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太湖水上部落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金羊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8 16:28:2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东太湖,光福镇渔码头。

    我像个地道的鱼贩子一般与五十二岁的太湖渔民薛根生讨价还价,但我确定自己感兴趣的并不是他鱼篓里价格不菲的太湖白鱼和白虾。对于像他那样以简陋的水泥木桅帆船为家,靠着日益枯竭的鱼类资源为生的太湖水上部落,我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好奇。我请求老薛让我加入他们,并做我的向导。之后,当他老婆用刚烧好的热水,为我泡上方便面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已经接受我了。

    今天的运气不错,五分钟后,我就已经替自己找了个马扎,坐在他家的大马力水上机动车——一条十米左右的铁制三引擎小舢板上。我们在蛛网般的水巷里穿行。狭窄的水巷两边挤满了各式水泥木桅帆船,悬空的船舵、生锈的螺旋桨以及船身上茂盛的苔藓都显示它们已经很久没有移动过了……出租车般穿梭不停的机动小舢板使得这里看上去更像一个喧闹的水上集市。这里是一部分太湖木桅帆船最终的落锚地,因为油价上涨和渔业资源的减少,大船的出航成本已经越来越高,这些水泥船身,木质桅杆的大家伙,被拆去巨大的风帆和柴油引擎,狭小的驾驶舱被改建、扩大,盖上石棉瓦和防雨的塑料布,成为可供日常起居的船屋,船屋里的设施乏善可陈,却都简单而实用。多数船家的船尾都配备了微型的风力发电机,三片桨叶子飞快地转动着,为船屋里的主人提供不太稳定的电力。少数条件好一些的帆船被主人装饰一下后,成为水上餐厅,借地道的渔家风格来招揽游客。

 

 

    有须浮鸥相伴的航程并不算寂寞,这些从北方迁徙而来的鸟儿追随着老薛的小舢板,希望能在引擎激起的浪花中觅得食物。在离岸边约10公里的水域,我们总算是找到了老薛的同伴:我与船员们寒暄着,表达了冒昧到访的意思,他们显然比我想象中的容易打交道,连着几个月都在船上,周围只有水、风、鱼和彼此……而我给他们带去的最新的杂志和报纸也应该是发挥了作用。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