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尼罗河:色彩绚烂的意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浪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1 17:33:0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尼罗河

  当我要离开村庄时,已是傍晚。天空是一片纯净的蓝色,落日余晖中,我看到那位一直看着我拍照的漂亮的小女孩,紧随我到村口,举着小手与我道别。在她羞涩的笑容中,我看到了努比亚人身上固有的--恬静中的自尊,内向中的热情。正是这样的气质,使努比亚人在凝重的深沉历史中固执着留存着那一份天真和生动。

  如果说努比亚村让人对色彩有了一种纯粹的感观,那么对尼罗河西岸的克鲁纳村,你会长久地回味,因为它不仅是一片光鲜的色彩,更是民间的人文艺术直达内心的感动。

  克鲁纳村位于卢克索,前往帝王谷的路上。你会惊诧于那一排排房子竟成了艺术家任意泼墨的画布,整墙整墙的壁画,铺天盖地般向你的视线涌来,而那些画工更显精致,色彩搭配更加艳丽,凝重的氛围烟消云散,保守的埃及人以这样的方式渲泄着他们内心的躁动。

  在古代法老陵墓及神庙中,我们惊叹埃及绝妙的壁画及浮雕,想不到这些精湛的技艺在埃及农村,在那些普通老百姓房子的外墙上,竟如平常生活元素般存在,真让人对民间的艺术力量深深地敬畏。当地努比亚人承传几千年文化底蕴,尽情释放他们的创作能量,这里的绘画更复杂、更精美、更成熟,内容除了朝圣沿途所见所闻之外,还有不少埃及传奇故事的描绘,气势磅礴。相比较而言,阿斯旺的努比亚村的绘画就似儿童作品了。

  艺术的沉淀并不能改变生活的贫困,当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相互对峙时,你会发现在荒漠中高高矗立的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广告牌是那样的空洞和乏味,那些头顶水桶、身穿努比亚长袍的妇女缓步走过这些现代的印记,留下的背影有着如诗的意境。

  那天,留在我镜头下的是一双充满希冀的眼睛,那个赶驴前来村口打水的小女孩,你还好吗?

  回望埃及,在五千年的历史深潭中,曾掀起多少次的高潮,高潮过后激起的圈圈涟漪中,给大多数人留下了一个神秘而沉重,古老而嶙峋,沧桑写满了金字塔躯体的埃及印象,不可更改。直到你看过这些藏在金字塔下的埃及农村,这些生活在阳光跳荡的尼罗河两岸上的埃及村庄,你才会真正读懂埃及。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