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穿梭广州 探寻历史古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足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19 14:38:3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近代史迹

    翻开整部中国近代史,几乎每一段历史都深刻地烙上了广州的印记。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革命先驱历史文化名人的名字,紧紧地与广州这座城市联系在一起;今天遗存下来的广州近代史各种遗址和纪念馆,讲述着近代以来广州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

    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推荐理由:只要经过中山四路,你一定会看到这座宏伟的古建筑:一组红墙黄瓦、古朴庄重的建筑群坐北朝南,从南至北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等组成,两边有庑廊等宏大建筑,大门是花岗岩雕琢的棂星门。这建筑就是毛泽东等人于1926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培养农民干部的学校。它原是建于明代的孔庙,清代为番禺学宫,始建于1370年,是一座庄严古朴的建筑群。

    地理:中山四路42号门票:普通2元。

    交通:市内乘1、25、86、101、102、107、222、242、263路公共汽车在大东门站下车,或乘地铁1号线在农讲所站下车可达。

    主要看点:农讲所原貌及古建筑。

    黄花岗

    推荐理由:1911年,为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了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这就是著名的广州“三·二九”起义。1918年始兴建黄花岗墓园,布局庄严雄伟,,墓门横额为孙文所题“浩气长存”的鎏金大字。墓道两旁满布花木和碑刻,有孙中山所亲植的松树,有章太炎题写的篆文坊额,有1934年所立的《广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记》巨碑。

    门票:8元。

    交通:市内可乘坐6、10、11、16、63、65、74、78、85、192、201、220、219、271、290、236、862等路线到黄花岗站,另外还可乘坐旅游专线:广州一日游专线、旅游专线4路、先烈路近代革命史迹游专线车。

    主要看点:岗陵、烈士墓。

    大元帅府纪念馆

    推荐理由:这两幢3层砖木结构欧式楼房和外门楼,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即1907年)。进入近代,1917年和1923年孙中山两度在广州组织革命政府并任大元帅,此处被定为大元帅府。孙中山很多决策,如反对南北军阀,平定商团叛乱,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等,都在这里作出。馆内除进行了“场景复原”以外,还在“孙中山宋庆龄卧室”中摆设了两位伟人的硅胶像,比一般的名人蜡像还要逼真,有如梦还真的效果。在临时展览部分,展出有打捞的中山舰出水文物。

    地理: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门票:10元交通:市内可乘8、26、248路公交车。

    主要看点:孙中山宋庆龄卧室、蜡像。

    黄埔军校

    推荐理由:黄埔老人曾经告诉后辈:“我的一生,从踏上这个码头的那一刻彻底改变。”。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在国民党方面,黄埔师生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有近40人。在共产党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5人出自黄埔、10名大将中黄埔出身的占了3位、1955年授衔的57名上将中有黄埔师生8人。

    从1924年到1930年,黄埔军校一共在长洲举办了7期,曾在广州、潮州、南宁、长沙、武汉等地开设分校。1930年军校迁往南京,后又迁到成都,至1949年,黄埔军校共招收学生23期,毕业生3万余人。

    1965年复原,1993年文物部门再次重修,恢复了它的历史原貌。1962年军校旧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门票:15元

    交通:广州火车站-南岗专线车、43路天河至黄埔专线车,玉蟹山站下车,经鱼珠码头过江即达。

    主要看点:黄埔军校原貌。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