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文集首页
作者简介
作品目录
生态文明
个人空间
雁过留声
新闻视点
环保文库
环境生态论坛
□ 作 品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 热点文章 □
 

(1)在纯粹生态意义中追求精神世界无限丰富的体验性
发布时间: 2007/11/25 18:33:41 被阅览数: 1094 次 来源: 诗哲魂文集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人类文化诗学表明,在大自然先于人类生命发展的漫长历史阶段中,自然诗意抒情预兆了生命诞生的可能,一切动植物和无生命进化的力量都在生成自然的面貌,自然在地球生命史中一直担负着变化和运行的职责,只有当人类生命真正出现在地球上,自然诗意的抒情就真正寻找到人的力量,将它的智慧作为完美的表达形式。

 

自然生态智慧选择人类的诗意生存,作为地球文明历史的开端,呈现了自然界自身涌现和显现自身的方式。以人的情感和思想的力量,表达了生命生存智慧的文化的精神形态。人类生命在自然界中所担负或对选择的确定性职责——就是以自然诗意的生存方式,和完美的文化精神创造的智慧力量,呈现自然宇宙的诗意抒情的本性。因此,人类体验精神文化创造的无限丰富性,保持与自然和谐的平衡运动,就是人类与自然最和谐的生存方式。只有生命创造的精神文化——所体现出来的选择方向和价值,才是真正意义上,自然宇宙选择人类作为诗意抒情的、或不损害自然生态资源的唯一的理由。

 

由追求人类精神文化的内在宇宙到从外部自然资源的消耗这一漫长的进化历史,我们清晰地看到,人与自然的存在是先于这个自我世界,而是这个独立的世界直接进行选择的结果。在宇宙的生命史中,人类生命的意识起源,是从无限的自然宇宙的生成中获得的,他依靠的不是人类自身生命意识的冲动,而是依赖于整体宇宙生成演绎的力量和智慧,生命的唯一性或多种多样自然物的生成是普遍联系在一起的,生命参与到其中并不断的发生其变异,而决定这一切的过程,却又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整体合力。

 

生命史中的个体力量,是由整个宇宙生成和创生的,他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力量,也不再是一个消耗自然生态和破坏自然生命的力量,他是一个参与到宇宙生命史中来的一个因子或元素,他依靠其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资源、环境和条件,最终实现了生命作为一支诗意抒情的力量和智慧,来到地球上,从原始的起源上,人类就不是一个消耗太多自然资源或占有生态财富的掠夺者,而是从本性上属于自然宇宙的精神智慧的高度进化者。

 

他创生了大脑这一特殊的物质形态,也创生了整个自然诗意抒情的生命历史。人类创造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与宗教信仰的,都是属于自然诗意的宇宙之精髓,并非是那种完全将自我生存欲望建构在纯粹物质化生态资源消耗和浪费之上,体验生命文化精神中,由独特的大脑物质形态创造的微观宇宙的自足性、开放性,才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发展方向。

 

人类在原始形态或起源的历史中——担负着自然宇宙的诗意抒情的智慧体现者和创造者,人类的智慧力量所创造的文化和精神世界,就是在极少依赖和消耗生态资源中,保持人类生命精神旺盛的创造力,在无限可再生的大脑资源中进行开发其潜能,体验生命意识中自由的力量和创造力的智慧,因为,自然宇宙赋予了人类生命这种生存的文化诗学存在方式,人类更加专注于宗教、艺术、文化和技术的发明创造。

 

实际上,就是在自然界中体验,这一切涌现自然源泉的活力,大自然将诗意抒情的本性赋予了人类精神文化的创造,这种创造活动就是不断提升人类精神文化的品质,把人类的文化生命体验带入到一个自然诗意抒情的境界,去爱护自然,顺应自然和发现自然,将人类的生命作为自然诗意的抒情力量,去实现自然宇宙完美的和谐运动。

 

人类在自然界中创造文化和精神的方向——就是抑制人类享有物质财富的倾向,而单纯的将生命的精神能量,引向对内心宇宙精神世界的发现和建构,而减少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在人类任何阶段,总是由于不能够从纯粹的生存物质享有中解脱出来,而一次次地陷入到对自然环境生态的侵害之中。

 

人生的自然局限有双重性,一是倾向于内心文化精神的世界;另一个是倾向于外在享有物质舒适的感官世界。这一切的存在都是被镶嵌于自然之中获得的,人们的生命是与自然更多的广泛联系中,从其被赋予自然的属性中把握其他自然物的,每一自然物的存在,都有着超出其自身更多意义和彼此影响的、相互拥有的、又各自以适宜的方式存在的。

 

心灵世界的文化精神——就是从自然界更多的意义中生成出来的,他在天地神人和谐的自然中发现,人类的生命是精神文化历史造就的,人类是以生命体验的方式,进入到对自然界其他万物感受的。因此,进入内心世界的无限丰富的体验,才是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与人整体的观照。文化精神是从纯粹自然中升华出来的,又是经由精神生命创造生成的微观宇宙,但由于人类是物质生命演绎而生成的,他又不能不依赖相应的物质资源,加之,人类生命的感官世界,又需要自然资源去维持生命并得到其保证。

 

因此,人类的肉体生命容易滋生对自然物质世界享有的舒适和便捷的依赖,这种肉身决定了向外在自然需求资源来维持生命的方式,会时时毁灭人类文化精神创造的自由形态,而陷入到单纯追求纯粹物质化享有和满足感观世界中去。人天生的物质性,迫使人类依赖自然资源,走向过快或过多的消耗自然财富的阶段。人的精神化生命,是对永恒意义的追寻,却使人类能够逐渐放弃和减少对自然资源绝对的依赖性,选择纯粹以精神文化创造的自由形态存活意识。

 

应该说,人类天生就是对自然资源进行维护和保护或少有破坏的族类,因为人类精神文化的创造性天然倾向是追寻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思想体验,创造文化精神的历史选择,是生命的意志自由,从自然世界中或生态意义中寻找到的。由于物质世界财富容易消散,以及感官世界体验的瞬间性,都不是以能够安慰人类追求无限精神丰富的体验性,只有文化精神的永恒性中,使人类始终能够借助自身的潜能,进行无限可再生的开发和利用。虽然,生命一刻都不能离开简单化的物质需要,可生命的意义却绝不局限于这具体物质资源的消耗中。

 

它是要从心灵的世界中,不断体验创造精神文化丰富性的过程,尤其是文学艺术和宗教诗学所表达的对自然抒情和诗意生活的精神体验,完全是超越了对生态资源和物质财富的消耗之上,人类在大脑这一特殊的物质之上——创造了精神宇宙的无限丰富性,一切技术力量所控制和征服的自然,最终都以自然变为僵死和毁灭,不可恢复状态为目的的,也是放大人类对纯粹物质世界的依赖为前提的,只有人类文化精神创造真正意义上解决生态化生存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利用,而创造一种精神文化世界无限可再生资源永恒的循环运动。

 


上两篇同类文章:
  • (2)文化精神资源才是未来生命意义的价值所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 联系我们 | 绿韵博客 | 环境生态论坛
    制作:绿韩子 环境生态网 粤ICP备09031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