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启动升级改造工程 小鸟天堂迈向生态湿地公园
作者:梁长其  文章来源:江门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8/21 5:45:4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启动全面升级改造工程——

  小鸟天堂迈向生态湿地公园

工人将景区内的棕榈树移走。

小鸟天堂景区半封闭施工,并没有挡住游客参观的脚步。

  小鸟天堂升级改造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改造后,小鸟天堂总体分为六大功能区,包括入口广场区、旅游休闲区、生态缓冲区、核心保护区、科普实验区、安置回迁区,其中恢复水网、保育古榕和保护鸟类,是此次升级改造工程规划的重中之重。

  小鸟天堂的升级改造将分多期进行,首期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前完工,改造后,小鸟天堂将拥有“三纵六横”水网道路,游客可乘坐游船游览景区。

  作为新会乃至江门最负盛名的一张旅游名片,小鸟天堂景区从来话题不断。今年5月20日,新会小鸟天堂启动全面升级改造工程,将打造成为以鸟类观赏为主题的生态湿地公园,再一次引起市民的关注。据了解,这是自2002年小鸟天堂重新规划扩建以来的再一次“变脸”。

  据了解,恢复水网、扩大湿地面积是此次小鸟天堂升级改造工程的重中之重。通过升级改造,改善景区环境,增加小鸟数量,让小鸟天堂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

  建议

  景区应尽量

  减少人为干扰

  小鸟天堂的升级改造引来众多市民的关注,其中新会华侨中学老师谭雯俭就是其中一位。今年8月,这位中学老师曾以新会区人大代表的身份,在新会区区长约请人大代表座谈会上,向时任新会区区长吴振鹏提出关于优化小鸟天堂生态环境的问题,建议加大力度净化天马河水质、扩大湿地面积、严格控制景区周边土地规划等。

  谭雯俭表示,几年前,她曾参观香港湿地公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香港湿地公园分访客中心和湿地保护区两大部份,湿地保护区是不开放给游客的,即使科研团体也要在申请获得通过的情况下,才能进入保护区。

  “不去干扰,鸟类自然就会生活得很好。”她认为,今后,小鸟天堂在升级改造之后,可效仿香港湿地公园的一些做法,尤其是要划出核心保护区,严格执行相关措施,禁止游客随意进入该保护区。同时,景区还应增加滩涂面积,保证充足的鸟类食物来源。针对小鸟天堂景区曾经举办的水上婚礼等活动,她认为应禁止举办此类活动,“即使要举办,也要在远离核心保护区的地方举行”。

  记者发现,在新会小鸟天堂升级改造规划中,谭雯俭这一观点得到了体现。该规划设定了以鸟岛一带为核心保护区,核心区外围又设缓冲保护区。规划认为,核心保护区属生态敏感度级别最高、最脆弱的区域,除科研和工作人员外,禁止游客进入和组织旅游活动。

  探访

  扩大滩涂面积

  营造鸟类“粮仓”

  自今年5月20日开始,小鸟天堂升级改造工程正式施工。近一个月来,记者先后两次探营小鸟天堂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的进度。

  记者首次探营小鸟天堂施工现场,是11月初的一天。站在景区正门,朝内望去,只见景区已变成一个大工地,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辆辆泥头车载着泥土,在眼前呼啸而过。在左前方,几辆钩机忙个不停,眼前是一条已开挖为宽十余米、深约两米的河道。在现场的另一边,工人们则忙于进行园林绿化工作。

  12月5日,记者再次来到尚在施工的小鸟天堂景区,只见小鸟天堂需开挖的河道已基本成型,河道既有横的,又有竖的,将景区划分为一个个“岛屿”。考虑到施工的需要,景区中轴线的水泥通道仍没有被河道完全切断,车辆仍可在“岛屿”之间通行。此外,中轴线圆形广场两侧的两间房屋也被保留下来,并没有拆除。

  “初步估计,大约还有7天,我们就可以完成河道的开挖工作。”在景区中轴线通道的尽头,一位正在休息的工人告诉记者,剩下的工程主要是进一步加深部分河道,增强通航能力。此外,景区码头、观鸟楼一带也要改造成大片滩涂,新增加的滩涂长达数百米,宽近30米,目前滩涂改造仅余下一小段。

  “你看,河道多了,滩涂面积多了,日后这里将变成小鸟的天然‘粮仓’。”该工人表示,由于小鸟天堂因筑坝的缘故,水位固定为1米左右,将来可考虑降低水位,或干脆拆除水坝,恢复河水的自然潮汐,或将有利于“粮仓”的生态平衡。

  进展

  本月底

  首期工程将竣工

  上周五,新会圭峰区党委委员高国炎向记者透露,此次升级改造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改造后,小鸟天堂总体分为六大功能区,包括入口广场区、旅游休闲区、生态缓冲区、核心保护区(小鸟天堂原鸟岛和新鸟岛)、科普实验区(鹭鸟孵化养殖、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安置回迁区,其中恢复水网、保育古榕和保护鸟类,是此次升级改造工程规划的重中之重。

  “目前,小鸟天堂升级改造工程进展顺利。”高国炎表示,小鸟天堂升级改造将分多期进行,首期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前完工,改造后,小鸟天堂将拥有“三纵六横”水网道路,游客可乘坐游船游览景区。“我们现已购置了8艘画舫船,其中6艘由企业捐赠,2艘由圭峰区出资购买。”他透露,根据有关安排,12月28日,小鸟天堂将举行首期工程竣工暨游船首航仪式。游客乘坐游船游览景区,全程预计40分钟左右。

  高国炎还透露,随着首期工程即将竣工,他们将向社会征集新诞生的人工岛的名称,“我们现在正谋划如何丰富岛屿上的内容,希望做到各个岛屿各具特色,相信很快就有结果”。

  保护

  天马村

  将来不建工厂

  众所周知,小鸟天堂以其“一榕成林十五亩,人鸟共乐是天堂”的生态奇观享誉海内外。然而,小鸟天堂的鸟只越来越少,外界对小鸟天堂的质疑声不断。不少游客兴致勃勃地参观小鸟天堂,发现古榕上的鸟只寥寥,一些游客干脆将小鸟天堂称为“少鸟天堂”。据了解,天马河水质变差、湿地面积减少等,是小鸟天堂鸟只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为保护小鸟天堂古榕树的生态环境,小鸟天堂景区每年都邀请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对小鸟天堂的生态环境和鸟类资源进行专题调研,对气候、水体、土壤、植被、噪音以及小鸟的种类、数量、行为习性等进行评估和调查。

  在保护小鸟天堂的过程中,除景区参与之外,民间也在积极行动。“小鸟天堂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我们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不让它在我们手上消失。”天马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干部告诉记者,几年前,村干部到南海黄玑村考察,发现那里的竹林被削得不成样子了,灰鹭还是不肯离去。于是,该村在鸟岛旁边引种大量簕竹,并在竹林营造一大片滩涂,吸引灰鹭在此生殖繁衍。

  如今,这一大片竹林发挥了作用,吸引众多鹭鸟落户竹林。这位村干部告诉记者,他曾观察发现,在一棵竹树上,鹭鸟最多安置了六个鸟巢。“鸟类跟人一样,那里适合它生活,它就跑到那里生活。”他分析说,相对榕树,鸟类更容易在竹林上面筑巢,并更稳固,不易被风吹倒。此外,据说竹林还可分泌出一种独特的香味,吸引鹭鸟在上面栖居。

  为保护小鸟天堂的自然环境,天马村更下了一个重大决定。“在我们村辖区内,现在没有一家工厂。”该村干部表示,按照规划,天马村将来也不会建工厂。

  周边

  天马村欲

  发展乡村游

  记者发现,就在小鸟天堂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临近的天马村的入村道路也正加紧村口门楼的建设。当地一村干部表示,该门楼将力争于明年1月完工。

  在天马村民眼中,这门楼的建设,除了改善村容村貌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我们希望借助小鸟天堂的名气,打响天马村旅游的品牌,吸引游客进村参观。”该村干部表示,天马村拥有不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游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据该村干部介绍,目前天马村仍保留着一家葵扇生产厂,游客可在该厂参观了解葵扇制作的每一个流程。该村还是一个农业大村,除了驰名中外的新会柑外,还种植优质木瓜等农产品。此外,天马村一河两岸的风光,也为发展乡村游增色不少。

  “我们希望利用本村的生态和特色资源搞旅游。”天马村不少村民对乡村游寄予希望:“游客来了,农产品变成了商品,就变成了钱。有能力的村民还可开餐馆、开旅馆,收入提高更快。”

  小鸟天堂的升级改造首期工程即将竣工,景区自然环境能否得到改善,能否恢复昔日万鸟竞翔的盛景?临近的天马村又是否迎来新机遇?我们拭目以待。

  记者手记

  JI ZHE SHOU JI

  还小鸟一个清静

  生活在江门,很多人都慕名去过小鸟天堂游览。两三年前,笔者也曾到小鸟天堂游览,坐船绕行在古榕树枝藤蔓绕的气根中,希望探访巴金笔下那些鸟树相依的神奇精灵,可惜没看到多少鹭鸟,高兴而来,败兴而归。

  与笔者一样,失望而回的游客不在少数。有人甚至说,小鸟天堂已变成“少鸟天堂”。有识之士表示,随着小鸟天堂景区的不断开发,人为景观增多,游客纷至沓来,加上不合理的建筑布局和周边环境的污染等,导致小鸟天堂出现榕树枯萎现象,鸟类数量锐减,昔日千鸟起舞、万鸟缠树的景象不再,整治小鸟栖息的环境迫不及待。

  小鸟天堂值得欣赏的、值得保护的不应该只是大榕树和鸟类,还有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护小鸟天堂良好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

  新会区委、区政府顺应民意,决定对小鸟天堂景区进行升级改造。今年5月20日,小鸟天堂升级改造工程正式施工。根据规划,目前小鸟天堂改扩建项目的核心思想是将小鸟天堂在原有基础上改扩建,其中恢复水网、保育古榕和保护鸟类,是此次升级改造工程的重中之重。按照这种理念,未来的小鸟天堂将力求打造一个“生命之树——小鸟天堂”湿地主题公园。

  同时,希望改造完成之后,能像人大代表所建议的那样,严格保护核心保护区,除科研和工作人员外,禁止游客进入和组织旅游活动,还小鸟一个清静。

  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小鸟天堂可再重现万千小鸟绕树而飞、鸟树相依、人鸟和谐相处的奇特、美丽景象。

  我们期待,小鸟天堂明天会更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