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鼓浪屿:悠闲的记忆碎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21CN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1 15:12:3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云间意象

  1号的清晨,厦航的飞机穿行于软绵绵雾气朦朦的云海之上,仿若亲身走在北极皑皑的冰雪之间,眼中,只有两种颜色,透明的蓝,纯洁的白。这眼中世界的颜色终究是讲究的,天空和海洋一样的湛蓝,一样的旷远、透明、清澈。倚在窗边,有一种冲动走出机舱门,用脚亲自去踏踏那如棉絮的白茫茫的云。或许天气是太好了,山川、河流、梯田、建筑群在遥远的脚下,是这地球表面太渺小了,还是人类的眼光太渺小了?我开始理解,那些科幻片导演们潜在爆发力的根源。近处,太阳的倒影顺着脚下河流的方向延伸,流向天边,闪耀着刺伤眼的光芒,如一面镜子般光滑。

  海中琴岛

  曾经幻想,就那样悠闲地,生活在海中小筑之中,出门有一支小木船,可以顺着海水流动的方向,飘荡…在鼓浪屿,我曾经幻想着的那种逍遥日子,即使最普通的岛民们,也在不知不觉享受着。

  上得岛来,先是一阵嘈杂,那是轮渡边游客们和旅行团们聚堆的地方,可你一转身,拐进小巷子里,就会发现,岛上原来是可以那样宁静和祥和,四处传来钢琴的美妙声音。这不是个普通的海岛,虽然面积不大,却充斥着艺术的气息。

  据AIR夫妇所著《迷失鼓浪屿——时间是用来浪费的》记录,鼓浪屿最繁华灿烂的年代是在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之后)至20世纪中叶(抗日战争之前),这百年来呈现了多少传奇在这个不大的岛上。”那么一个1.78平方公里的小岛,居然英国、法国、美国、日本、西班牙、荷兰、丹麦、葡萄牙、奥地利、瑞典、挪威、比利时等国先后设了领事馆。小小的岛上汇聚着带有浓郁故土气息的建筑以及操着各国口音的人。”因此,岛上医院、学校、教堂等等非常多,当年洋人在此繁衍扩建的过程中,给鼓浪屿这个本不着光彩的小渔岛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那是一段殖民的历史。而今,繁华落尽,老建筑开始露出破败的景象,当年占尽风光的人物业已故去,其子孙已难承祖业的荣耀,逐渐淡出。故此,鼓浪屿岛当年的传奇与富饶,便让这岛留给后人足够的空间,去怀旧,去温习那曾经的繁华与沧桑。所以AIR会在文中不无痛惜地说,”鼓浪屿是用来怀旧的,用来冥想的,用来,你在那些安静的,花也、书也开得繁茂的巷弄和院落里,用来对抗今日的嘈杂的,也用来对抗鼓浪屿自己日渐的嘈杂——经历过那样的繁华之后,鼓浪屿也显露出了令人痛惜的平庸来。这平庸,是人的平庸,也是时代的平庸。”

  某入夜,穿过了多条小巷子后,来到了菽庄花园的面前。由于白天阳光太强烈,便决定夜游这个内藏钢琴博物馆的大园子。有时候,就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另一种美妙。菽庄花园创建于1913年,进得园子,不得不以羡慕的神情仰慕着这园子主人曾经优雅、富裕的生活。据书籍介绍,这菽庄花园的主人叫做林菽庄(林尔嘉),甲午战争后随父亲从台湾来到鼓浪屿,1905年出任厦门保商局总办兼厦门总商会总理,发起建设电话、电灯、自来水等公共事业,还出任过鼓浪屿工部局华人董事14年。1937年他离开鼓浪屿,抗战胜利后,携四五六姨太回台,1951年病逝于台湾。这园子由补山园与藏海园组成,补山园有: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听涛楼、小兰亭;藏海园有: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招凉亭。夜晚随意在这园子里找个亭子坐一坐,都会听到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林间鸟语、听涛岸边,便是这一番享受了。这园子依海而建,真可谓,久居其间,忘尽人间烦恼,只待与神仙为伴。这园子纵是美丽优雅万分,而后建于园内的钢琴博物馆,便更是我心所紧的艺术圣地。钢琴博物馆是鼓浪屿籍旅澳华人胡友义先生创办的国内唯一的钢琴博物馆,馆内陈列了他从澳大利亚运回鼓浪屿的九十多架私人收藏古钢琴。夜里的钢琴博物馆,灯火通明,光线透过落地窗照耀着象征着艺术历史的古董钢琴们,那泛黄的古旧颜色,仿佛潜藏着多少跳跃的音符,暗夜流动。

  我于是情不自禁地发了条短信,”傍晚的菽庄花园很宁静,我就坐在钢琴博物馆外的池水边,海风和池水流淌的声音在耳边,我仿佛感觉到那透明落地窗里一架架钢琴沉吟着入睡…”~~”优美传神,令人向往”…

  这的确是个美妙而懂得生活的小岛。阳光、海水、细腻的沙滩、老建筑、盛开的鲜花、钢琴声飘荡在空气中,犹如海风般轻轻拂过。在NAYA入住的第一天,一位看起来春风满面的黄阿姨,手里举着一张照片对我热情地打着招呼,那是一位来自上海的小姑娘邮寄过来的照片,小姑娘的笑容很灿烂,芬达张着那张大脸也似乎在傻乎乎地笑。我说,黄阿姨,你笑得好开心喔,黄阿姨说,这里的生活很悠闲,没有什么烦恼,所以每天都很开心。“晚上去听场钢琴音乐会吧,之后再去看一场露天电影。”按着黄阿姨的指点,我和fish沿着轮渡前面通往龙头路商业街的小巷子找到了音乐厅,进去的时候一位不到四十岁的女人在陶醉地演奏着,之后又换了个小姑娘和一个小男孩。小姑娘弹的温柔多情,小男孩的弹奏则强劲,讲究高难的技巧。末了,那位身穿白衣裙的小姑娘貌似很紧张、羞涩,感谢词说得有些不大流利,可越发感到她那淳淳的原汁原味感。她有一首曲子弹的是那般动人,轻轻闭上眼睛,随着音符构成的旋律婉转回荡,我便入境了。走出音乐厅已经快8点钟了,又顺着路人的指点,找到了海天堂构放映露天电影的地方,居然很兴奋地发现,国庆七天每天晚上一部赫本的片子,那晚正赶上《战争与和平》。赫本,这是个让任何的言语形容都黯然失色的绝色女子,不仅因为她双动人的眼睛,还因她那优雅的神态和气质。坐在海天堂构这幢大宅院里,和来自各地的旅人们津津有味地看着一部赫本的老电影,虽然蚊子一直在耳边叫唤着,总觉得这般景象是如此浪漫而怀旧的。那一瞬间,很感激鼓浪屿。

  除此外,鼓浪屿是个流浪猫的天堂,这里随处可见晒太阳、散步着的猫咪,猫咪似乎是一个符号,代表着无以取代的悠闲。鼓浪屿的沙滩很细腻,站在沙滩上,脱去鞋子,细沙按摩着脚心,痒痒地直想躺下来,深深把自己埋起。

  NAYA的悠闲时光

  NAYA的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主人对生活深深的眷恋之情。如若说,是网络让我找到了NAYA,是搜索到的图片让我选择了NAYA,那么,现实中的NAYA并没有让我失望,它让我在最炎热的午后,仍可以优哉游哉地恣意享受生活的乐趣。

  走进NAYA,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爱丽丝漫游仙境”。这里的花花草草衬托着如童话世界一样的环境,NAYA明星”张三疯”、”芬达”时不时会从各种可能的地方懒散地散步出来,若心情甚好,还会摆出各种pose任你与它合影,若处其困意正浓之时,自是你万般蹂躏它,它也会一副鄙视的神情,缩了缩露在外面的爪子,继续眯起眼睛进入梦乡,或许心中在想,这些粉丝们真是没见过世面,也没个分寸就扰了偶的美梦。芬达是一只肥嘟嘟的加菲猫,张三疯已经拥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奶茶铺产业,生意相当兴隆。

  NAYA是个适合发呆的地方,正如一张留言笺上所写,”我们自己下厨、喝咖啡、晒太阳、聊天、打牌、看碟片…就这样度过了三天慵懒的时光,而记忆却是那样的美好。”自从fish发现了岛上的菜场,我们便开始了天天海鲜、顿顿海鲜的亲自下厨体验,NAYA给房客提供了开放式自助厨房,旁边便是可以多人聚餐的木头长桌。我和fish在这里做了好多顿海鲜餐,旁边再放上本杂志顺便瞟上一眼,闲情逸致也便如此。夜晚,我和fish也会在院子里的长椅上坐下来,谈天说地,就着那昏黄的台灯灯光,畅想着对未来的诸多期待。

  NAYA夜晚的灯光有些暧昧,直让人浑身的骨头酥软了,只想像那两只明星猫一样,懒懒地,躺在那边,静静地聆听着岛上飘着的仙乐…fish说,是否芬达和张三疯比我们幸福得多呢?它们每天衣食无忧,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闪光灯照耀和爱抚,它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无所顾忌,它们每天可以晒太阳、听钢琴音、吹海风,或许,这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做一只NAYA的猫咪。

  NAYA墙上的画,传神,陶醉,就如这里的岛民,陶醉在音乐的旋律中,即使猫咪、小鸟。我几乎就在同时,感觉得到空气里一股和谐而静谧的旋律,沉浸在那股情调之中,又怎堪上海那患得患失的忙碌生活呢…

  老建筑寻踪

  鼓浪屿上的老建筑,不是一朝一夕能品味得透彻的,和上海老建筑一样,需要时间去慢慢沉淀,若能在雨过彩虹现的午后,或是彩霞漫天的傍晚走一走巷子里的老建筑,平添了不少情趣。我们原本的厦门行逐渐演变成”迷失在鼓浪屿”,拿起相机,漫无目的地穿行于鼓浪屿的小巷子里,蜿蜒回转,一个个惊喜不断。虽然相机不是专业级别的,拍出的片子没有那么好的色彩,又不通晓PS的技巧,但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以为,我是将一抹值得珍藏的时光收进了镜头里的,定格在那一闪的瞬间。

  番婆楼。关于番婆楼,是有个孝子的故事的。菲律宾华侨许经权经商致富后,将其母接到菲律宾孝敬供养,但再舒服的日子,对于过惯了闽南生活的许母而言,仍是觉得不能适应,于是住了几个月后许母便闹着回晋江老家了。许经权于是回到福建,在鼓浪屿岛上建造了一幢气派的大别墅供其母居住。现如今,那番婆楼被藤蔓缠绕着,别有一番历史的沧桑感。Air夫妇的那本书里,有一张许经权六女儿的照片,衣着考究,发式优雅,很显三十年代上海滩大户人家少奶奶妆扮,只是,为何我却能在她的眼神里捕捉到一股忧伤?于是,久久忘不了那幅照片。

  海天堂构。在里面看了一场赫本的露天电影,仿佛回到了故去的年代,那很容易就得到快乐的时代。后来看资料才知道,这里原来还是黄磊《夜半歌声》取景的地方,于是又增加了不少熟悉的感觉。

  黄荣远堂。一段有点哀伤的传说。这原是施光从经商致富后来到鼓浪屿建的别墅,一次偶遇越南华侨黄仲训,两人下赌消遣,施拿这别墅下赌,黄则拿自己船队下赌,结果施输了,便将这别墅让与了黄。遂改名黄荣远堂。可惜的是,黄自那次之后回到越南,死于流亡。

  廖宅。提起文学大师林语堂的名字,足可以让廖宅闪耀一番。当年廖家女儿廖翠凤就是在这里出嫁的,如果宅子也能复现当年情景的话,或许也是一段佳人美话了。

  船屋。某清晨,从龙头路上去沿着蜿蜿蜒蜒的小巷子走过去,偶然发现了船屋。这别墅恰在一个三叉路口处,院子的两道墙,延伸进了两条小巷子。主人正在扫院子,当我们拿着相机想留影的时候,主人很热情地和我们搭讪。原来,这里也是一家庭旅馆。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历史风貌别墅,建筑结构图形如一艘轮船,故得名“船屋”。“为强化艺术效果,围墙建成135度角的‘船舷’,加上圆形‘舷窗’,恰似乘风破浪的船头。”若下次有机会来鼓浪屿,可考虑尝试住在这里。(鼓声路48号,电话:0592-5401352)

  鼓浪屿工艺美术学校。厦门随处是艺术。当不知道已经穿行过多少个小巷子后,偶然发现了鼓浪屿工艺美术学校(貌似是这个名字),被吸引是因为,在郁郁葱葱之间,几尊石膏像耸立在雕栏桅杆之内,钢琴声总是在飘渺之间若远尤近,流浪猫时不时从脚边散步而过,这种闲然雅趣很让人沉迷。

  日本监狱。第一天上岛,洗漱一番便开始了老建筑探幽。完全的顺着小巷子乱走,走到哪里拍到哪里。我和fish曾在一幢很宽大的别墅前停留,那院子看起来很幽深,院子里落叶丛生,进得楼内,幽暗得看不清5米之内,一阵冷飕飕的阴郁感觉。我忽然大叫fish,拉着她跑了出来。后来,从Air夫妇的书中了解,这原来是日本占领鼓浪屿后的办公地点,那时候地下室关押了很多无辜的岛民,他们有的受尽了侮辱,有的莫名死去,还有人在那地下监狱的墙上留下了悲愤的笔迹,至今仍存。难怪,一进去就一阵阴风嗖嗖让人恐惧,而院子外面,却还是艳阳高照,树影斑驳。

  鼓浪屿的小巷子是喜欢给人惊奇的巷子,在路尽头,总会不经意间出现让你惊喜的一幕,于是,你便如获至宝般地不停咔嚓。那些老建筑如老态龙钟的小脚老太,寂寞地站在街口,不用开口,便流露出沧桑的历史感,那历史的背后,是多少耐人寻味的传奇故事…

  有时候闭上双眼,默默回味着那些建筑的韵味,怎就会让人感觉到一股生命在涌动呢?或许是美丽鲜花与绿色植物的繁盛点缀着那些建筑的缘故吧…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