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穿越之旅 淝水边串门曹操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21CN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5 14:30:3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串串门 

  中午从寿县出发,取道淮南,再转车前往亳州。到达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亳州,这个一个很容易被误读的地名。生活中我曾问过不少朋友,绝大部分人读不准这个“亳”字,甚至根本没听说过这个地方,更不必说还知道它位于何省何地了。其实,时光如果倒退到汉末三国时期,我想亳州一定应该是一个很显贵的地方吧,因为,它是魏武帝曹操的故乡!《三国志》里记载:“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 谯者,便是现今的亳州。据说亳州城东的贾店村,还有曹操故宅,早年曹丕就出生于此。公元220年,曹丕当上魏文帝后回乡祭祖,以九酝春酒大飨六军及家乡父老。我在网上认识的一名亳州文友,笔名即为“谯城更夫”。此行亳州,一小半倒也是为了会会这位文友。

  亳州是曹操的故乡,也是他政治理想和军事理论的实验场。亳州老城下面有古运兵道,又叫曹操运兵道,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军事战道,故有“地下长城”之誉。到亳州后的次日一早,谯城更夫便作为向导,带着我们参观了这条长达4000多米的古运兵道。曹操运兵道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可通四个城门,地道纵横交错,立体分布,有猫儿洞、掩体、障碍券、障碍墙、绊腿板、陷阱等军事设施,还有通气孔、传话孔、灯龛等附属设施,设计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据史书载:曹操多次运用地道战术取得战争胜利,他把数量不多的士兵从地道内暗暗送出城外,再从城外开进城内,反复多次,迷惑敌人,出奇制胜。

  虽然时光如白驹过隙,近二千年弹指而过,可是如今在亳州城内,除了曹操运兵道之外,仰仗谯城更夫的向导,我们依然能寻访到不少与曹操以及曹氏宗族有关的古迹。在亳州古城中有曹巷口,据说曹操家族曾在这儿住过,不过现在住的居民没有一个姓曹的了。亳州的斗武营街,历史上据说是曹操练兵的地方,尚有饮马池可以作证。曹操在亳州屯田时,在城东西各筑了一座观稼台,以观粮食长势之用。至今台基依旧,被列为了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当然,所有这些古迹中,最著名的要数曹氏公园了,园内有四座孤堆,埋着曹操的祖父曹藤、父亲曹嵩、大女儿曹宪等亲属。据说1973年考古人员曾清理发掘过这几座墓,从中出土了铜缕玉衣、玉枕、金属猪、铜爪饰等文物,这些宝物现存于亳州博物馆。墓室内有壁画如仕女图、游天图、天象图、仙境图等,让人对东汉的社会文化有更直观形象的了解。

  在曹阿瞒的家里串串门,我个人感觉十分有意思,倒是我夫人道出了美中不足的地方,她说,好是好,可就是大都在地下,阴气太盛了。呵呵,阴气太盛?那就以酒壮胆吧。亳州自古就产名酒,现今著名的古井贡酒便出自亳州。酒胆气酣书诗狂,所以亳州人曹操才能在赤壁大战的前夜,于酒酣耳热之际,横槊大江,吟出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样的传世名句来,那是何等的洒脱不羁,何等的气宇不凡啊!当然,我辈这样的江东文弱书生,对于曹操,永远只有仰慕的份,无论是文章、功业还是酒量。晚餐桌上,尽管谯城更夫百般盛情邀请,我也只敢勉力小酌了几杯,便不胜酒力了。悲夫!

  往华祖庵访访医

  在亳州说到曹操,其实很难不提及他的那一位同乡——医圣华佗!如果说曹操的功业主要在征战杀伐的话,那么华佗则与他恰恰相反,是治病救人。活在乱世的华佗,发明了具有麻醉奇效的“麻沸散”,将手术延伸到人体内,首启世界医学史上开肠破肚、刮骨疗毒之先例,可以想见,在东汉末年那样动荡的时代,他的这一高超医术曾救治了多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无辜兵士或百姓。然而华佗最后还是死于同乡曹操的刀下,据说起因是他作为曹操的军医却编造假理由离开军队。可是,我倒更愿意将华佗之死视作是他与曹操价值观冲突的必然结果,他的死是具有一定象征意味的。史载,曹操杀了他的这位同乡神医后很快懊悔了,就将亳州华佗的故宅扩建成纪念堂,即如今亳州城东南隅的华祖庵。在亳州的第二天上午,谯城更夫就带着我们探访了这座华祖庵。

  今天的华祖庵,事实上当然也不可能是汉魏时期的旧物了,资料记载,它始建于唐宋年间,现由庙祠、故居、古东园三个院落组成,占地面积约8600平方米。正殿内供奉着华佗立像,陈列着《华佗神方》、《华佗遗著》、《中藏经》、《华佗乡土别传》等著作。左右两面壁上有六组雕塑,是华佗的生平主要事迹的缩影。东厢名“益寿轩” ,有两偏门,由偏门入内,可见“自怡亭”,相传为华佗休闲之所,亭柱对联云:“自是闲云野鹤,怡然流水瑶琴”。事实上,在那样的乱世,华佗的生活不可能那么休闲,慕名求医的定是络绎不绝,而且他自已除研究医术外,还要授徒、讲学。“自怡”不过自我安慰的一种表示而已。西厢名“存珍斋”,据说为华佗当年的药房和看病的地方,现在分别系挂着中国历代名医画像和其乡土别传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题词和绘画。整个院落迥廊相接,松苍柏老,竹翠梅寒,绿荫深深正与庙祠相映成辉。绕过画廊,就进入古药园,一片竹篱柴扉间,满植各类名贵中药草及花卉,药圃流香,繁花争艳。妻出身中医世家,多少懂一点草药知识,遂为我一一指出,这是芍药、这是白菊、这是曼陀罗……整个华祖庵掩映在碧水绿树间,古香古色,环境静谧淡雅而令人心旷神怡、悠思千古。

  在华祖庵的诗壁上,我注意到了这样一首诗,很浅白的诗句,诗云:“一代风流说魏王,邺宫荆杞雀台荒。曹家坟宅今何在?不及华佗有草堂。”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曹操和华佗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形势下,很难说哪一个更有益于苍生百姓,他俩的功业,其实也很难相提并论。然而确实如诗中所说的那样,1800多年后,当曹操和他的遗迹都只能隐入地下保存的时候,华佗,却依然能在亳州,在自己的家乡拥有一座宁静的宅院,在世人心里留有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不由让人感叹:历史真的很无情,历史,又真的很有情……

  据说华佗死后,由于他的医术医德深入人心,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他的生日,来亳州朝拜他的人如潮而至,求医问药者更是络绎不绝,卖药材的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推销良机,于是久而久之,就在亳州自发形成了药材市场,时至今日,亳州一年一度的药材节还是以华佗的生日作为开幕时间,而小小的亳州居然成了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号称在这儿没有买不到的中药,而且价格最便宜!可以说,是华佗造就了亳州药都的千年繁荣。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