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出游请带双"环保筷" 从细节做起打造"环保游"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28 10:13:2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长假在即,沪上不少驴友已经翘首盼着出行。然而,与游客成群相对应的,却往往是生态环境遭到集中的破坏。昨天,某国际环保组织希望通过晨报向读者发出倡议,呼吁驴友外出之时能从细节做起,打造“环保之游”。记者了解到,一些环保人士为了解决外出时可能遇到的环境问题,要做较多细节准备,甚至包括自带一双“环保筷”。

  这几天,上述环保组织的王先生和身边的朋友一样,酝酿着外出旅游。与一般驴友不同的是,他的背包里多了一双用布袋包裹的“环保筷”。这双筷子的木材源自所罗门群岛的生态林业项目,包裹在外的布袋也用环保布料制成,连印在布袋上的环保口号“救救它,消失中的天堂雨林”等图案和文字所使用的染料也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属于易降解的环保材料。在旅游途中,每到一个餐馆,王先生都会主动提醒店主,自己并不需要一次性筷子。

  虽然自备“环保筷”可能遇到清洗、卫生等问题,但王先生认为,这些“麻烦”在保护环境面前不值得一提。他表示,一次性筷子虽然使用方便,但却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有媒体曾算过这样一笔账,目前我国每年用掉一次性筷子450万双,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

  事实上,即使是与同事聚餐,或在餐厅吃午饭,王先生大多也用这双“环保筷”。他表示,很多人以为一次性筷子卫生、安全,但现实生活中,不少一次性筷子属于劣质产品。

  从细节做起,打造“环保游”

  日前,针对国庆黄金周将出现大量游客的现象,上述环保组织发出了打造“环保之游”的相关倡议:

  选择航空公司、宾馆、旅行社或目的地时,优先考虑有良好环保标准及口碑的。

  选择最环保的交通方式,比如短途旅行不坐飞机。在有些景点可以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汽车,督促司机在停车等待时关闭引擎。

  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物品。比如自备筷子牙刷,减少宾馆浴巾等物品的更换。

  不乱扔垃圾!

  保护景点,不涂鸦,不刻字。

  不要购买任何由濒临绝种的动植物制成的产品,像珊瑚礁、象牙、皮毛、蝴蝶等。

  不要食用任何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比如穿山甲、鱼翅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