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绿道风情万种 千里巧妙相连
作者:谭超 杨辉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8 18:00:5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广东省绿道网长达数千公里,穿越多种地理环境,克服多个地质难题,这必然使得绿道的形式丰富多样。此外,在“本土化”的建设原则指导下,珠三角各地市从自身的城市特点出发,也建成了山边、海边、水边、林边、城里等多种不同的绿道。可是人们不禁要问,如此复杂多样的绿道,又是如何联结成网的呢?在体验绿道网的过程中,羊城晚报记者似乎找到了答案。

  巧联公交

  城市的绿道联结有时候不可能搭个桥、绕开树就能解决的。因此,在广州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广宁就提出“三结合七接驳”的办法,也就是让绿道建设不仅要与城市道路网络、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市区步行系统相结合,还要与地铁站、公交站、BRT站、商业中心、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办公区域等实现接驳,落实区与区之间绿道对接,实现绿道全线贯通,“穿城而过”。

  在体验过程中,记者在广州多个地铁的出入口都已经可以通过重新租赁自行车,实现不同绿道段之间的无缝联结,感觉十分方便。假如你是天河居民,又想享用萝岗生物岛的绿道,那么,你只需要乘坐地铁到三号线官洲站下,出来步行5分钟即可到水墨驿站,然后便可以开开心心地开始你的绿道之旅。

  遇水搭桥

  各市在建设绿道的过程中,都力求保护原有地质地貌和水源山体,不搞大拆大建,尊重自然、因形就势,如此一来,不同绿道的衔接就需花点心思了。

  在广州市海珠区会展公园绿道上,一座浪漫的“同心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海珠区绿道办主任介绍说:“这座同心桥不算长,却巧妙地把两处孤独的绿地串联起来,形成一段极具示范意义的绿道,不浪费任何一块绿地。”元旦的时候,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的见证下,100对新人踏上广州会展公园的绿道,在“同心桥”上挥手庆祝自己的幸福。也许,绿道就是广东省带给他们的一份结婚厚礼。

  逢树绕路

  “不砍树”是省里给各地市下的硬要求。如果想降低建设成本,直接砍树建绿道似乎更可行。可是,办法是想出来的,在佛山三水区的云东海绿道段,一个刻着“八棵松”三字的休息点打破了人们的顾虑。

  据了解,当时在这个山坡建环山绿道的时候,八棵松树挡住了建设的方向。这让建设者们费尽脑筋:“干脆在这里建一个休息亭吧,松树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以‘八棵松’命名一个休息点,很有诗意。”佛山市绿道办主任介绍说:“如此一来,绿道只需绕过八棵松休息点,就可以顺延到下一段路,休息点里有松树观赏,还有石材桌椅供市民歇脚、打牌。”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逢树绕路”吧,“八棵松”可以说是三水区云东海绿道段的画龙点睛之笔。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