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文集首页
作者简介
作品目录
生态文明
个人空间
雁过留声
新闻视点
环保文库
环境生态论坛
□ 作 品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 热点文章 □
 

中国应迅速发展低碳经济
发布时间: 2009/10/26 14:32:49 被阅览数: 646 次 来源: 诗哲魂文集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低碳经济”是在世界能源危机以及可再生性资源面临枯竭情况下提出来的,这是国际和国内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一个比较新的提法,也是去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它的核心是指: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自然资源日渐枯竭,能源危机日趋紧张,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愈来愈难有出路情景下,人们必须面对全球气候异常状态,必须面对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危险境地,由来可见,低碳经济与能源危机、低碳工业与应对全球气候异常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本质联系。

 

能源的替代性和能源清洁性,已成为世界后工业社会发展的一个难题,这不仅关系到未来经济发展走势,也关系到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情景。在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球日益凸显情况下,传统工业已经走入一个不可摆脱高污染和高能耗陷阱,它们成为直接给环境带来灾难原因之一。更加引人注意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后果,也起因于这个二氧化碳高排放令人困惑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才有了改变目前全球气候变暖,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低碳生产与生活模式转变不仅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同时也是为了解决未来工业生产污染与排放,解决未来生态环境保护,也是解决了未来生态文明的选择与发展问题。可见,潜在低碳经济之后的发展模式中,不仅是寻求未来更加洁净的能源和替代能源,而且还是更加具有环保科技和更加美好未来的生态社会。

 

当然,低碳并不完全代表生态经济,但却是更加环保的科技,它是在自然资源受到能源约束日渐紧张与枯竭的情景下,所能采取的一种改变目前工业发展一种途径,在环境保护主义看来,它是一种摆脱目前能源危机一个必然结果,然而,对于生态主义看来,却是渐进中寻求解决环境污染一种方式,因为在生态主义看来,推翻现行工业社会,改变传统工业弊端,就是要彻底改变依靠石化能源工业基础,而寻求更加环保和洁净能源替代品,走一条依靠生态智慧重新设计社会发展的未来之路。当我们在激进生态主义者还未能寻找到更加生态发展道路时,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可能是目前社会从传统工业社会中摆脱高能耗、高污染唯一的选择。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提供的证据显示,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百年来(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面温度上升了0.74,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地面温度与(1980——1999年相比)可能会升高1.1-6.4。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深度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社会所讲的低碳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通常都是由发达国家制定出来标准。然而,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还在重工业社会发展阶段,高排放、高污染还占据着我们主要工业部门。目前,如若完全依据国际社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来约束我们自身发展,可能带给我们的并不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经济增长速度。问题在于,必须要快速改变高碳排放状态,承担起国际社会要求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减排的责任与义务,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既可以通过合理的碳交易或碳关税,获得新能源替代技术,又可能完成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具有约束机制的二氧化碳减排要求,这是我们中国未来发展后工业社会中难以跨越的矛盾与问题。但是,中国的生态文明社会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无疑都在努力为低碳社会的经济发展共同进步而奋斗!关键的问题是,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借鉴,相互难以区别的模糊状态,只有从中国后工业发展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地做到:既可以利用国际社会低碳经济技术和政策,又可以改变中国传统工业面貌,把我国生态文明进程向前大大的推进一步。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生态文明的未来,我们既要尊重低碳科技本身成果,也同时要挖掘自身生态智慧传统,把两者结合起来,因为,低碳科技本身并没有改变工业生产和生活模式,只是在低消耗与低污染上解决了环境保护方面问题,但是并没有彻底解决人与自然生态和谐与共的问题,不改变人们对于自然敬重和敬畏的道德,不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低碳经济不论发展何种程度,都不会自然而然改变成为生态中心立场上来。因此,低碳经济的社会发展,不过是人们在寻求更加生态化现代社会一个阶段,只有当我们完全结束了把自然当作掠夺与剥削对象时,当我们不再把物质财富看作是唯一衡量标准时,潜在我们每一个人身心上生态智慧,才可能满足我们超越了低碳经济进入到一个更加成熟的生态社会。

 

低碳经济,是最近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多个行业,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与目前国内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是一致的。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依赖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迄今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这三种化石能源的比重仍占87%左右。我国能源消费尤其处于高碳状态,化石能源约占92%,其中煤炭约占68.7%,电力生产78%依靠燃煤发电。我国目前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比重仅占8%,其中7.3%是水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比重很低。要改变传统能源高碳状态,决非是一时就可以改观的事情,在国际社会面对气候异常而逐渐加强减排二氧化碳而制定游戏规则面前,可能更多的思考是,除了改变高碳能源结构之外,还要争取到发达国家低碳科技,以此来迅速改变中国后工业社会面临困境。

 

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三低经济模式。这与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这也是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为此,中国经济发展,应及早提出低碳经济模式,从传统低耗能与高污染工业结构中走出来,寻找新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未来产业调整不可绕过一个必然阶段。建议,中国政府即早建构适合自己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全面进行城市社会与工业布局的调整,低碳经济示范区将成为中国下一次工业革命的示范区,为建设全国生态城市而及早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为应对全球气候异常,减少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做出贡献。

 

一是全面启动由传统生活方式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型的教育与动员;这是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对于个人,要培养节约是美德的观念,彻底改变诸如餐饮浪费等与节能减排背道而驰的陋习;对于企业,则要推行绿色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国家引导企业将环保成本计入企业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树立企业公民意识,改变节能减排没有效益的错误认识。抑制个人奢侈消费,提倡勤俭节约,比如,全国车市销量增长最快的是豪华车,其中高档大排量的宝马进口车同比增长82%以上,大排量的多功能运动车SUV同比增长48.8%。与此相对照,不少发达国家都愿意使用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并不一概反对小汽车进入家庭,而是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日本私家车普及率达80%,但出行并不完全依赖私家车。在东京地区私家车一般年行使30005000公里,而上海私家车一般年行使1.8万公里。国内人们无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成了炫耀型消费生活的嗜好。有些城市的重点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一二百辆私家车将周围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由于人们将现代化生活方式含义片面理解为更多地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提供的便利,导致了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高能耗的动力技术系统,往往几百米的短程或几层楼的阶梯,都要靠机动车和电梯代步。另方面,人们的膳食越来越多地消费以多耗能源、多排温室气体为代价生产的畜禽肉类、油脂等高热量食物,肥胖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而城市中一些减肥群体又嗜好在耗费电力的人工环境,如空调健身房、电动跑步机等进行瘦身消费,其环境代价是增排温室气体。

 

二是规划中国低碳经济示范区;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我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低碳经济示范区主要将在能源、建筑、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研发,培育静脉产业,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民众对循环经济体系的理解目前还处于表层,基本理解为废渣利用尾气回收等等。真正的循环经济体系应如同人体系统一样,如果把工业制造系统比作人体的动脉系统,那么,我们使用过的工业制造物的回收再利用则应如人体的静脉系统一样。工业品的回收再利用——“静脉产业应该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三是让低碳经济观念与企业创新与研发接轨;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先行试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建议责成有关部门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行业先行试点,选择作为我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积极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区,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国家重点能源基地,选定典型城市进行试验试点,寻求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四是全面推广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我国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研发工作,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理顺企业风险投融资体制,鼓励企业开发低碳等先进技术;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通过以上手段,实现低碳技术发展的跨越式进步。

 

五是对城市公共场所设置,超市等采取低碳评估,进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这是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从日常生活习惯与便利入手,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在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计划里,对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从办公楼、宾馆、商场等大型商业建筑中选择试点,公开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能源审计,提高大型建筑能效;同时,对公共建筑的物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节能运行的能力。因为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

 

六是进行全民生态足迹消费教育;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小,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这是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碳的排放真是无处不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呼吸中,吸进去的是氧气,呼出来的就是二氧化碳;再如汽车尾气排放、电冰箱、空调、电视、电脑等家用电器等等在使用过程中,就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今年6月全国开始实施限塑令。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来人们盛行便利消费最典型的嗜好之一。要使戒除这一嗜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单让公众理解限塑意义在于遏制白色污染,这只是单维型环保科普意识。其实限塑的意义还在于节约塑料的来源——石油资源、减排二氧化碳。这是一种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据我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关联型环保意识不仅能引导公众明白限塑就是节油节能,也引导公众觉悟到节水也是节能(即节约城市制水、供水的电能耗),觉悟到改变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与节能、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改变生活方式:气候中和联合国指南》指出,只要采取一些很简单的措施,就可以减少一个人每天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如果像电力公司、汽车制造商、以及航空设备制造商这样的企业也努力实现绿色经济,那么我们可以削减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表明,如果每个飞机旅客将携带的行李减少到低于20公斤,就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削减2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七是建立低碳经济中碳排量交易市场;实施低碳经济,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和看得见的手(政府干预)缺一不可,两手都得硬。除了重视减排、适应、技术和资金四大要素以外,还要仔细研究目前发达国家给碳排放定价和建立碳排放交易等市场工具,科学判断其必要性及利弊,以便通过国际合作,有效推动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的开发利用,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积极运用政策手段,为低碳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被认为是富有经济效率的政策手段。研究表明,近期在中国征收低税率碳税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大,但对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作用明显。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国家有关综合经济、环境保护和税务等部门应密切协作,充分利用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政策协同关系,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市场体系和政策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降低能耗和减排温室气体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热点,成为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又一波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新趋势。据预测,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每年可为全球经济产生25000亿美元的收益,到2050年,低碳技术市场至少会达到5000亿美元。为此,一些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行动,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产业先机。(20091025

 

 


上两篇同类文章:
  • 罗布泊消亡的生态思考
  • 生态警示:中国即将经历罗布泊的环境悲剧!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 联系我们 | 绿韵博客 | 环境生态论坛
    制作:绿韩子 环境生态网 粤ICP备09031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