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山水环抱天地间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作者:巫奕龙 孟…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8 9:55:0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福建永定县下洋镇初溪土楼群(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新华网福州7月7日电 新华社记者巫奕龙、孟昭丽

  层层梯田相拥,处处翠绿掩映,四座圆楼环绕一方楼,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清晨或雨后,云雾缭绕,五座土楼如梅花若隐若现,人间仙境,浑然天成。

  这就是南靖田螺坑土楼群。花甲之年的总楼长黄庭芳反对“四菜一汤”的俗谓,认为应称“中华通宝”。“五栋楼历时数百年建成,没有统一设计,却按阴阳五行布局,和谐自然。”他说。
福建永定县湖坑镇洪坑土楼――振成楼(9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土楼选址布局讲究风水,内部构建依循八卦,但欣赏土楼不一定要懂得这些传统文化。由远而近,由外而内,自然能心领神会古色古香的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的奥妙。“地上冒出的蘑菇”“天上落下的飞碟”之类的譬喻,徒有其形,不见其神。

  像田螺坑土楼群一样,许多福建土楼景点设有楼外观景台。登永定初溪土楼群北面山上眺望,但见十几座土楼背靠高山,坐南朝北洒落梯田间。最靠前的三圆一方土楼俯瞰山下潺潺小溪,画境天成。清溪中仰望土楼群,客家古村落平添风韵。登山远眺南靖河坑土楼群,则见山谷中一水绕田,14座方圆土楼构成地上北斗七星阵。

  永定振福楼傍水而建,大门开处,竹径通幽,溪清见底,廊桥飞渡。这座近百岁的圆土楼已被辟为博物馆,楼内仅有的一户人家现住在政府出资复建的耳房里。88岁的苏振泰老大娘时常从耳房里走出来,绕墙根徘徊,坐门前遐想,不经意间成全了“小桥流水人家”图景。同样傍水而建的永定衍香楼庭院深深,古木参天,正面围墙鹅卵石砌成,形似卧龙。

  楼名寓“宜山水、宜家室”的华安二宜楼占地14亩,楼前田畴平展如棋局,两溪交汇如玉带,左边狮子山、蜈蚣山连绵,右边虎行山、金面山相携。专家测量制图发现,二宜楼与周边山水形成黄金分割,相得益彰。

  宽大的瓦檐,巍峨的土墙,仅有的一扇厚重大门,成了土楼内外的分际。穿门而入,方知楼内别有洞天,并非原来想像中的封闭。

  依外环土墙而建的土木结构楼房鳞次栉比,向阔大的透天大院有序、对称排开,充沛的阳光、空气均匀分布,不分贵贱亲疏,此为圆楼楼内大观。

  具体到每一栋楼,则各有千秋,各领风骚。振福楼引入园林,再造风景;二宜楼内环院内不设厅堂,空旷寥廓,水温相差一摄氏度的阴阳二井不偏不倚,俨然太极图形;衍香楼外圆内方,登楼俯视,天圆地方,尽入眼底。

  沧海桑田,许多土楼复归于土,了无痕迹。衍香楼附近的立本楼却选择以另外一种方式与天地共存。这座建于1822年的方土楼78年前毁于一场大火,失去遮蔽的土墙历经风吹雨打依然高耸挺立。“这也是值得珍视的遗产。”59岁的衍香楼主苏恒瑞说。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