深刻理解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一切在他活着的时代不理解或错误解读都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尼采最后快要疯狂时候,只有两位见证人,这就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艺术家丹纳。他们已经敏感的意识到尼采伟大思想的预示着真理的辉煌,是勃兰兑斯第一个在大学中首先讲授尼采的哲学,给尼采一点希望。尼采就是报着这样的希望走完了自己不被人们理解的一生。可是,他思想却今天依然是欧洲文化的精神财富。

 

理性阅读是这样几本书——《环境经济学》,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宫本宪一著,朴玉译。20044月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发行。这本书是日本环境保护最新的学术著作,他总结了日本经济起飞以来的环境污染给日本带来的灾难。日本国家与企业在经济增长率的高速发展中,环境造成的社会公害一直是日本民众关心的问题。他在对比欧美等国的环境污染治理中所制定的各式各样法规和政策之后,提出民众环境意识对于防止公害的作用和意义的实践性。尤其对于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更要有一个由民众参与的民间组织,欧洲的市民阶层能够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提出批评环境的意见;而日本的民间力量非常弱小,这种情况也很适合我国环境保护保护的情况,阅读这本书给我们当今天环境保护提出新的解决思路。

 

《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是中国学者梅雪芹的专著,她是从英国19世纪解决煤烟环境污染开始,提出了环境史学的问题,这门新的史学在西方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主要研究是四个方面的问题,(1)自然生态的历史,(2)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作用的历史,(3)一个国家和社会环境政治和政策历史,(4)关于人类环境意识即人类概述周围的世界及其自然资源的历史。她的叙述是纯粹学术性的思索,更多带有介绍欧美各国的环境史学的研究。但读起来好像打开了一个新的视窗。

 

《尘暴》是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又一本新书,这是由美国资深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著,候文蕙译。曾经读过他1977年写的一本《自然的经济体系》,是一本生态史学的专著。这一次阅读他1979年撰写的环境史学著作,又一次感受到作家对自然的关怀和热爱。正当北京和西北、内蒙不断出现尘暴的侵扰时,我觉得作者已经预言了我们今天的环境灾难的发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短短20年中,我们的自然已经遭遇了历史从未曾有过的人为的灾荒,而近几年发生在这些不同地区的沙尘暴不正是说明我们在自己的家园中制造了这样一个环境历史悲剧重演吗?阅读这样的书让我们的环境意识得到警示,也使我们更清醒的看到:大自然正在将人类环境带入到不可修补或恢复的状态。

 

阅读就这么伴随我思想的成长,也让我的精神空间更加扩展起来,生活的精神品质也获得了从未曾有过的提高。我感受到一种阅读生活给予我生命的关爱,感受到这快乐已经让我体验到一种幸福,生活中有着与书为伴日子是充满劳绩却又让人感到兴奋和愉快的事情……

 

 


上两篇同类文章:
  • 散落在岁月与激情中的絮语
  • 一代人心灵阴影的叙述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 联系我们 | 绿韵博客 | 环境生态论坛
    制作:绿韩子 环境生态网 粤ICP备09031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