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文集首页
作者简介
作品目录
生态文明
个人空间
雁过留声
新闻视点
环保文库
环境生态论坛
□ 作 品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 热点文章 □
 

(3)未来科学人文主义诗意栖居的生态智慧
发布时间: 2007/11/25 18:47:38 被阅览数: 1541 次 来源: 诗哲魂文集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当人类社会在实现了以电脑网络消耗自身精神文化资源时,就自然会减少或放弃了对外部资源的消耗,在全球化进程中,人类选择依赖电脑这一无限可再生交流精神文化创造成果,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态化意义中的生存。

 

这种充分依赖大脑这一物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运用最快的电子比特速度去实现人类精神文化资源的整合,是精神文化创造的多元性依赖外在物质减少到最低程度,又能够使人类大脑这一物质潜能充分扩展到无限可能的地步。文化诗学在这样的情景中第一次实现了自然抒情性。以人类精神文化资源为基础的社会生态型电脑网络,产生于人类未来社会生态智慧选择方向之中。真正意义上诗意栖居的人类社会,应该是寄生于自然之中,却能够依赖自身精神创造的文化资源而进行全球化的交流和互动,并能够将自然的诗意精神融入到人类文化的创造之中。

 

科学技术的人文主义精神所创造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一种依赖外在少量生态资源基础之上,创造精神文化交流形态的多种多样的形态,又能够实现全球化多元文化和精神资源的整合,在全球化范围之内保持生态世界与人的精神文化世界的和谐共存。人类从外在资源中获取的生存资源,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满足人类精神生命的需求,它也不是人类精神文化选择的目的。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追求内在精神生活享受和体验的物种,它更多的是从非自然的精神文化体验中,去发现人类智慧与自然生态智慧的相通暗合。

 

人类诗意情感的抒情方式,正是从自然生态智慧中学习来的。人类在自然之中终极的目的就是体验性创造精神文化的丰富性。而追求外在的资源满足欲望和野心的生活方式,并不是长远的生活目标。它导致人类不断选择错误的生活方式去追求外部物质财富的消耗,而满足人类的物欲的生活方式,并不是自然选择人类抒情意愿的结果。

 

诗意的抒情方式——就是自然智慧对人类生存智慧的一种发现,人类作为一个能够创造精神文化的诗意栖居者,它不断地沉浸于精神文化创造的诗学境遇之中,而为了保持这种自然诗意抒情方式,人类又必须要适度的消耗外在生活资料来满足生命的延续,这种外在选择所表达出来的对自然生态资源的消耗,却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引起整个自然生态世界秩序的崩溃和毁灭。

 

人类的生产方式超越了自然设置的界限之外,而人类也就偏离了追求精神文化的历史使命,而坠入到消耗和毁灭外部生态资源的破坏之中。它必将造成人类的行为方式和思想选择智慧形态,对自然进行无休止的伤害和循环式的破坏。而自然生态环境的无法修补和恢复性,就自然影响着整个地球生态的平衡,而其中人类的错误的文化观念选择成为破坏最终原因。

 

所以,人类生态智慧的选择方式,表现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选择。其中能否从自然生态智慧中获取相应的力量,能否从适度的消耗外在生态资源中,看到人类不是一个消耗和破坏整个生态世界的罪魁祸首,而是由于人类偏离了精神文化选择的人类方向,而陷入到被自然生态智慧抛弃的境遇。

 

人类的智慧一定是从自然生态世界中获取而来,其结果必然是依附于自然整体需要的,而并非是自我独自的去控制和征服自然世界的。诗意生存的人类社会生活,必然选择文化生成的方式,去与自然整体打交道,而不是以毁灭自然生态世界为目的。当人类持久的选择消耗外在生态资源为生活方式时,把追求外在物质财富的享受作为生活的目标时,整个人类就已经偏离了生态世界对人类的限定范围,而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用占有和掠夺的方式,去毁灭自然和自我这样一个历史的悲剧结局。

 

只有将现代社会创造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引向适度的消耗外在资源的阶段,人类才可以保持着生态智慧的力量,去体验和创造精神文化的丰富性。科学人文主义的诗意栖居的生态智慧,就是从自然资源的消耗中解脱出来,重新选择一个注重人类精神文化内在价值实现的生活方式时,才可能真正意义上减少对生态资源中不属于人类消耗那部分的侵害。

 

恢复自然生态世界和谐运行的机制,返回到人类是创造精神文化和体验生命意识复杂性状态中来,而不再单纯的追求消耗外在物质财富作为生活的目标,这就是人类回到诗意栖居的文化生活之中,过一种深度体验式的精神生活,这也就满足了自然与人和谐的基本需求。自然诗性的抒情性就是经过这样的文化创造方式来体现出来的。人类精神文化创造的力量和智慧就是对自然诗意抒情力量最高的境界,也是自然生态智慧的和谐生成。

 

科学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再一次成为人类创造的亮点,就是在于它不再以伤害自然生态资源或者是以全球化生态资源作为消耗目的的生活方式,而是回归到不对自然进行任意损害的前提下,去保证满足人类适度消耗外在生态资源,又能够使其自然生成循环中不被毁灭和崩溃的前提下,让人与自然的互动和需求保持在一个范围和尺度之内。

 

更重要的是使人类能够保持着丰富的体验性进行精神文化创造,并永久的保持着追求内在生命价值冲动,而避免将人类的生活目标建立在完全消耗不属于人类的物质资源之中,而是应该将其生命的精神文化创造作为人类生活方式转换的重大抉择,这就是从根本上完成了从消耗外部生态资源到消耗内在精神无限可再生资源的历史性转换。

 

人文主义科学技术就是追求这样的诗意栖居,生态智慧所表达的方式——就是人类以精神文化资源的消耗为目的生活成为人类新的生活方式。它既有对自然生态的温情和爱的呵护,也有对人类生命精神无限可再生性资源的确信,还有对自然诗意抒情与生态智慧的过程的参与,也有对整个自然生态世界的尊敬的敬畏。

 

科学技术的人文精神就是对生态世界充满着理解和爱的方式中,去重建人类精神文化世界的生态图像,而不再是那个不断地为满足自我欲望的消耗外在生态世界导致自然死亡科学技术,而是一种不再侵害自然生态资源,最终导致不可再生资的枯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诗意化的精神文化创造生活,这种生活就是大电脑网络社会的创造性基础之上,彻底追求人类精神文化体验复杂性的人文生活,将自然不再作为对象而进行不断消耗其资源去征服。而将其视为一个与我们生命同样具有智慧和精神的生命体。科学技术不过是适度的保持人与自然外在交换物质需求上,坚守着人类是创造精神文化的生命体这一基本事实,去依赖自身创造的精神文化资源追求人类诗意栖居的未来。

 

人类创造的电脑时代建构的网络社会,就是一个消耗外在生态资源较少的一种全球化的生活方式,人类可以在满足精神文化无限资源可再生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大脑这一物质基础创造的精神财富,去创造一种现代型生态社会存在。

 

电脑对人类精神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对全球化精神资源生态世界的整合。在这个网络世界之中,人类可以实现多元文化和精神的交流互动,也能够保持自然与人类和谐与共。当人类从自身精神世界中整合文化资源时,就不同程度已经放弃了对外部生态资源的直接消耗和浪费,也彻底转换了人类精神文化进行体验性的方式,再也不是经由物质财富的掠夺来满足人类欲望和野心。而是在一个网络世界之中,保持人类适当消外在生态资源,让科学技术的成果直接转换为不伤害自然的外在无度消耗,而是进入到消耗人类精神创造的文化财富之中。

 

这种彻底转换所体现出来的人类精神文化创造性,就是一种诗意自然智慧,也是人类创造的生态文化智慧,它不再以全球化的占据有限物质资源作为生命的需求,而是将人类的生命精神完全凝聚在自然诗性的抒情之上,用丰富性的精神文化创造的资源去建构内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

 

放弃了人类是消耗外部生态资源或改变生态环境的行为和思想,回归到人是自然抒情性的智慧这样一种限定中来,让人类的生命意识始终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消耗外在资源,又永久的消耗自身精神文化资源之中,完成人类诗意生存于自然之中的栖居——就是不断地创造精神文化的繁荣,依赖生命自身创造的文化生态资源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才能真正意义保持一种天然的和谐,自然与人类的选择才会真正意义具有生态智慧。

 

 


上两篇同类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 联系我们 | 绿韵博客 | 环境生态论坛
制作:绿韩子 环境生态网 粤ICP备09031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