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江西频道12月30日电(沈洋 罗鑫)12月30日,《人类陶冶与稻作文明起源地——世界级考古洞穴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大型图册首发式在南昌举行。这是第一部系统介绍江西万年县仙人洞考古发掘历史全程的图册。
据介绍,上世纪60年代初期,江西考古工作者曾对万年仙人洞遗址进行过两次挖掘。1993年和1995年,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安德沃考古研究基金会联合组成中美农业考古队,又两次对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进行挖掘和采集。1999年,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继续对两遗址进行了发掘。
先后五次的考古发掘,证实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两洞穴的原始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其中,稻属植硅石和早期原始陶器的发现最为引人注目,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从此成为世界级的考古洞穴遗址,两处遗址最终被认定为世界陶冶和稻作农业发源地。
《人类陶冶与稻作文明起源地——世界级考古洞穴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大型图册兼具权威性、史料性和实用性,重点展示仙人洞在稻作农业和陶器发明两项惊世的创造与发明,充分展现了江西在中国早期文明及其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卓越地位。
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位于万年县大源乡,是1.4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考古人员从万年仙人洞、吊桶环两处遗址上发现了距今1.2万年前的栽培水稻植硅石,把世界栽培水稻的历史推前了5000年,万年县成为现今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水稻栽培稻遗存之一。2010年,“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