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川西新都:秋来桂湖桂花香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25 21:28:3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编号: 2429015     
摄影作者:   
文件名:yzblyc8a61.jpg    
文件大小:K    
高 X宽:299 X 450    
说明:yzblyc8a61.jpg
    上图:湖上楼台亭阁

    编号: 2429005     
摄影作者:   
文件名:yzblyc8a63.jpg    
文件大小:K    
高 X宽:380 X 450    
说明:yzblyc8a63.jpg

    上图:赏银桂

    编号: 2429025     
摄影作者:   
文件名:yzblyc8a59.jpg    
文件大小:K    
高 X宽:300 X 450    
说明:yzblyc8a59.jpg

    上图:湖桂正门

    编号: 2429010     
摄影作者:   
文件名:yzblyc8a62.jpg    
文件大小:K    
高 X宽:316 X 450    
说明:yzblyc8a62.jpg


    川西新都的桂湖桂花,从明代起就名扬天下,是我国五大赏桂胜地之一。

    桂湖是一座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典式园林,因为园林、湖水相伴,楼台亭阁掩映,花木扶疏,绿荫曲径,小巧别致,环境幽雅,被誉为川西“第一湖”。

    两汉时期,桂湖是一个天然小湖。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迁址新都,因湖很有特色,又处于城南,所以小湖被誉名南亭。南亭成为当时官家驿站。由于战争的需要,官府要筑城墙,便将南亭扩大,并将小湖扩大挖深,从中取土筑城墙。随唐时期筑的是土城墙,明朝时在土城墙的基础上,修成砖城墙。经专家鉴定,桂湖现存的一段近千米的土城墙,是我国少有的随、唐时期保留下来的古城墙。桂湖也是我国少有的从隋唐、两宋、明清至民国、新中国不间断地发展的隋唐园林。南亭在宋代改名为“新都驿”,是西南接待朝庭官员的主要驿站。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杨慎(字升庵)住家距新都驿很近,小时,他常在园里读书、游憩,还在园内沿湖广植桂树,南亭因此改名“桂湖”。桂湖之名一直沿用至今。上世纪六十年代,郭沫若为桂湖写门联与园名。1996年11月20日,桂湖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桂湖桂花品种多,最出名的是金桂与银桂,每每中秋时节,园里五千多株桂花,争芳吐艳,一簇簇小米般大的金桂银桂,挂满技头,点缀在绿叶之间,向人们赠送芳香。

    秋天走进桂湖,一排排、一株株桂树,“绿叶垂芳根(李白)。”桂湖的桂花仙景,使人宛若来到天堂,只感到,此处的桂花,“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杨万里)。”在桂湖,不论是行于湖边,或是行于桂花林弯曲幽静的小径,还是坐在楼台亭阁之中,都能闻到桂花馥郁的芳香,和看到桂花挂技吐香的优美画面。如走在桂花树下,还能听到桂花那轻微的绽蕾之声。碰上风吹来,还能享受到纷纷扬扬飘落的桂花雨……

    旅游提示

    在成都北门车站坐新都专线公交车。到新都后坐人力三轮车直至桂湖门口。观完桂花后在当地用餐,吃当地较有名的自助火锅。然后,再观赏我国南方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宝光寺,也可在该寺吃斋饭。当晚可在新都住宿,次日再北往广汉三星堆。三星堆文物世界有名,距新都约20公里,可打的,也可乘成都、新都到广汉的大巴、中巴,交通很方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