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木里 深藏着原始的美丽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13 16:11:3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瀑布如脱缰的野马

  云南堡瀑布位于沙湾乡境内,这里植被保护相当完整。在山腰,绿树掩映中,一道飞瀑如脱缰的野马冲泻而下,形成了奇特的两级飞瀑和冲天而起的漫天水雾。附近的居民每年都有到此“转水”的习俗。

  木里境内天然秀丽的高原湖泊有十多个,最为著名的有丁东海子、寸多海子(长海)、尼多海子、巴桑海子等。春季,山峦湖畔百花争艳;夏季,碧绿的湖水连接天际;深秋,一派金黄倒映湖中,还有野鸭在悠闲地游戏;隆冬群山银装素裹。在山水的相互辉映中,罕见的高原景色尽收眼底。

  猴群出没与人嬉戏

  木里境内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在原始林区中,古木参天,遮天蔽日,高大挺拔的杉树林,粗壮笔直的青松林,密密层层的硬阔叶林,极目远眺,一望无垠,犹如一片波涛起伏的绿色海洋。各种奇花异草,春夏时节,竞相争艳,令人目不暇接。最著名的是杜鹃花(又名格桑花),从春天到深秋,无论是在高山牧场、湖泊,还是在山顶、林间,都四处盛开着,姹紫嫣红,光彩夺目。

  关门山景区地处顶脚乡境内的关门山,因错落的三座悬崖绝壁,形似一道关闭着的门而得名,雅砻江的支流小金河从三座山之间顺流而过,水势平缓,两岸怪石绝壁,素有“小三峡”之美誉。山上常见猴群出没,与人嬉戏。“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诗情画意跃然眼前,令人禁不住遐想联翩,心旷神怡。

  “旭米”人的奇特婚俗

  在水洛乡境内,居住着藏族的一个分支“旭米”人,他们除了语言上与当地其他藏族稍有差异外,其装扮、宗教信仰等并无两样。他们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的奇特婚俗,至今仍保留相当完整。

  屋脚最后的母系氏族

  在屋脚乡境内,至今仍保留着母系氏族的社会形态,可称之为最后的母系氏族部落。在利加嘴这个蒙古族村落,近四百人口分属于26个家庭,家中由女性主事,家庭成员中只有母系的姐妹兄弟和子女。父亲是另一个家庭的成员,只有在夜晚才能过门,在清晨则要离去。这便是传统的“走婚制”形成的家庭格局。

  俄亚大村的东巴文化

  在俄亚乡境内的俄亚大村,留存着当今世界上最奇特的建筑群之一。整个村子200多户人家的房屋建成一体,其依山而建,房屋间留有可供人畜通行的通道。

  俄亚纳西族使用象形文字,他们称自己的文字为“斯交鲁文”,意为“木迹石印”,即写在木石之上的记号或木石之字。这种文字为民间宗教祭司“东巴”所独通,因此叫做东巴文,每逢节日、婚丧嫁娶,求雨等重要活动,祭司“东巴”都要进行诵经、占卜、跳神等宗教仪式。云南丽江等地的纳西族经常请木里的“东巴”前往教授经文、跳神等,并对俄亚境内的东巴文化进行了大量的挖掘包装后,形成了他们的旅游品牌,令人赞叹。

  项脚留存着明代遗民

  在项脚乡境内留存着一个土著汉族村落,被称为“明代遗民”部落。经州文管部门考证,该支汉族属明朝后裔,至今仍身着具有明显明清时期特征的服饰,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风俗和祭祀习惯。

  探险旅游家程树民徒步线路设计

  预计时间为6天。起点木里,终点稻城。从广州出发,可选择飞到成都或昆明,再乘汽车或火车进入西昌,转班车到木里。

  第1天,在罗斗村开始雇马匹上路经东拉村到嘟噜小寺。景色平淡,但可见到藏、纳西民族风情;第2天,从嘟噜出发沿白水河而上,穿越莽莽的原始森林,到满措。第3天,从满措到呷日牛场的藏别,行程4~5小时,略为轻松。第4天,从藏别出发,这是旅途风光的第一个高潮。美丽的原始风光,翻过杂巴拉的垭口后,景色苍凉。第5天,从曲纽阿措姆到呷独牛场,路途艰险;第6天,呷独牛场至洛绒牛场,是第二个高潮。三座神山环绕蓝得让人心醉的高原湖,四周雪山沉寂,那种感觉在都市无法体味。洛绒牛场经冲古寺,到亚丁村隆龙坝,回稻城。

  人数:至少两人结队前行。最宜5~7人,如大队人马数十人可按此数分成几小组。

  装备:由于日夜气温反差大,气候多变,需备防水雨具,多日罕见人烟,要自备六七天的干粮,或要求马夫带上口粮及炊具。

  应急:全线路都没有手机信号。为确保徒步穿越途中的安全,行进途中万一有队员体能下降,应改走另一条捷径,就是从嘟噜至呷洛村不经杂巴拉山垭和央迈勇,绕过夏郎多吉直达冲古寺,这样整个徒步路程时间可缩减两天,这对体能下降或身体不适的队员有极大的帮助。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