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香格里拉 最永远的“心中的日月”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19 21:25:5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香格里拉美食小吃 索里玛酒: 是藏区颇具特色的一种饮品,俗称“藏酒”,也有人叫它“藏啤酒”。其制作工世并不复杂;将青梨料炒熟后入酒曲,在大桶里蒸煮七天,取用时,在桶腰接出一个小管即可饮用,有点像西欧制取葡萄酒时的做法。酒味平和、恬淡,但切不可贪怀,因为一旦醉酒,要醒来可就不大容易了。 藏式糕点: 藏式糕点制作面食是藏家的擅长,品种较多,最常见的有油炸果,“八撒”糕点,“吉祥结”油炸果,龙眼包子,油煎“叙鲁叙鲁”等,形状各异,香脆可口。多用于喜庆佳节,招待宾客。油炸果,藏语称“现纳”。采用精制面粉、酥油等原料配制而成。制作“八撒”糕点,则是先将精制面粉制成蚕豆大小的面球蒸熟,放入酥油汤中煎炸,再中入奶酷红糖,即成酸甜可口、绵软回甜、油而不腻的“八撒”糕点此外,还有青稞面毓的藏式糕点,如“纳真”粑粑等。 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制作时简单方便:先用土茶倒入茶筒,加入酥油、盐和精制和香料,用搅捧上下反复搅打成水乳交融状,即可斟用。饮之,色香味美,回味无穷。在藏族的饮食结构中饮用酥油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藏族家庭里一天至少要饮三次茶,有的甚至多达十几次。酥油茶既能产生很大的热量,喝后可御寒,又能起生津止渴的作用。许多没有喝过酥油茶的人,第一次品尝会觉得异味难当,而咬咬牙喝过几次之后,便会真切地品味其流香满口,余味修长的妙处。 酸奶: 酸奶是中甸地区藏族家里特有的一种奶制品,藏语叫“说”。用提炼过酥油的奶制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植,有助于消化,生津止渴,最适合老人和小孩吃。据说,一生若不断吃酸奶有延年益寿之功效,这可是纯天然的呦! 糌粑: 糌粑是藏区的主要食品之一。磨制糌粑以青梨为主,将青稞晒干炒熟,磨成细面,便成了香喷喷的糌粑。藏族信用糌粑大都先在碗里倒点酥油茶,再把糌粑加入碗中,用手搅匀。随后,将之捏成一个个的小团,即可食用。糌粑的营养成分很丰富,且携带方便,只要有茶水冲开就可即食。第一次吃,可以冲得稀一点,小心呛了嗓子!许多朝圣者就是把糌粑作为干粮的,少时方便。 琵琶肉: 琵瑟肉是一种采用藏族传统的腌肉方法制作的肉食。具体做法是,将猪的内脏和骨取出,保留完整躯体。待稍凉后,放入花椒、草果、食盐等佐料(也有的加白酒),轻轻搓揉后,将其缝合,压上石板腌制,还要用木塞或玉米芯把猪鼻塞严,以防虫蛀。因其形状像琵琶。故称“琵琶肉”。《滇南新语》里说琵琶肉“薄腻若明珀,形类琵琶。”琵琶肉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若不切开,呆数年不变。其肉味道鲜美,肉色彩透明,见之令人垂涎欲滴,可煮可炖,是藏人待客的佳肴。 赛密羊肉: 此菜专为藏族男子打猎归来时食用,由妻子在家烹制,等待丈夫满载而归,以示幸福甜蜜。主料为羊肉,佐以黄鸡蛋、白糖、酒、菜油、酥油。金黄嫩滑,味道鲜香酸甜。 锅奔火锅: “锅奔”是藏语竹叶菜,产于高山的野生植物。准确地说,它并非藏民的传统菜肴,而是民族融合、“互相学习”的结果。主要原料有锅奔、洋芋、熟猪肚、豆腐、水发粉等,配以熟火腿、木耳、琵琶肉,再撒少许麻油,顿时香气四溢、馥郁芬芬。食之御寒暖身,营养滋补。吃此火锅,是好用铜制或土陶容器,味道更美。 “寺不”: “寺不”是纳西族的一道远近闻名的风情名菜,纳西语意为“吹肝”。是将猪肝充分使之膨胀,塞入精盐、五香粉、姜丝、火硝、绍酒、腌渍后取出,再撒上花椒粉风干。食用时将“寺不”放入汤锅,加辣椒果、姜、花椒,用文火慢煮,取出切成片。色泽鲜润。麻辣芬芳,且耐贮存,可保持一年风味不变。 香格里拉住宿指南 在香格里拉有众多政府机关招待所可以下榻,如:县政府招待所、党校招待所、粮食招待所、商业局旅社等。 香格里拉迪庆藏地青年旅舍:原中甸旅行者俱乐部。位于香格里拉县和平路98号(县城南端),与中甸古城仅一街之隔,交通方便,距中心客运站仅1公里。旅舍内设施齐全,卫生间公用电话、收费洗衣房等一应俱全。单人间80元/床(非会员价),六人间以上25元/床(非会员价)。 迪庆宾馆(州政府接待处): 位于香格里拉县长征路中段。客房有高中低档,费用在30-150元之间。只是由于建成时间较长,所以看起来比较旧。 香巴拉酒店:标准间120元/天,离民航售票处不到100米,对面有一家超市,购物方便。 新华酒店:刚开张不久,180/天(含早),房间很舒服,相当4星标准。 永生旅馆:位于古城中甸仓房街28号,这是迪庆高原第一家私营涉外旅馆,设有高中档客房,极富藏族风格,价格在40-80元之间。 到德钦地区,可以住飞来寺,这里有藏式旅馆25元/晚;或住寺旁的旅行者之家,还可以住摄影者之家,20元/床;明永山庄,60元/晚。 香格里拉购物指南 德钦具有典型的藏族风情,所以很多游客在此购买木碗、木盒、以及民族服装、藏族工艺品、藏式木器、藏香等特产。 除此之外,德钦盛产药材,冬虫夏草、雪莲花、藏红花等雪山珍宝,在这里购买,价格比其他地方更便宜。藏红花各药铺有售,60元/克。 迪庆州还出产美味的山珍——松茸,它是一种在日本及东南亚都极受欢迎的蘑菇,不过它只在每年的6-8月期间才有,虽然好吃,但生长的节令很短而且不易携带。 行知提示 在此提醒购买藏刀的朋友,买刀的时候最好开一张工艺发票,可以解决一些麻烦。需要注意的是,藏刀不能带上飞机,但可以带上火车,或从邮局寄走就行了,不要冒被安检没收的危险。 事实上,在迪庆州中甸县购买的藏饰并不十分便宜,有些甚至还贵,一只银的戒指要价40元。 特色商品 贝母 贝母在迪庆产量大,纯天然,人无法仿造,用于肺疾病,如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咯血等。可生吃,磨成粉蒸蜂蜜,效果最佳。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叫虫草,与人参、鹿茸齐名,产于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寒地带。 虫草的形成十分奇妙,冬天变成虫,夏天变成草。当它形成夏草时,是采集的最好季节。除了药用外,平常食用也大有裨益。可与鸡、肉同炖,其汤汁大补。还有的虫草比藏红花和雪莲都贵得多,几十元才够买一小盒。 牦牛肉 牦牛全身都是宝,肉可食,皮可缝制成衣、靴、袋等,牛头可加工成工艺品,牛尾可制作成扫帚,牛鞭则是一道壮阳药。迪庆牦牛因其常年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这些地方生长着许多野生药种如贝母,虫草等,牦牛常食这些药材,其肉鲜美无比,杀后可炒红烧、清炖或凉晒成干巴等,味道独特,在迪庆吃牦牛肉实在是一种享受。 迪庆·香格里拉其他特色商品还包括:奶渣、青稞酒、麝香、雪莲花、银刀、银护身佛盒、银制八宝图等等。 香格里拉的交通 航空 中甸飞机场占地225公顷,是滇西北地区最大的飞机场之一,现已开通中甸至昆明、成都、拉萨的航班。 香格里拉旅游线路昆明每天6:50、7:15有两班飞机飞往中甸,55分钟可达。中甸每天8:20、8:40飞回昆明,票价560元。 此外,中甸每周四、日14:55有飞往成都的航班,17:25抵达。每周四、日10:20还有飞往拉萨的航班,12:05抵达。 公路 迪庆藏族自治州连接滇、川、藏三省区,现在交通比较方便,形成了以滇藏公路、川藏公路、康藏公路为干道,全省各公路为主道的交通网络。州内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如果前往诸如碧塔海这类不通公路的景点,还需要骑马前往。 昆明至中甸公路 公路里程720公里,途中经过楚雄、大理等地,旅游者可由昆明汽车客运站乘高速客车直达中甸,一般需12小时,票价171元,发车时间8:20分。当然,赶时间的游客,可选择从昆明直飞中甸,每周有5班,票价640元。 丽江至中甸公路 公路里程为200公里,每天7:00-15:00发3-5班车,票价25元。 大理至中甸公路 公路里程为300公里,乘中巴车从大理前往中甸,票价35元。 四川攀枝花至中甸公路 公路里程470公里,从攀枝花(金江)车站每天有数班车发往中甸,卧铺票价90元,硬座票价60元。 主要旅游景点交通: 1、中甸至噶丹松赞林寺,票价1.5元; 2、中甸至纳帕海坐班车,8元就能搞定,如错过班车也可租车前往,来回一趟50元; 3、中甸至白水台也可坐出租车,200元每天(包来回)。 4、中甸至德钦184公里,途经奔子栏109公里,东竹林寺131公里,白茫雪山153公里,每天早7:30-8:00发2班大客车,票价23元,需7-9小时,中途在奔子栏午餐。中间至虎跳峡镇(下桥头)96公里,票价13元,每天早、晚都发车。德钦至西藏盐井104公里,无固定客运班车。 5、中甸至碧塔海,到双桥下车,票价8元,步行或骑马,骑马每人单程收费30元-60元间。中甸至松赞林寺,有中巴,票价2元。 6、中甸至香格里拉大峡谷,可乘每早班发往四川省乡城县的客车。中途到峡谷口下车,票价15元。中甸至白水台,每早一班发往三坝乡的大客车,票价16元 噶丹松赞林寺 主要旅游景点 碧塔海 碧塔海自然保护区位于香格里拉县城东部,距县城35公里处。自然保护区以碧塔海为中心,东、南、北三面与洛吉乡相邻,西部与建建镇接壤,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14公里,总面积1418公顷。“碧塔海”藏语的意思是栎树成毡的地方。 保护区内有国家高级保护的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其中还有被生物学家称之为“重唇鱼”的鱼,属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古生物,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杜鹃醉鱼”的景观已人人皆知。 碧塔海位于保护区核心部位,湖面海拔3539米,东西长约3000米,南北均宽700米,最宽处约1500米,最窄处约300米,平均水深20米,最深处为40米。 去碧塔海,从中甸县城乘车至双桥,票价20元,公路通至25公里处,余下的路徒步可到湖边,也可骑马,租金30元。建议徒步,要穿过一片森林,感觉更好。 碧塔海景区门票:30元 噶丹松赞林寺 噶丹松赞林寺,汉语为“归化寺”,距香格里拉县城5公里。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为云南藏族佛教最大的名寺。全寺占地500亩,筑有坚固、厚实的城恒。开设扎雅、独克、东旺、龙巴、鲁古五道城门。扎仓、吉康两大主寺建于最高点,居全寺中央。大寺坐北向南,为五层藏式雕楼建筑。可容1600人跌坐念经。左右墙壁为藏经“万卷橱”,正殿前座供奉有五世达赖铜像,其后排列着著名高僧的遗体灵塔,内藏金银名画琳琅满目。正南为高耸的钟鼓楼,清晨、中午、黄昏出鼓报时,声闻十里;屋项属新金瓦殿,金光闪耀,灿烂夺目。“远近百里如见佛光”。 松赞林寺距中甸县城5公里,在县城交通宾馆前坐3路车可直达,也可乘旅游专车中巴车,票价2元,出租车10元到达。 游佛寺要按顺时针方向绕行,即从左到右。 松赞林布寺门票:10元 白水台 白水台位于香格里拉县城东南三坝乡白地行政村境内,距县城101公里,海拔2380米,其成因是由于水中的碳酸氢钙经阳光照射发生分解反应,形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物,不断覆盖地表而形成的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 纳西语称白水台为“拜卜芝”,意为逐渐长大的花,是中国最大的华泉台地之一。占地约为3平方公里。白水台不仅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它还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中甸县城出发每逢单日上午有发往三坝乡的班车,票价20元,公路多为土路,不用到三坝,在白地村下即可。如从哈巴村来仅33公里,有私车跑这条线,更方便些。 白水台景区门票价格:30元 纳帕海 藏语里的“纳帕海”是“森林背后的湖”。它是一个典型的季节湖,一年四季中,有着完全不同的景色。在夏秋之交的时候,这里是一片草原,是花海草甸和青稞交织的地毯,而冬季这里又变成一片宽大的水域,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作为香格里拉最有高原特色的风景区之一,也是全县最大的草原,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珍稀飞禽黑颈鹤的理想栖息地。每年6月,是纳帕海自然保护区最好的游览季节,这时草原芳吐嫩芽,而纳帕海已经是绿草茵茵。各种野花争相开放,茫茫的草原上琼花瑶草争奇斗艳,成群的牛羊随着草海起伏,四处是“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美景。 梅里雪山 在德钦县城西郊,从北到南排列着一座座雄奇秀丽的雪峰,这便是著名的梅里雪山。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海拔6470米,为云南省第一高峰。 卡格博峰是藏传佛教的朝圣地。每年秋末冬初,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的一批批香客,千里迢迢牵羊扶杖徒步赶来朝圣这心灵的自然丰碑。卡格博峰,是云南省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内“三江并流”主景观之一。太子十三峰环立于卡格博峰四周,其中,缅楚姆(大海神女峰)线条优美,传说是卡格博的妻子。 卡格博峰下,冰川、冰斗连绵,其中“明永恰”和“斯农恰”如两条银鳞玉甲的长龙,从海拔5500米往下延伸至2700米森林地带,是世界稀有的低纬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 1.梅里雪山最美的季节是1—5月,而夏秋季极难看到雪峰的全景。 2. 香格里拉县每天早上发四班车到德钦,时间为7:20(中巴),8:20(一般大客),9:20(中巴),12:00,票价:33元,建议早点乘车以便能赶上德钦到明永的班车。德钦汽车站每天下午16:30左右有班车到明永村,车程一个多小时,13元/人。每天早上8:00有从明永村返回德钦的班车,13元/人。 2.从德钦县城出发到明永村,可到达梅里雪山的明永冰川。这段路既是高原,又是险路,对旅游者的身体情况要求较高,如果个人身体不允许,不要贸然进入。 4.个别路段太险需步行。 明永冰川门票:60元 虎跳峡 虎跳峡,顾名思义,因传说有虎从江心巨石跃过而得名。是世界上仅次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著名峡谷,长约20公里,落差213米,江面最窄处仅30米,与两岸的玉龙、哈巴雪山海拔落差3900米。虎跳峡以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著称于世,整个峡谷共有18处险滩。 虎跳峡景区门票:50元 属都湖 属都岗湖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城东北方,距县城35公里。海拔3705米,积水面积15平方公里。属都岗湖四面环山,年平均气温35℃,降雨里580毫米,雨季多在6至10月份。 属都岗湖是全县最大的湖泊之一,湖水清澈透亮,湖中盛产“属都裂腹鱼”,鱼身金黄,腹部有一条裂纹,鱼肉细腻鲜美。湖上还栖息着大量的野鸭、水葫芦、黄鸭等飞禽。 属都湖景区门票:30元 哈巴雪山 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中甸县东南部,距中甸县城120公里 ,总面积为21908公顷。主峰海拔5396米,海拔最低点为江边行政村 ,仅1550米,海拔高差3846米。整个保护区4000米以上是悬崖陡峭的雪峰,乱石嶙峋的流石滩和冰川。海拔4000米以下地势较缓 ,地貌呈阶梯状分布 ,依次分布着温带、寒温带、寒带等气候带 ,几乎可以称是整个滇西北气候的缩影 ,山脚与山顶的气温差达22.8℃。 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高山森林垂直分布的自然景观及滇金丝猴、野驴、弥猴为目的而设立的寒温带针叶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呈立体分布着寒冻植被带、高山草甸和高山灌木丛 、冷杉 、云杉、山地常绿阔叶要带、干热河谷灌草丛带等,植物种类繁多。保护区内有虫草、贝母、珠子参、天麻、雪莲等名贵药材 ;而兰花 、野牡丹等名花随处可见;在浓密的原始森林中,栖息着一类保护动物滇金丝猴、野驴;二类保护动物雪豹、原麝、马麝等。 保护区自然风光主要由哈巴雪山主峰、高山冰碛湖、杜鹃花、雪山瀑布群构成。 哈巴雪山主峰高5396米 ,山顶终年冰封 雪冻。主峰挺拔孤傲,四座小峰环立周围 ,远远望去 ,恰似一顶闪着银光的皇冠。随着时令、阴眼的变化交错,雪峰变幻莫测,时而云蒸雾罩,时隐时现;时而云雾飘缈,丝丝缕缕荡漾在雪峰间,“白云无心若有意,时与白雪相吐吞”。 保护区内有众多的高山冰碛湖 ,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 。其中,以黑海、圆海、黄海、双海风景最佳。 雨崩 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行走其间让人有旷世桃源之感。位于梅里雪山背面的雨崩村四面群山簇拥,因其地理环境独特,所以人烟稀少,全村只有20几户人家,仅通过一条驿道与外界相通。雨崩村有上下村之分,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书、五树同根的奇景。 依拉草原 依拉草原位于中甸县城西北6公里处,总面积13平方公里,是迪庆香格里拉最大最美的草原,依拉藏语意为“豹山”,因传说中依拉草原门户内北边坐落的豹山是一座“神山”而得名。 奔子栏 迪庆位于云南滇西北高原,以其寒冷而著称。然而在通往梅里雪山半道上的奔子栏却与众不同,它以炎热而出名。冬季,迪庆高原已是大雪纷纷,这里却依然如夏。“奔子栏”,藏语的意思是“美丽的沙坝”。奔子栏地处金沙江西岸,区位独特,奔子栏以上的金沙江怒涛滚滚,汹涌奔流,以下一段江面则豁然开阔,江水平静。奔子栏从古到今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奔子栏渡口为滇藏“茶马古道”上有名的古渡口,也是“茶马古道”由滇西北进入西藏或四川的咽喉之地。从这儿往西北行即可进入西藏逆江北上,即是四川的德荣、巴塘;沿金沙江而下,就是维西、大理;往东南走,则是香格里拉县及丽江。地处这样的位置,奔子栏就自然而然成了交通的重要通道。清政府曾在此设渡口,并设汛驻兵。如今,在奔子栏已修建了横跨金沙江的公路桥——“伏龙桥”,使两岸人民沟通往来方便不少,同时,也为今天的交通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碧壤峡谷 位于香格里拉至乡城公路103公里处、格咱乡小雪山山脚。峡谷景观曾经震撼了许多光临之人,中国、瑞典植物考察团称叹碧壤峡谷是个“奇峡”。此峡谷深而窄,壁高1000多米,最宽处约80米,最窄处仅10余米,可谓“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峡斗石为门”。碧让河水从切割深度为1000—2000米深的碧壤峡谷中冲出,在2.5公里长的悬岩绝壁间,形成汹涌的激流、轰鸣的声响。深峡激流又笼罩在水雾云雾中,显得幽深神秘,犹如深藏于世外的“仙境”,只不过这“仙境”在朦胧中分明又是一种富于传奇色彩的惊险奇境,仿佛是探险者和江湖游侠隐居之地。 碧壤峡谷直耸云天的绝壁上,分布着岩画,那各种各样的图形,至今人们还未能探究清楚其表达的意义。根据其较为粗犷的轮廓和模糊的印迹,有关专家考证为古代迁徒民族留下的符号,其营造下的某种文化氛围,使峡谷凭添了几分悠久古朴的人文意蕴。 蓝月山谷 蓝月山谷景区(又称石卡雪山景区)位于香格里拉县城西南部,距香格里拉县城7公里,交通便捷,有一条四级油路直达景区,车程约15分钟。全景区按照5A级标准修建,索道2006年7月份建成试运营,十一正式开通。全长4190米,是目前云南最长的索道,黄金周往返价格为160元。索道将游客从海拔3270米的纳帕草甸送到海拔4000多米的山顶,在山顶可以同时看见梅里雪山、玉龙雪山,甚至四川稻城的三大雪山等几乎所有的雪山景色。 景区汇集了雪山、峡谷、森林、湖泊、花海、草甸等香格里拉特色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及民俗宗教文化,综合体现了雪域高原特有的自然美景和民族风情。很多美妙的民间传说和动人故事,让景区颇具《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所描述的香格里拉神韵。 香格里拉民间文化 民间故事传说 迪庆州有着神奇而深厚的民间文学的土壤,折射着藏族等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神话、故事、传说作为远古的、神圣的对人类本身、对自然万物的诠释,在今人看来更意味深长。藏族民间有歌体形式和散文体形式淬的人类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人类再生神话,有史诗《格萨尔王传》以及各类英雄神话和各类降妖伏魔神话,还有来源于经典的和民间的解释自然万物的神话。迪庆境内各民族民间故事十分丰富,各民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从总体上看,有动物故事、魔法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蕴含着各民族的智慧与朴素的人生观。 民间歌舞歌谣 迪庆境内居住着26个民族,其中千人以上的民族就有9个。在迪庆这个“歌的海洋,舞的故乡”里,各民族的歌舞绚丽多姿,五彩缤纷。有藏族的锅庄舞、弦子舞、情舞、热巴舞,傈僳族的阿迟目刮瓦克、瓦克克、阿朴比克,纳西族的东巴舞、阿里利、满达,彝族的跳乐、打歌,普米族的对歌比赛……。每当雪山披上银衫,草原穿上了月光织成的纱良,山寨燃起彤红明亮的篝火,随着弦子的声音或嘹亮的歌声,人们汇集拢来,尽情歌舞,这里便成了歌舞的海洋。迪庆各民族世代蕴育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往往就体现在世代蕴育、常盛不衷的民间歌舞歌谣中。特别是藏族,在俯娱乐时要歌舞助兴,在人生礼仪中以歌舞贯穿,在劳动生产中以歌相伴,在山野原野中也常常绰吭高歌,年轻人谈情说爱更离不开歌。 民间工艺美术 迪庆各民间对工艺与美术情有独钟,在藏传佛教寺院与藏族民居中,可要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壁画,所表现的多为佛教内容,宗教色彩浓厚。有佛像、菩萨像、宗教人物像、说法图、寺庙图、佛经故事,以及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等。还有各种雕塑、唐卡画、酥油花、东巴画、地毯、土陶等。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充分表现了迪庆各民族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