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龙胜梯田:妩媚的曲线世界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21CN旅游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22 15:38:1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龙脊壮寨:洒着阳光味道的小康村落 刚走进龙脊梯田旁的平安壮寨,就让人感觉很象阳朔,空气中洒着阳光的味道,中英文招牌同时挂在木楼的正中央,时不时的,身边就闪过几名金发碧眼的老外。我们住的“龙脊宾馆”据说曾经是村中最豪华的宾馆,标间一晚50元,以性价比来说应算是颇为舒适的了。 龙脊宾馆和其他绝大多数宾馆(实际就是木楼)一样,一层是餐厅,清一色的木桌木椅,白底蓝花的茶碗似乎还留有茉莉花茶的余香。流水潺潺,一片郁郁郁葱葱的树林围绕着四周,我们就靠在铺着蓝色蜡染布的木桌旁休憩,望着红红的辣椒成簇地平躺着,袅袅炊烟升腾到大山深处。如一幅淡墨轻抹的中国画, 村里的壮民告诉我们,他们算不上本地人,只是在宋末为避战乱,才自山东的海边迁徙定居于此的,为表示对大海的怀念,他们的头饰至今还保留着蓝白相间的飘带。但如今这种飘带只能在老年人的头饰中偶见一二,年轻人的头饰多是粉底白花的枕巾,农村结婚最流行的那种,有的上面还有着若隐若现的“喜”字,足见现代文明对这个古老村寨的冲击。 平安村因梯田而成名,因梯田而致富,但现在村民已靠开客栈饭馆为生,梯田,大多只是雇给外村人种,自然更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不过村里人见的世面多了,自然没有了生涩,如果你在层层叠叠的翠绿中迷了路,村民就会大方热情地把你带回寨子,坦率地说,这种感觉或许有些世故,但却让游客觉得很满足、很舒服。 小学校是村里少见的水泥建筑之一,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金坑瑶寨:固守原有纯朴的世外桃源 金坑大寨梯田旁边是一个由金坑由大寨、田头、壮界、新寨等五个寨子组成的寨子群。从县城到金坑的路这两年刚修通,景点开发较晚,梯田,现在仍然是瑶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村民的生活方式,也一如几个世纪以前,固守着原有的纯朴:两层的木楼,离地面约1.5米的底室用来饲养牲畜、堆放农具和柴火,上层略显阴暗的房间,是全家生活居住的场所。有的家庭,在楼前还会悬挂一些大小不一,看不出具体形象的图腾,使我们一时产生了时空错落的不真实感。 红瑶是金坑大寨的主要居民,因妇女外衣花纹图案以粉红色为主而得名,现在村子里的中老年妇女依旧有穿传统服装的习惯——粉红色的上衣,黑色的百摺裙,非常的艳丽妩媚。据说,红瑶女子从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挑花、刺绣和织布,从嫁衣到婚后全家人的衣服都出自红瑶女子勤劳的双手。 遗憾的是,我们转了几个寨子,既没能听到织布机那陌生又熟悉的“咔咔”声。或许还是因为闭塞,中老年瑶民见到游客有些拘谨,甚至有些警惕,语言沟通也颇为困难。 不过,吱呀呻吟的木板门、倚着它韶华已逝的红衣老人、以及外表由深红转至黝黑的沧桑老屋,已使我们暗暗窃喜:竟在不经意间闯入了一个“不知魏晋”的世外桃源。金坑大寨的住宿条件不算好,有标准间的旅馆只有一两家,但在山头的“观景楼”随遇而安,却意外地享受了推窗观景、清韵悠远的意境。 入夜,整个客栈只有我们母女二人,远处的灯光摇弋着闪了几闪,灭了,整片大山便沉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没有喧嚣、没有嘈杂,如世外般的清素,仿佛割断了时间。母亲忽然对我说,“明年,要有机会,我们一起再来看秋收吧。”枕着山风入眠,一夜香甜。 龙胜梯田旅游指南: 交通:龙胜梯田距桂林100公里。桂林汽车总站每隔40分钟就有一班发往龙胜的豪华大巴,票价15元。 龙胜县城每天有数班分别开往龙脊梯田(即平安村)及金坑大寨的面包车。票价6-10元。背包客一般是先游龙脊梯田,然后乘返回龙胜的面包车在双河口站下车,等待开往金坑大寨的面包车。 景点及门票:龙脊梯田和金坑大寨通票50元,如有攻略或驴友谈及从某个路口进入可免票切莫轻信,除非愿意背包多走6小时以上的山路。 住宿:龙脊梯田旁的平安村有50家以上的旅馆,简陋但非常干净,一般情况下普通间30元/间,标准间50元/间,装修豪华且观景地段最好者也只不过100元/间左右。 金坑大寨梯田的旅馆多分布在田头寨,大多只有普通间。一号观景台旁的金坑全景楼宾馆内部设施较完善、价格稍贵,但至少要步行1个半小时才能抵达。 饮食:寨子里的每家旅馆都提供饮食,腊肉、豆腐都不错,但总体来说不合北方人饮食习惯,挑剔者建议自带食品。 最佳旅游时间:梯田的四季都很美,但4月看水满田畴,9月看层层铺金景色尤其绚丽壮观。 附近景点:周围有矮岭温泉、银水侗寨、九江漂流、长发村、银水侗寨等多个景点,均可从龙胜县城乘专线面包车直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