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4月19日电(莫雄亮、王橙澄)4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物圈保护区生态旅游研讨大会"在贵州省"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县召开。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以及国家林业、环保等部门负责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台湾等地的6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在促进生物圈保护区保护框架下,共同研讨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据估算,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年均增长率为20%-30%,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生态旅游得到迅速发展。如何更好地处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当地居民以及旅游业发展的关系,成了与会专家学者们关心的话题。
荔波是贵州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7年6月荣列"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还先后荣获"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名县"、"国际旅游王牌目的地"等称号。
多年实践证明,保护区的封闭式管理已不能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生态旅游正契合了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最佳结合点,成为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
自2007年东南亚地区暨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际会议在荔波成功举办以来,荔波县在《荔波共识》的倡导下,积极探索"文化多样性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大力开展以自然观光和乡村体验为主的生态旅游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
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对荔波开展生态旅游的模式给予肯定,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作了《认识生态旅游》、《生物圈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经营机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现状与挑战》等报告。