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时代那些美好的东西已经远去了,不堪回首,它携带着往日坚定的信仰也悄然的在我们内心中破碎了……
(一)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信靠什么?
行走在没有什么信靠的道路上,我们内心的孤独是虚无主义占据的领地。其中更多的我们再也不信任任何真理,也不再相信什么人可以带给我们幸福,怀疑与憎恨已经铸入到骨子里。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再也不是从前的自己呢?单纯和善良,正直而诚实,我们开始变得残忍和野蛮呢?我们骨子里那种可怕的力量开始苏醒呢?邪恶与毁灭、没有人性而残暴呢?
世俗与神圣之间的界线被打破之后,中国人就生活在没有根性的土地上,中国人的道德就不再不能够约束住人性中最恶的膨胀——中国人就对其他人和自己的生命不在珍视起来呢?
一切敬畏的力量丧失之后,中国人的情感生活中就出现了深刻地精神危机。人们将自己生命情感中最令人敬畏的恐惧交给了神秘主义,迷信而愚蠢、狂妄而自私,同时,他又戏耍般地对待不同的宗教,功利性的将人世间最神秘和圣洁情感亵渎了……
在没有信靠的世界上行走和生活,人们就自然会陷入迷惘和困惑,当人们不能够解释生命和命运中的必然性时,人们就会失去希望,就会对世间的一切都采取怀疑的态度和立场,最容易陷入唯我主义的陷阱……在世俗与神圣之间,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循着精神与物质相互联系和浸透的方式运行的,在精神上,人类追求纯粹信仰的高度,那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情感寄托方式;而世俗生命的享受却也无处不在引诱我们,介于两者之间的选择中,人类更属于追求精神神圣信仰的生命信徒。而多时世俗社会的人们,谁又能够逃避苦难生活对人们的考验呢?谁又能够避免世俗物质生活的诱惑呢?
往往是人们在世俗生活中不能够获得幸福时,人们就追求神圣的力量,而企图祈求上苍的力量保佑他获取世间的荣华财富,而在实际生活中真正意义上追求纯粹精神境界的生命极少见。信仰就这样在极功利式的生活中被放逐了,解构了,毁灭了……人们再也不相信信仰的力量能够解脱生命的苦恼和纷争,能够安慰人们的破碎的世俗心灵,能够影响生命精神世界的纯净。
信仰实际就是在世俗与神圣之间的一个至高无上的空间,它需要人类不过分重视世俗的人间财富和荣华,而是去为未来的天堂生活而进行准备,而不断地进行修炼自我,放弃世俗生命或者说富贵荣华的追求,敬畏神圣的事物和超越我们其上的智慧和力量,安身立命于自我修行的生命,去卑视那些一味追求人间世俗享受的生活。
这种来自对世俗生活的否定,就是对纯粹精神信仰的肯定,就是将世间的生命全部当作为寻找最高生命境界的追寻。信仰之路的寻找——就是对世俗生活的放弃,对享受生命世俗物质利益的放弃,对纯粹精神世界的终极追寻。
信仰在种意义上就是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对有限的生命的一次永恒性完满的追求,它并不是以人们在世俗生活中获取的功名和利益作为衡量的标准,而是以人的精神境界所抵达到的信仰高度为准则。它对世俗生命的关注,更多的是关心他们安身立命的情感寄托方式,对神圣世界的信仰的持久和永恒的信念。
当我们的社会更多的以意识形态强加老百姓头脑贯注无聊或者说思想意义的乌托邦时,就从信仰意义上丧失了基本的神圣性,并不是说政治意识形态不能够造就人类神圣的信仰,而是说信仰的力量和智慧都是以世俗世界为模式的,也是以世俗化的未来追寻的方向为目标,它直接体现为背离信仰的纯粹性,以及它的崇高性,信仰它超越世俗生命的最高境界而抵达一种永恒精神的高度。信仰是以生命的敬畏作为神圣的基础,将神秘的力量和智慧作为来自上苍的一种荣耀体现的,它启谛我们苍生的力量和智慧是宇宙中最伟大的、至高无上的信仰之神所赐予。
它完全不以世俗化的生活本身作为目标,而是将人类的精神信仰作为至上的选择,未来信靠神圣性和崇高性和超越性抵达永恒性。对一切世俗社会的生命价值采取否定的态度和立场,或者说从世俗生命的永生价值中追寻着上苍的意志和意愿。人类不过是从纯粹精神信仰中追寻着未来的生命意志,也就是从破除世俗的烦恼中解救自我——抵达一种精神世界的永恒超越性。
在信仰失去之后,人类告别了神圣性、崇高性和超越性,而陷入到世俗社会的功利性、贪婪性或享受物质财富消耗带来的感官世界的沉醉之中,而忘记了生命终极目标是精神生命的永恒性追求,对神圣信仰的淡漠会使人的精神生活陷入虚无和无所适存,会使人的生活目标变得狭隘起来,在残酷竞争的社会现实面前,人们就会彻底地丧失了人性,而一味的追求世俗社会的靡烂和腐朽,追求现世生活的感官享受,而忘记崇高精神道德境界的提升,就会放弃信仰对生命精神的守护,而日益使生命麻木堕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