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地质旅游-走进云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资源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19 14:44:5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长江第一湾

 

 

    万里长江从青藏高原南下,其上游金沙江到了丽江县石鼓镇,突然掉头北转,形成了V形的大湾,这就是著名的长江第一湾。

 

    石鼓镇距丽江县城70公里。在金沙江流转角处的 小山岗上建有一面 汉白玉雕成的鼓状石碑, 石鼓因此得名。 石碑直径1.5米,系明代嘉靖二十七年至四十年(1548-1561年)间,丽江土知府木高向北进军吐蕾,得胜凯旋后的记功碑,石碑两面都有阴刻铭文。

 

    石鼓渡口江面宽阔,水势缓和,适于摆渡,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中, 在此 “ 五月渡泸 ”(金沙江古称泸水);公元1253年,忽必烈又在此“革囊渡江”。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率领下,从这里渡江,北上抗日。解放后,在石鼓碑背后的高坡上,建起了红军“长征渡口纪念碑”,碑高8.1米,气势雄伟, 庄严肃穆, 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前的牌楼是红军渡江纪念室,室内陈列着红二方面军长征过云南的文物。

 

    石鼓碑右侧的江湾堤岸上, 有一片 护堤柳林; 碑左侧有冲江河汇人江中。 河上建有铁虹桥,桥长17米,铁链上铺木板,两侧也用铁链护拦。该桥系晚清石鼓举人周兰坪倡建。

 

    石鼓镇在历史上是内地和藏区茶马互市贸易古道上的一座重镇,集市贸易兴旺,如今三日一集,十分热闹。

 

 万古楼

 

 

    楼五层,斗拱重檐,主柱16根,皆通天22米,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第一楼。纳西语“温古旅”(音),意为观赏畅怀于制高点。因其谐音,名曰万古楼。

 

    万古楼飞檐翘角共有13,比喻玉龙山雪岳十三峰,楼体雕饰中披星戴月等吉祥图案为2300个,象征在丽江(指行政区域之丽江)居住的23个民族。 以龙为装饰雕刻形象者,共有9999个,合楼顶藻井一龙,则成万龙万古之盛。楼高33米,象征33万丽江民众;楼四门:门二狮;四方共八,各附情态,则恭迎八方游客。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总占地面积4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岩溶地质地貌。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是一个以石林地貌景观为主的岩溶地质公园。晚古生代这里为滨海——浅海环境,沉积了上千米的石灰岩、白云岩,为形成本区石林地貌奠定了基础。经受后期地壳运动的抬升作用成为陆地,多期次遭受地下水、地表水沿岩石裂隙进行溶蚀,最后形成了组合类型多样的石林地貌景观。最早一期石林形成于2亿5千多万年前的早二叠世晚期,而最新一期还正在形成。其间经历了玄武岩和湖泊碎屑沉积的覆盖以及多次的抬升剥蚀。在独特的地质、气候、水文条件下,多期石林继承发展,相互叠置,层次分明。

 

    ——具有最为多样的石林喀斯特形态。世界各地最为典型的石林喀斯特形态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不仅有发育完美的剑状、刃脊状喀斯特,而且还有蘑菇状、塔状等形态,可谓集石林景观之大成,堪称“石林喀斯特博物馆”,具有极高的科学和美学价值。

 

 

    ——是目前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石林。在保护区内,低矮的石牙与高大的石柱成簇成片广布于山岭、沟谷、洼地等各种地形,并且与喀斯特洞穴、湖泊、瀑布等相共生,组成一副喀斯特地貌全景图。特别是这里连片出现高达20米—50米的石柱群,远望如树林,人们望物生意称之为“石林”,石林术语即源于此地,是研究区域地质演化和喀斯特作用的理想之地。

  彝族撒尼人已在石林地区居住了两千多年,他们的生活已与石林喀斯特密不可分。脍炙人口的《阿诗玛》史诗,热烈的火把节,欢快的“阿细跳月”,深情的《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早已广为人知。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浓厚的民族风情与环境宜人的石林地貌相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景,更增添了石林景观的吸引力。

 

 云南澄江国家地质公园

 

 

    “澄江动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澄江县帽天山地区,总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古生物化石。

 

    “澄江动物化石群”保存了早寒武世(距今5.3亿年)40多个门类,100余种动物的化石。其中有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疑难动物化石等。由于埋藏地质条件特殊,不但保存了生物硬体化石,而且保存了十分罕见精美的生物软体印痕化石。为人们研究寒武早期动物大爆发及这个时期的动物生理结构、生活习性、系统演化、生态环境提供了实物资料,是极为宝贵的地质遗迹。其与澳大利亚“伊迪卡拉动物化石群”(距今5.8亿年)、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动物化石群”(距今5.15亿年)并列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令人惊奇的发现之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全球地质遗址预选名录”。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