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灯谜 置身灯的海洋
在海宁盐官观潮景区的陈阁老宅、花居雅舍、江南民俗风情馆,可以猜灯谜。如果一家人出行,可以去一笑茶楼前的童玩区,和孩子一起踢毽子,踩高跷,旋陀螺,掷沙包。
夜晚的盐官,景区风情街入口区域、城门至城隍庙区段、游客服务中心区域将变成一个灯的世界,各样各样的宫灯、荷花灯,造型独特的“盐官景区”和“哪吒闹海”等大型灯彩及部分小型地灯,也将在如梦似幻的世界里让你感受一份独特的韵味。
如果有心的话,就去堰瓦河里投放许愿瓶,漂流荷花灯;在风情街看乾隆巡街和皮影戏表演,品尝带着福气的汤圆和糖果;在城隍庙逛内容丰富的元宵庙会,感受古城盐官的浓浓民俗。
时间:正月十五当天(2月17日)
地点:海宁 盐官观潮景区
打麻酥糖 亲手制作的温馨
千岛湖的一些乡村有些独特的风俗,如打麻酥糖。走进村民家中,学习打麻酥糖,好吃的麻酥糖可是一道精湛的工艺制作,不光费力气还需要水平呢。
另外,千岛湖的文昌镇上还准备了一道元宵盛宴。白天踩踩街,寻找从前赶庙会的感觉,甚至还可以亲手舞起五彩的长龙。晚上还能欣赏到精彩的戏剧表演,除了众所周知的越剧外,还有千岛湖的特色剧种——睦剧。
时间:正月十五当天(2月17日)
地点:千岛湖 文昌镇
打大猫 濒临失传的民俗大戏
温州四都有一种独特的乡村风俗:打大猫。这是一种充满地方特色的风俗活动,与舞狮相仿。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由两人一起披上精心制作的虎皮,组成一只活灵活现的大老虎去表现各种动作。虎前有一面由数人把持着的大旗导引,虎后跟有村人扮演的“七星七煞”等众多人、神形象。每个人脸上涂满油彩,一张很夸张的脸谱,身着皂衣,有的带有铃铛之类的响器,大家迈着一致的步伐。
据梅溪村村委会主任王强介绍,这一习俗至今已有850年的历史,历经数百年长盛不衰。但近年来已难得一见。村里熟谙此民俗活动的老人已寥寥无几。为了拯救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早在3个半月前就开始准备举办此次民俗文化节活动,有约300名村民会亲身参与此次难得的“大猫舞”民俗活动。
时间:正月十五前后
地点:温州 乐清虹桥梅溪村
吃糟羹 比正月十五早一天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然而在台州临海,元宵节却比别处早一天,为正月十四,而且当晚家家户户要吃“糟羹”。为何这里的元宵节习俗会与全国各地大异其趣呢?
相传有一年正月十四,戚继光带兵正在吃饭,突然接到军情敌报,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的碗筷先去抗倭。等到结束后回到营地,发现饭菜都冷了,于是只好把剩下菜饭放在一起烧,制成“糟羹”来食用。
消息传出,百姓非常感动,为纪念此事就把元宵改为正月十四,糟羹也成为元宵的传统食品。吃过糟羹,人们走上街头,观花灯、玩焰火、看舞狮、猜灯谜……加入闹元宵的队伍。待深夜回家时,再热一热冷羹,喝上几碗,才心满意足地进入梦乡。
时间:正月十四(2月16日)
地点:台州 临海
舞龙大会 板凳们的奇迹
“从正月十一开始到正月十五,每天不定时会有舞龙表演。”位于浦江郑宅镇郑宅村的江南第一家,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板凳龙,是一条条用单个板凳串联而成的游动龙灯,板与板之间用一木棍相连,每条板凳上都扎着花灯,花灯上都画了花草、树、鸟等图案。一条浦江板凳龙,就是一座艺术综合馆,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
在郑宅镇,一般每户出一人一条板凳,村子越大,龙越长,舞龙的难度也越高,也越具观赏性。惊奇的是,所有板凳的连接都是在行走中完成的。行至村头,一条由板凳相连而成的“长龙”就形成了。顿时,礼炮轰鸣,鼓乐喧天,绕过喧闹的人群,进入了村口广场。“长龙”走村穿巷,一晃,太阳已经下山了。
时间:正月十一到正月十五(2月13日~2月17日)
地点:金华浦江县江南第一家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