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青海"三江源"纪行
作者:杨菲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19 11:44:1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四、六国合一江 江头在杂多:澜沧江之源

  杂多县日历寺的周尕活佛和尕玛扎西堪布主持了澜沧江源头取水仪式 图片提供《华夏地理》

  没有一个地方像杂多县一样,同时诞生出两条世界大江:长江、澜沧江。两条大江相去万里,却同乳共生。

  带着对大自然的敬仰,我们继续溯源澜沧江。

  沿途还是蓝天白云草地牛羊帐房,但这看似简单的元素,其实是本厚重的书,地球的很多秘密浓缩在这里。草地上的“土著”鸟兽,比人类更懂如何阅读青藏高原。

  见得最多的“土著”,是牦牛,牧民们说,那是高原上与他们最亲近的朋友。

  不幸的是,我们遇到一头牦牛被汽车撞死的惨事,肇事者逃之夭夭。看着主人愤怒而难过的眼神,我也难过,为三江源又少了一条与人类最亲近的生命。

  而随后发生的又一件事,让我更真切地体会到了藏民对所有生命的重视。草原上一种不知名的黑毛虫,成群结队地蠕动着过马路。路过的牧民们纷纷停车靠边,用软树条把毛虫们扫拨到马路两旁,以免它们被车辆碾压。我们十几辆越野,列兵一般,静候着成千上万毛虫缓缓过马路。

  这一幕幕情景,让我不得不重新考量我们早已习惯的行为,早已习惯的思维。

  包括青海在内的西部大开发已经10年了,从国家到地方,还在孜孜探索着最适合西部的路子。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三江源人民敬天惜地、尊重自然的基本价值观中获得启示,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呢?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看作自然之子,而非自然的主宰呢?

  幸运的是,大多数人已经开始懂得珍惜自然,热爱自然了。如今不只高原内,高原外以各种各样方式呼吁保护青藏高原,保护可可西里,保护三江源的志愿者越来越多。这次由《华夏地理》和梅塞德斯-奔驰合办的“溯源中国”三江源地区环保状况考察摄录活动,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两家主办方以实地行走,实践着他们的社会使命与个体责任。这意味着在三江源之外敬畏自然、崇尚自然的思想正在被广泛地传播和接受。在澜沧江源头,500名牧民还以信仰的名义签订了保证书,保证积极保护澜沧江源头的水环境。

  当我站到第三条大江的源头,步履虽因高原反应而沉重,心情却像在月球上,卸掉了引力的重负,轻飘飘的。当一个人千辛万苦来到江河之源的时候,无论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都不为怪。

  澜沧江不只滋养中华民族,更把恩情送到了国外,并提供了中外沟通的道路与舞台;但只有中国的历史,是一部真正的江河史。国家对于中世纪的欧洲人来说是城邦,对于古老非洲大陆上的人来说是部落,对九州大地上的中国人来说就是广袤的流域。除了中华民族没有哪个民族如江河水一样五千年血脉不绝。我们的血管都是这个血脉的枝节,有着远古的烙印,有着三江源的天性。

  这里是高原,比江河入海处高出几千米。但每一条河源,都很少看到“哗哗”、“滔滔”,“湍急”、“澎湃”的水。他们都在默默地流。这种沉静,地老天荒。

  我在源头,沉默伫立,心乱如麻,心静如水。

  尾声

  1953年,新西兰探险家希拉里首次登上珠峰,记者问他是什么动力让他有如此壮举,他淡淡地说:“因为,她就在那里”。

  我们的“溯源中国”之行,出发的理由,是“三江源在哪里?”到达的理由,是“三江源在那里”。自然界的伦理与大美,就是如此。当然,三江源的风景是为所有一切已知和未知的物种设造。人,在其中而已。

  我们可以老去,江河不能老。

  【后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没路的地方都去行了。读书容易行路难,难的是把读书行路的收获与感知总结出来,传播开来。行走三江源,更有这个必要,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对三江源都有责任,而且,任重道远。

上一页  [1] [2] [3] [4]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