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青海玉树:转过岁月的年轮
作者:shashou1…  文章来源:21CN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4 11:01:3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我是个过客,在走过的地方,留下的是眷恋,带走的是牵挂。我只有一个承诺———我还会再来。

  了解玉树是从玉树的歌舞和赛马会开始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朋友那里借到一盘录像带,拍的就是玉树一年一度的赛马会和玉树的几个景点。从此,那伟岸粗犷的康巴汉子、戴着华丽头饰的玉树妇女、震天动地的康巴舞蹈、惊心动魄的马术表演,还有一千多年前文成公主进藏时留下的文物古迹……凝成了我心中久久挥之不去的玉树情结。

    转过一个小山口,便是一座有如船头般的山崖,小路顺崖角分成左右两条,左面有一个小缓坡。我决定先到缓坡上面看一下,再决定是向前走,还是回头。慢慢 地爬上小坡,不经意向前一望,不禁一阵的眩晕,心好像真的从口中跳了出来,眼前分明是一座嘛呢山,我以为自己是高山反应,眼花了,赶忙闭上眼睛,又深吸了几口气,又睁开眼,没错,眼前确确实实是一座嘛呢山。

  我到过藏区的很多地方,见过各种各样的嘛呢石、嘛呢堆、嘛呢石墙,但是,像眼前这样将整座山都刻满经文的,不是亲眼所见,根本就难以想象。山上的经文字体有大有小,有的是用古藏文刻的,有的是用古印度梵文刻的,随山就势,但又疏密有序,无处不是匠心独运,这气势和韵味根本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更难以想 象的是,在如此高的海拔,在这光滑如镜的峭壁之上,这些经文是如何刻上去的。当地有一种说法,在寒冷的冬季,将冒着热气的新鲜牛粪贴在崖壁上,经过一夜,牛粪就会冻在山壁上,刻工就可以蹬着这些牛粪梯,爬上山崖,开始刻画了,不知这种说法是否可信。

  盛唐气象大日如来

  除了这“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勒巴沟嘛呢山外,在结古镇南方不到10公里处还 有文成公主留下的珍贵雕像———大日如来佛像,几乎每一个到玉树的客人都会慕名前往。本来可以从勒巴沟直接转到大日如来佛殿的,可是当时路还没修好,只能 回到结古镇再前往大日如来佛殿。我从结古镇包了一辆面包车,价钱和到勒巴沟一样,也是80元往返。

  大日如来佛殿也叫文成公主庙,现属禅古寺管理。在公元641年(唐贞观十五年),唐蕃第一次联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随同文成公主入藏的还有精通 造纸、雕刻、酿造等各种技法的工匠、艺人,这送亲的队伍既是和平的使者,同时又是传播文化的使者。

  当时,文成公主携浩浩荡荡的陪嫁队伍离开长安,经日月山、勒巴沟,驻驿贝沟,因长途劳顿,便决定在贝沟休整一个月。在这里,当地藏族头领和群众为公主 举行了她进入吐蕃地界以来第一次极为隆重热烈的欢迎仪式。

  为弘扬佛教文化,也为感谢和报答当地藏族人民,文成公主令随行工匠于贝沟 坐北朝南的悬崖上雕刻了汉式浮雕佛像九尊,佛像的尺寸和图案都是文成公主亲自 制定的。九尊佛像中,端坐中央高达7.3米的巨型佛像是大日如来佛,他双手禅定,吉祥端坐于莲花狮座上,在菩提树的陪衬下,显得十分凝重。佛像雕刻精致细腻,是藏汉文化互相交流的结晶。在这遥远的藏区,能看到汉式的佛像,不禁让我油然 而生一种亲切感。

  这就是玉树,一个太让人留恋的地方。那里的雪山太圣洁,只因为江源的水太清纯;人们的信仰如空气般透明,只因为辽阔的草原太平静;他们用歌声唱颂吉祥, 用舞蹈祈求如意;于是世纪的铜号吹出了千古法音,宛若星光的酥油灯点燃了一腔赤诚,一生的瞩望;日月流转,江流蜿蜒,口诵六字真言的人们,手执转经筒,转过嘛呢堆,转过岁月的年轮,一代过去,一代又来,与蓝天对话,与日月交谈,送走的是今生,留下的是永恒......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