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山冬景风情别样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黄山的胜景早已广为人知,而每年的春游、秋游、暑假以及长假期间,更是黄山游人如织的时候。相比之下,较少人会在冬季的时候选择攀登黄山,这其实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古诗早有云:“黄山四季皆胜景,惟有冬季景更佳”。历史上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实际上多选择在冬季的时候游黄山。比如徐霞客首次上黄山是在公元1616年的农历二月初三,诗人吴龙翰、鲍云龙、宋复一则于公元1268年初冬上山,散文家潘旦也是在公元1519年冬天游览的。
比起夏日,黄山的冬景有更多的看点。尤其是在黄山的美景被大雪覆盖之后,山上的“松鼠”、“金鸡”、“天狗”、“天鹅”都变成了“白鼠”、“白鸡”、“白狗”、“白鹅”,这就更显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数以万计的黄山松,也变成了“雪松”,造型更加迷人。
冬天的黄山还兼具冰的元素。比如说,玉屏峰只有在冬天穿上“冰衣”后才露出她的“天姿玉色”,彼时峰上的树木和古藤被透明的冰层包裹其间,形成了一件件冰雕艺术。正午时分,游客还能听到冰块经阳光融断坠地的落冰声,清脆响亮,在山谷中不停地回响。这种落冰声与泉瀑声、松涛声、云海声并称为“黄山四声”,而且只在“冬游”中才可听到。
Tips:整装待发:
冬季去黄山的第一件事是要上网订房间。因为冬季黄山上不是每个饭店都开,西海饭店在装修,排云楼等都临时关闭。
然后就是安排交通事宜。由于黄山市机场、火车站和汽车站一应俱全,因此从广东去黄山并是不很复杂的事情。不过,如果预算富余的话,不妨先上网联系好车子到车站来接,可以直接接到黄山风景区大门口。
在装备的选择上一定要做好功课,不过也不用穿得像个熊。防水外衣一定要,内配绒衣和保暖内衣就够了。裤子最好穿防水的,可以穿滑雪裤,也可以穿其他裤子,轻便宽松的就行。鞋子未必是登山鞋,全真皮慢跑鞋也行,最重要是不渗水和透气轻便。
冬天上山不用带很多东西,替换内裤和袜子,最好多带一套替换的保暖衣裤(棉衫裤),即便冬天爬山也会出很多汗,第二天可以换干净的。上山也不用带很多水,宾馆标准间有热水壶可以烧水。
必备的装备是水壶和一些补充热量的小食品,因为山上吃的东西贼贵。再就是防滑钉鞋,这东西从火车站就有人卖,而且越靠近黄山越贵。一定要选一副质量好的,因为在黄山上积雪积水积冰的台阶上稳步行走就靠它了,没了它寸步难行。最好两人买三副作为备用。没穿防水服的可以在火车站小贩处买塑料雨披,黄山的几座山峰上因为风大路陡而不允许打伞,因此雨衣是必不可少的。
登山杖属于可选的装备,上山的时候有用。不过黄山路都是石阶路,也不是特别需要登山杖,手套也不是特别需要。
最好也严密关注黄山景区的天气状况,因为云海和雾凇的出现概率与天气关系密切。一般而言,寒潮来了黄山就会下雪,如果交通时间允许,不妨看到天气预报之后再做打算。
住宿:
黄山景区周围酒店比较多,但是到春节的时候房子还是会紧张,而且山上宾馆冬季轮流关闭,所以最好提前订房,房间一般对外报的价格是门市价,需要讨价还价。同时现在好多酒店都开通了网上订房,通过网络预订的房间一般比较便宜,也比较方便。
从地理位置来看,西海饭店和北海宾馆最好。最好选择有冷暖空调、暖气和24小时热水的宾馆住宿。
饮食:
黄山的饮食属于徽州菜系。徽菜在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熘,讲究佐料,重火功,提倡原汁原味,重油重色。建议游客去“老街第一楼”品尝,在黄山市老街东头入口处,是老街的标志性建筑,精品徽菜的代表。黄山的特色菜主要有毛豆腐、红烧臭鳜鱼、臭豆腐、黄山双石和如意鸡等。
黄山餐饮的价格在山上和山下可谓天壤之别,预算有限的游客建议在山上的饮食简单为主,山上的餐厅多提供快餐和方便面。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