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水是甜的,空气也是甜的
作者:内详  文章来源:江西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0/3 6:47:3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崔小毅 吴亲军 本报记者 练 炼

  “庐山变化真是大,短短几个月时间,秩序更好了、环境更美了、人气更旺了……”今年,第二次上庐山的江苏南京旅行社的何总,发出这样的感慨。今年4月以来,庐山紧紧围绕优化旅游环境,全面推行游客满意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全山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完善机制打造平安庐山

  今年,庐山继续以“平安庐山”为目标,不断完善机制,开展一系列“创安”活动,倾力打造“平安景区”。

  庐山创新社会防控新机制,实现警民联防最优化。成立由全山各单位参加的19个“安宁支队”,应对森林防火、防汛救灾等重大工作。同时,庐山公安局、执法局、工商局等职能部门积极采取定点执勤和动态巡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强化对重点地段和时段的巡逻防控,建立了以110为龙头,多警种联动,覆盖全山的治安防范网络。实行景点工商所、派出所、管理所 “所所联合、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组织民警进社区、进家庭、进单位、进校园、进景区;联合多部门持续开展安全大检查、大整改,提高防范意识,消除安全隐患。此外,庐山大力开展“创建平安庐山,奋战150天”夏季社会治安集中整治行动,通过公示栏、宣传页向游客公布投诉电话,随时受理游客咨询、投诉,切实维护好庐山旅游景区的旅游秩序。

  庐山还加强对旅游景区索道(缆车)、娱乐设施、险要位置护栏的维修保养,对前往重点景区的道路进行升级改造,从根本上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游客人身安全。同时,制订科学的旅游旺季道路交通方案,贯彻“游客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的理念,严格控制自有车辆上路,让路于游客,受到了中外游客的赞誉。

  呵护绿色保护生态庐山

  “在庐山,水是甜的,连空气也是甜的。”这是每一位到过庐山的游客的感叹。

  庐山遵循“生态立山”原则,制订并落实景区环境和资源保护年度目标,不断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目前,庐山景区内文物、古建筑、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森林植被保护率、可绿化率100%;国家各类珍稀动物、濒危动物保护率100%。

  为突出“青山绿水”,庐山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一把手”负责制、环保一票否决的环保工作机制;开展“禁磷禁白”活动,宾馆客房用品,餐馆餐具逐步运往山下专业场所洗涤,确保庐山景区的环境不受污染;建立健全旅游厕所专人全日制保洁制度,对部分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增加环卫工人,确保景区路面、水面、游览步道、栏杆等设施整洁干净;建立全山排污单位档案,所有宾馆饭店餐馆都纳入检测范围,10余家重点治理的排污大户均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水源地一二级管理保护,自来水出厂水达到了直饮水标准。为打造“无烟山”,庐山今年还将实施天然气上山工程。

  务实操作营造文明庐山

  庐山持续开展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活动。今年以来,集中开展旅游环境优化专项治理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制度措施,全山上下形成了“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个个代表庐山形象”的良好氛围。

  庐山园门管理局等旅游服务一线单位大力推行党员挂牌上岗,400多名共产党员亮明党员身份,微笑服务。庐山还在管理局机关、事业单位中广泛开展以规范工作程序、公开办事流程、热情为民服务为重点的创先争优活动,使温馨服务、人性化服务深入人心,服务质量全面提升。随着环境的不断优化,庐山景区文明行为随处可见,拾金不昧蔚然成风。庐山实施绿化环境整治、公用设施出新,投资3000多万元对散客服务中心、观光车站点、观景平台等景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使景区整体品位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庐山景区面貌焕然一新。

  山外青山楼外楼。庐山一系列环境整治工作为庐山争得了荣誉,赢得了信任,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如今,庐山正朝建设国际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奋勇前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