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文集首页
作者简介
作品目录
生态文明
个人空间
雁过留声
新闻视点
环保文库
环境生态论坛
□ 作 品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 热点文章 □
 

人类进入环境非安全的灾变时代
发布时间: 2008/2/1 13:17:59 被阅览数: 877 次 来源: 诗哲魂文集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近几年以来,当我们连续遭遇海啸、地震、飓风、暴风雪、大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同时,又遭遇SARS、禽流感、疯牛病、艾滋病等全球大面积传染病;加之,人类核武器军备竞赛愈演愈裂,潜藏着更多毁灭人类生存不安全因素愈来愈多。在这些天灾人祸面前,人类从未能向今天这样严重地思考:人类进入到一个全球化环境非安全的灾变时代。

 

自然迫使我们重新思索,如何继续生存下去?环境灾难强迫我们学会,重新建立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21世纪,人类进入全球生态环境非安全时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是由近三百多年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带来一个非常明显后果。它是全球化资本主义经济改变了整个地球面貌、改变了地质与环境生态结构带给人类生态环境改变之后一次灾难性巨变。目前,它正以人们愈来愈明显地方式进入21世纪人类全部生活之中,赫然的形成毁灭人类力量最危险直接原因。如果说,我们将人类自身创造的核武器以及战争作为毁灭人类另一个原因;那么,当前的生态恶化和不安全环境正是加速这个灾变时代到来最为根本原因!

 

因此,人类必须要正视我们所处的困境与危险,加强全球化生态安全与应变环境灾难协作与相互支援机制,积极应对全球化自然环境与生态衰退现状。在国际间环境安全普遍受到危机前提下,在生态环境全面衰退面前,人类在遭遇环境灾难一次次毁灭性的打击面前,只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协作与配合:才能逐步地改善人与环境之间关系。

 

一是,全世界的人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人类环境灾难濒临我们,带给我们毁灭性打击,让我们付出沉重生命代价,这是一种自然对人类行为普遍警示结果;不论在东西方,何种自然灾难,都是如此的让人们共同经历着环境灾难考验!

 

二是,人类预警和防范非环境安全机制被动与麻木状态,说明我们虽然有快速与便利人工环境系统,但是并未能够建立起防范和预警自然环境灾难有效机制;面对多起自然环境灾难事件,不论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面临此种问题困扰。

 

三是,尽管,我们人类设计了许多完美人工环境系统,但是,在自然环境遭遇非安全状态下冲击,人工环境与系统的脆弱性显现为不堪一击结局,导致了人类每一次在自然灾难面前都陷入到紧急与措手不及状态。

 

四是,每一个区域性的环境生态灾难,都是全球化环境恶化与极端事件爆发的其中原因之一;环境生态的整体性凸显了跨地域与跨国界性质。在当代国际社会,认同生态整体思想与环境共同安全还未能成为世界的主流,这仍将是人们不能够携手共同防范自然灾难根本原因。

 

五是,人类面对衰退的环境安全,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与自己过度开发与消耗自然资源有关,正是由此引起了局部地区性环境灾变加剧,也给全球化自然环境安全带来明显的下降局势,导致灾难不断濒临我们。谁都不想放弃物质财富追求作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唯一变革途径;因此,环境非安全与生态毁灭性循环恶化趋势,还将继续延续或影响整个未来国际社会。

 

六是,国际间防范、预警生态非安全环境的机制缺失,必将带给人们更大的环境灾难,这是因为,各国都站在自己立场上和经济利益角度,对待自然灾难与环境退化,谁都不会下气力解决跨区域性或国际间生态与环境究问题;因此,国际间与地区性环境保护与防范是一个真空地带、模糊地带、灰色地带,如果国际社会在减排二氧化碳方面不再进行制度化约束,那么,全球气候变暖局势将会更加显而易见,这是带给环境灾难主要原因之一。

 

七是,人们应该尽快研究全球化各种灾情和环境不安全发生之后状态,建立相互支援和协作和帮助救援体系,承担起各自责任,做出应急反映,采取有力措施,实施可行的方案;只有当全人类共同携起手来面对全球化与局部化自然灾难时,人类才能积极有效地抵抗环境继续恶化结局!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自然灾难普遍爆发时机,对物质财富追求与过度消耗造成了环境资源毁灭,不仅造成了人类精神堕落与道德下降的普遍危机出现,也造成了生态灾害不断发生。自然灾变的濒临将成为今后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全世界都将为此作出更多的努力,解决或寻求人类面临环境危险中——求其长久生存以及寻求另外一种生态文明选择!

 

在决定人类未来选择走向上,人类必须要重新正视:我们人类到了一个生态文明转折重要历史发展时期。没有什么上帝,告诉我们如何采取行动!没有什么侥幸,可以避免这一次灾难结局。只有依靠人类生态智慧,重新思考与调整、或改变整个人类物质文明方向,改变与环境背离的这种盲目性文化抉择与追求,或许,我们才能寻找到一个全球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2008-2-1

 


上两篇同类文章: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软着陆”
  • 商人与政治:谋而不同的社会后果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 联系我们 | 绿韵博客 | 环境生态论坛
    制作:绿韩子 环境生态网 粤ICP备09031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