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什刹海改造凸显人文生态 |
作者:陈虹 曹蕾…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29 8:23:1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本报讯(通讯员 陈虹 曹蕾 实习记者 李祥)经过一年的改造,通过实施船台改造、环湖栏杆更换、地面重铺等工程,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将逐渐成为最具古都风土人情的人文生态保护区。 今后五年,西城区将把什刹海建成集传统生活居住、特色商业服务和文化风景旅游功能于一体,历史遗迹丰富、风貌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的人文生态保护区。 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地处北京中轴线西翼文化带,占地面积323公顷,水域面积33.6公顷,绿地面积11.5公顷,在北京4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面积最大。什刹海及其周边地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其中还包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北京市文化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该景区内大量保存完好的胡同院落、王府园林、庙宇堂馆、名人故居等展示着丰厚的历史遗产,而浓郁的市井风情又构成该地区京味十足的民俗情怀。 今年,西城区继续推进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建设,提升该地区的公共环境品质,重点对前海东沿区域进行改造,投资3700万元完成环湖地面重铺及栏杆改造;采用透水、防滑材料对环湖步道进行路面铺装,对景区变电箱进行美化处理,对环湖的门店门头建筑风格、色彩搭配、门牌标识等进行规范化设计。 同时,为使景观协调一致,什刹海将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铁质环湖栏杆全部改造更换为造型古朴、雕刻精细的汉白玉材质栏杆,共计4800米。栏杆望柱采用莲瓣石榴头样式,栏板上部为三幅云雕刻净瓶,下部为双面莲花图案浮雕。水面、栏杆和岸上古朴的建筑、大树形成了多层次的景观体系,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感。 西城区今年还加大景区环境建设,对景区内游船码头进行改造,未来什刹海地区的5个船台、6个商亭都有望增加旅游信息查询、金融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 目前,什刹海风景区已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一级公园、国家4A级景区和“全国最美城区之一”,景区内的烟袋斜街被评为“中国建筑文化经典示范工程”、“全国第二届历史文化名街”、“北京特色商业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