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欣盖提 西撒哈拉的圣地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千龙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25 15:02:0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摩尔人的珍藏记忆 在欣盖提的家庭图书馆,上百份手稿安详地躺了好几个世纪——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珍贵记忆,就藏在这薄薄的羊皮卷和木板后。 欣盖提的先人们留下了大量修辞、法律、天文、数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珍贵手稿。如今,这些珍贵手稿都藏在了一些简陋的小屋里,我们权且称其为图书馆。幸运的是,在经历了欣盖提的衰败之后,这些家庭小图书馆及部分藏书得以保存至今。 “古籍能真实地还原当时的阿拉伯,让我用眼睛看,用手实实在在地触摸到几世纪以前最繁华的都市。商人们带着大批金子、食盐,骑着骆驼缓慢前行,散乱的长队浩浩荡荡地穿越了撒哈拉;途经欣盖提,犹如一阵旋风,给当地带来了文化知识和伊斯兰教。而在星期五清真寺内,万人朝圣的壮观场面仿佛就在眼前。这些手稿是我们这个国家最为珍贵的财富,不能眼看着它们随着时间流逝而成为历史!”阿卜杜尔·萨伊德是一个富人的后裔,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几年前成为哈默德家庭图书馆的馆长。萨伊德曾在首都努瓦克肖特居住,成功地经营起一份生意,过着舒适安逸的日子。但他不安于这样的生活,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故乡——欣盖提。“物质享受永远无法替代精神食粮。我的家乡欣盖提流淌着我的鲜血,祖祖辈辈给我留下了他们的书稿。” 多少年来,哈默德一代接一代地传播着智慧和真理。这个家庭收藏了200余本手稿,其中有一些已经有了400多年的历史,所有书籍整齐地堆放在一所14世纪的旧房子里。书房边便是阅览室,走进阅览室,狭窄的光束穿过屋顶投射进来,由“盘古墙”向四处反射,整个房间沐浴在一种神秘的光环之中。“盘古墙”是由一种特殊的黏土建成,这种黏土现在还在城外10英尺高的沙丘下开采。由这种黏土建造的房间很凉爽,透气性很好。馆长轻轻地拿起一份手稿。“你会不停地发现珍品,这里有一本比麦哲伦环游地球更早的宗教典籍,那里有一本比德国第一本字典还要早百余年的语法书。”馆长虔诚地打开一本写于500年前的古兰经,大声地给我念出一系列穆罕默德的经文。 几所房子之外,像剑一样的大路把古城一切为二。在路的另外一边,哈伯特家族同样珍藏着最珍贵的作品。他们的图书馆至少藏有1500件手稿,其中有一份写于1059年的纸质文稿,甚至比欧洲最古老的纸文稿还要令人震撼。哈伯特家族将藏书仔细地排放在金属架上,并用硬纸壳把每本书保护起来。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欣盖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德国和法国政府为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议,给欣盖提提供了这样的书稿归档系统。 “珍贵手稿得以保护并流传下来,这是我最大的心愿!”萨伊德说。 沙海日渐逼近的日子 欣盖提的人口由最繁荣时的两万锐减到今天的不足一千五百人,气候日渐恶劣是主要原因之一。欣盖提城正不断遭受干旱的威胁,脆弱的黏土城墙不断遭受风沙的袭击,人们每天都要从家中倾倒出沙子,否则没几天房屋就会被埋葬于沙海之中。白天,气温高达40摄氏度,人们只有等太阳落山的入夜前夕才会显现出活力。欣盖提的男子通常身着蓝色长袍,女子身着深色长裙,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色。这里的人们靠旅游业和开采地下井为生,他们活得并不轻松。但近来在古城中发现了大量石油矿,也许这会重新吸引全世界的目光,重现十七至十八世纪的辉煌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