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沪上白领尝试"零排放之旅"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12 22:51:5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又到春暖花开、出门踏青的好时节,由于乘坐大量的交通工具及到目的地后住宾馆、旅店,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让大自然承受着巨大的环保压力。不过,“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给大自然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这一生态出游理念在沪上白领圈中渐渐流行。记者了解到,为了弥补自己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一些公司白领在旅游之后自发实施种树计划,通过增加树木的数量,减轻自己对自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CO2零排放”纳入旅游行程“通过自身的努力,把一次普通的旅游变成二氧化碳零排放之旅,这是件十分有意义的事。”近日,沪上一群白领正在打算与春天作个“约会”,但在出行之前,他们决定把一项特殊的“植树计划”列入行程之末。所谓特殊,不仅因为种树的地点比较特殊,且种树的数量也因行程而异。而此前,她们已有过一次成功的经验。
去年9月,来自欧莱雅公司的10名同事一起前往云南旅游。此次行程安排得很紧凑,与其他游客不同,在游览全部景点之后,他们并没有立即返程,而是开始履行最后一项由大家默认的“义务”:搭车5个小时,来到一个自然保护区,向当地主管部门购买了102棵冷杉树,种在保护区的一个角落,让这些小树成为附近森林的新成员。直到树种完了,大家才满意地回家。
为什么外出旅游还要种树?对于这一令很多人看不懂的行为,同行者之一的陈小姐表示,旅途中,大家无疑给大自然增添了负担。通过种树,让树木来消化掉这部分多出来的负担。
“之所以种102棵树,是按每棵冷杉树30年内共可以吸收111公斤二氧化碳来算的,因为我们这次旅游过程中一共产生了11.3吨左右的二氧化碳。不过,种完了树,大家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对于同行伙伴对旅途之后植树弥补碳排放的心情,她调侃地用“赎回”一词来形容。
植树节理念融入实际生活
在去年首次成功尝试“绿色环保游”后,陈小姐与同事回到公司后又在网上拟出一份非正式的倡议书,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到“零排放之旅”计划中去,这份倡议书很快就得到周围不少人的支持。记者了解到,与陈小姐等人想法类似的白领不在少数。
在不少网站中,记者看到了被网友点击数颇高的虚拟“计算器”,只要使用者按照自己的旅游方式输入里程,这个计算器很快就能算出在这段里程中,某种交通工具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随后经过转化,告诉使用者应该种多少棵树才能消耗这些碳排放。比如,乘坐飞机的经济舱飞过3000公里,将产生417公斤二氧化碳,乘客就应当种4棵冷杉,让这些冷杉在接下来的30年里将417公斤二氧化碳“消化”掉。
“当然,这个计算器所提供的数据只是一个参考,它的意义主要在于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对于当初推出这一“碳排放计算器”的目的,制作方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主要是想让“种树变得更加有意义”。除了说明树木具有吸碳功能之外,也希望借之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改变平时的生活细节,才能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
一家环保组织的负责人也评价说:“就像眼下的植树节那样,让植树节的节日理念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去,让每一次旅游都变成一次植树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该负责人表示,植树相对于旅游来说,看似一项“额外之举”,但从长远来看,其意义不可小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