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水资源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上海辰山植物园正式开园
Eedu.org.cn 作者:孙小静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3
 

  人民网上海1月22日电 (记者 孙小静)位于上海西南的松江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如今又增添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占地约207公顷的辰山植物园。该植物园自2007年3月正式开工,2010年4月26日向社会试开园。目前,随着园内最关键的展览温室工程的竣工,辰山植物园建设工程已全部竣工,将于2011年1月23日向社会全面开放。

  辰山植物园不是上海的第一个植物园。30多年前,这个城市就建了上海植物园,发展至今,上海植物园的园艺底蕴已十分丰厚,在国内建设系统的植物园中也名列前茅。拥有这样一个佳园,上海为什么还不满足?

  而且,建一座植物园与建一座普通公园,前期投入相差极其悬殊。据业内人士介绍,同样的规划,建一座公园一年财政投入大概也就两三千万,而建辰山植物园,一年没有上亿元的投入根本无法正常运转。如此,上海为何坚持再建一座全新的植物园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不少相关人士,对上海辰山植物园作了一个全面的解读。

  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际大都市建设不容忽视生态环境

  “新建一座国际一流水平的植物园,意味着上海在打造我国经济中心的同时,还立足于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驱,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马云安明确表示。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城市面貌也焕然一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成了上海追求的目标。然而,上海人心里明白,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上海的自然环境一直是自己的“软肋”。与纽约、伦敦、巴黎等公认的国际大都市相比,在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上海显得“底气”不足。

  勿庸讳言,上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近几年来,上海的环境绿化已呈现大跨度发展态势,目前全市拥有了3万多公顷绿地和9万多公顷林地,整个城市共有146座公园、一座植物园。然而,从总体上看,上海的自然生物资源依然比较缺乏,目前在绿地中常用的植物仅有800多种。而要打造一个生态城市,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无疑是必备条件之一。

  这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20世纪后期,人口迅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环境承受着空前的压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同样,我国疆域广阔,地形复杂,生物区系丰富,但我国人口众多,生态系统相对脆弱,尤其是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的华东地区,野生植物资源格外珍贵。

  “植物园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挽救植物物种免遭灭绝的‘诺亚方舟’。”业内人士指出。但上海惟一的植物园由于地处市中心,四周已逐渐被高层住宅区所包围,几乎成了一个“袖珍盆景”花园,再无发展空间了。“它的规模和水平,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已很不相称了。”

  权衡之下,上海决定重新建造一座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植物园。“其实,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均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代表性植物园。”绿化局人士表示。从一开始,上海将确定了辰山植物园的战略目标: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以资源和环境为切入点,突出保护华东的重要资源植物及其生境,打造高度城市化条件下的新植物园。“这意味着,辰山植物园不仅将为上海的生态多样化作出贡献,还有可能反哺植物原生地。”

  另外,上海这样一个较发达城市,不仅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同时还拥有大量的科研人才储备,这对辰山植物园从建设到今后的长期科学研究,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而辰山植物园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让不少业内人士感到欣喜。数据表明,全球2000多个植物园,平均占地面积为75公顷,而辰山植物园占地207公顷,是平均水平的3倍之大。同时,在上海这个地势极其平坦的城市里,园内却难得地拥有一座辰山,这也是上海植物园无法望其项背的。“辰山山体面积20公顷,绝对标高71.4米,地形复杂,适合原生植被重建和保护,是植物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对研究上海区域性地理环境和植被特征有着重大意义。”马云安解释道。

  “辰山植物园不仅将成为上海的‘绿色名片’,还将为整个城市带来良好效益。”据调查显示,一棵中等大小的树,每小时可释放氧气1.8公斤,白天生产的氧气可以满足64个人的需要。对于人口密度较高的上海来说,辰山植物园这个野外“绿肺”无疑可以进一步改善上海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同时也是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主题的绝佳演绎。“马云安表示。

  “园”字融通中西,设计建设争创国际一流水平

  辰山植物园尚未建设,目标已十分明确——“国际一流水平”。为此,与植物园打了14年交道的上海植物园园长胡永红博士被选为辰山植物园总设计师,并于2004年被送往世界最著名的英国丘园学习。直接由丘园园长亲自带教,时间长达7个多月,至今,胡永红还是丘园中惟一获得如此特殊待遇的“学生”。

  2005年下半年,上海辰山植物园开始征集项目规划方案。当时国内外有8家设计单位参与了竞标。最后,经国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评议,德国瓦伦丁设计组合中标。

  克里斯多夫?瓦伦丁教授是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景观设计教授,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在辰山植物园的设计中,瓦伦丁教授带领自己的团队,高度融合中西方先进园艺理念,充分结合辰山及周边生态肌理,深切理解辰山植物园所肩负的功能需求,其精湛的设计打动了众多评委,有专家表示,他们的设计在未来二三十年内都能保持国际一流水准。

  辰山植物园地势平坦,园内仅有一座高71.4米的辰山,207公顷的基地被河道、公路零散分割。瓦伦丁他们因势利导,将辰山植物园设计成了中国传统篆书中的“园”字。“园”字的外框设计成绿环,既对植物园的内外空间作了界定,又将零散分割的土地合成一个整体。“园”字三个部首则根据园内地形特征,分别建成代表植物园中山、水、植物景观要素,体现了上海江南水乡的特色。

  “将园区因地制宜地融入现有的山水环境中,保护、保持和恢复场地的自然特性和文脉。” 瓦伦丁的设想在辰山植物园里化成现实。

  全长4500米的绿环,不仅为植物园“划定疆界”,还智慧地将建筑融入其中。辰山植物园主体建筑主要有3处:科普与管理中心、展览性温室、科研中心。其中,科普与管理中心还充当了植物园主出入口的功能。在瓦伦丁的设计中,这3座主体建筑均被巧妙地镶嵌在绿环之中,与绿环的浓荫融为一体。“这样做,大大降低了建筑物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胡永红介绍道。而且,由于绿环是平均高约6米、宽为40—200米的环形带状地形,可按照与上海相似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分别配置欧洲、非洲、美洲、澳洲及亚洲等不同地理分区具代表性的引种植物。更为难得的是,游客还可以遍走绿环,俯览全园景色。

  而园内惟一的辰山,因山石被采伐,山体遭到不少破坏。瓦伦丁对之进行生态修复,改建成一座现成的乡土植物、本地草药和地带性植被的保育展示区,同时在峰顶构建了一个观景小平台,并在采石旧址积水潭上安装一条长约160米的栈道式浮桥,山上人工“挂”下一泓瀑布,辰山立即变得活泼生动起来。

  在辰山植物园的设计中,还处处可以感觉到设计师节能、低碳的理念。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转换、地源热泵、空调水蓄冷设施等新技术都被“请”进了辰山植物园,两片20多顷的人工湿地承担着生物净化水源的功能,还有一个覆盖全园的雨水收集、回灌地下水的系统,仅一个观赏性温室的雨水收集回用量即达400吨,可满足温室内植物7天浇灌之用。总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国内最大的展览温室群,则全部利用可再生能源,采用独立分区的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内部形成多种气候类型,以适应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

  “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使辰山植物园具有无与伦比的特质。”瓦伦丁坦言。

[1] [2] 下一页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