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广东生态旅游 始于鼎湖山……
作者:谢辉 王贝…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27 6:14:1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广东生态旅游 始于鼎湖山……
鼎湖
丹顶鹤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成长
丹顶鹤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成长

七星岩绿道骑游
七星岩绿道骑游

生态旅游成为肇庆市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力引擎

  肇庆市是最年轻的珠三角城市和广佛肇经济圈的重要成员。肇庆市山湖城江浑然一体,以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著称,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9%。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优势,让肇庆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了众多城市名片和城市荣誉:环星湖绿道被称为“中国最美的绿道”。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砚都”、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等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综治“长安杯”。

  肇庆市积极发挥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优势,将生态旅游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带动山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强旅游发展、绿色消费理念,将生态旅游打造成为了肇庆市推动绿色发展的强有力引擎。

  科学规划 建设绿色家园

  为确保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肇庆制定实施了《肇庆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肇庆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以及广东省地级市首个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肇庆市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10-2020年)》等制度,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饮用水源安全,促进区域环境一体化发展。

  为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如今,肇庆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总面积264.9万亩,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11.96%。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市级自然保护区5个,县级自然保护区2个;风景名胜区8个(含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9个,森林公园61个。广宁竹海森林公园于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星湖湿地公园2004年获省批准建立,成为全国第一个由政府颁证的湿地公园。

  抓住机遇 推动文化与生态旅游齐飞

  肇庆不但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也很丰厚。秦中央政府在岭南设立的第一个郡广信郡就在肇庆境内的封开县。秦汉时中原文化主要经西江传播到岭南地区,而肇庆正是西江通衢必经之地,广信成为岭南早期的文化中心之一。广东、广西的得名源于广信郡,粤语也发源于此。唐大中五年,封州(今封开县)人莫宣卿高中状元,成为岭南第一个状元。

  良好的文化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历代文人驻足咏叹。仅唐代就有15位宰相来过肇庆。禅宗六祖惠能,开创了禅宗南派,在肇庆留下了很多圣迹。肇庆又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传教士利玛窦在肇庆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天主教堂。深厚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肇庆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就有三十多个,很多已开辟为旅游景点。

  发展生态旅游是绿色发展理念最直接的体现。肇庆市历届领导都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直以来生态旅游都被视为推动肇庆旅游业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

  1999年1月,广东省旅游局在鼎湖山启动“99广东生态环境旅游年”,揭开了广东省生态旅游的序幕,肇庆市随即推出以负离子为卖点的“鼎湖山品氧游”。2003年又推出“鼎湖山洗肺游”、 “鼎湖山生态减肥游”等生态产品,成为引领旅游潮流的新产品。“天然大氧吧—鼎湖山”成为生态旅游经典景区。2003年9月开通了肇庆千里旅游走廊。经过多年的打造,肇庆千里旅游走廊发展成为集生态游、文化游于一体的区域旅游品牌,2006年被省政府授予“旅游创新奖”。2011年,千里旅游走廊接待游客2400万人次。

  肇庆市特别注重加强对生态旅游的包装完善工作。如鼎湖山包装了“负离子品氧谷”这一拳头产品,开辟品氧谷。组织召开座谈会,邀请各有关部门、旅行社、新闻媒体和专家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把脉,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重点组织推介以“回归自然,生态摇篮”为主题的四条生态旅游线路。挖掘生动逼真的生态题材,编写统一规范的导游词;加强导游培训,提高导游水平,增加导游感染力。在对外宣传上,注重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统一向外推介,扩大宣传效果。

  如今,肇庆市的生态旅游已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绿道生态游成为了享誉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休闲旅游的新方式。

  绿色发展理念助推生态旅游新嬗变

  生态旅游作为绿色产业和幸福导向型产业,一直以来都是肇庆市重点发展的先导产业。随着生态旅游发展的逐步成熟,肇庆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目前正在酝酿新一轮的嬗变。

  强化绿色规划引领。为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肇庆制定实施了《肇庆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肇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2020年)》,把全市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生态发展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并实施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对印染、化工、电镀等重污染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要求重污染行业进园入区管理、污染集中治理,有效地推动行业发展的集聚化、专业化,使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

  谋划新的绿色发展突破。肇庆仍拥有许多有待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例如鼎湖云顶生态区、肇庆羚山、高要烂柯山、封开黑石顶、怀集大稠顶、广宁螺壳山、四会奇石河等,对这些生态旅游资源,肇庆市采取“严格保护、完善规划、逐步开发、重点推进”的发展策略,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依据,有条不紊、分门别类地推进开发。尤为突出的是,以鼎湖山为核心,周边的生态资源富集,汇集了名山、古寺、江峡、湖泊、瀑布、森林、湿地、沙滩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这里产业基础良好,区位优异,肇庆市正在逐步把这里打造成为面对珠三角、吸引港澳台、影响东南亚的国际级的生态旅游产业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肇庆的生态旅游网络将更为完善,继续为广东生态旅游增光添彩。

  撰文:谢辉 王贝 刘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