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广西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被命名为首批示范点
作者:张彩秀  文章来源:光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21 13:20:0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近日,在福州召开的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命名了首批五个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广西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荣膺其中,另四个则为浙江省安吉生态博物馆、安徽省屯溪老街社区博物馆、福建省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贵州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

  龙脊建寨自元代始,历史悠久。千百年来,这里的壮族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壮观神奇的梯田风光和古朴独特的民族文化,包括以梯田景观为代表的山地农耕文化、以干栏民居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寨老制度为代表的民族自治制度文化、以糯米和水酒为代表的壮族饮食文化等,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

  从2006年始,在综合评价了龙胜壮族的族群居住、文化遗产状况、民族影响力等方面因素之后,广西文化厅最终确定了以龙脊村的侯家、廖家和潘家三个自然村为保护区建设壮族生态博物馆,并纳入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的组成部分。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占地面积289平方米、建筑面积601平方米、投资额近80万元。

  据介绍,生态(社区)博物馆是一种通过村落、街区建筑格局、整体风貌、生产生活等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综合保护和展示,整体再现人类文明发展轨迹的新型博物馆。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大规模城乡建设持续展开,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促进生态(社区)博物馆发展,有利于调动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推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发展。

  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入围首批5个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表明广西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该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保护和发展模式,以一系列的措施保护和传承当地壮族的传统民族文化,鼓励当地居民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创造美好未来,生态博物馆在建设中诸多这方面良好效应初步显现。

  据悉,获得命名的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将加强科学规划,率先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维护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价值。

  2003年,广西率先在全国探索民族文化“联合体”保护模式,启动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即由广西民族博物馆带动辐射,在全区各地建设10个专业生态博物馆,遵循“文化保护在原地”的理念,通过“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居民参与”的方式,在发展中保护民族文化。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